笔趣阁 > 县令夫人打卡上班 > 第16章 十六章县衙公子被拐走

第16章 十六章县衙公子被拐走


前几日还说到小吴县丞,今日晨间,就见着年轻的搀着年老的两个县丞,到承发房点卯。卯正十分,县衙里当差的都需要到承发房去一趟,算是报到,就连县令都是需要去点卯的。

        这一老一壮的两个县丞,看面相竟真的有那么几分像父子,小吴县丞这一趟出去一月有余,如今见到都觉着面色更黑了些,主簿和典史都打趣,还有那离不开的话题,“小吴县丞,这回可有找到命定的知心人啊?”

        都是些相熟之人,玩笑话也都点到为止,不至于让人难堪。

        每回小吴县丞一回县衙,官媒婆那几个就三天两头往县丞衙里去,也不是她们催,而是那国法有载,小吴县丞今年可就三十年岁了,都说三十而立,不仅得立事,还得成家才是。

        今日午间时辰,两个官媒婆各自拿着一份帖子上门找小吴县丞,上头都是有意且闺中待嫁之女。

        小吴县丞,虽是姓吴,但字却是钟先生取的,单名一个浩。吴浩也是个苦命的人,家里遭了灾,从豫州一路乞讨至梁州境内,刚到南涪县那会儿,还带着一个翁爷,大约七十年岁。

        一连好几月的奔波劳累,翁爷早已是行将就木,但却还吊着一口气,放心不下这个孙子,待钟先生将吴浩爷孙俩收留至私塾里,翁爷才安心地闭了眼。

        往后吴浩便一直在钟宅里打杂,偶尔跟着其他学子一起听钟先生讲课,一来二去便是三载,期间一直小吴小吴的叫着。直至章任之上任,钟先生才将人叫至身旁,细说了往后的一干安排,还为他取了字,让他拿着举荐信往那县衙去寻个谋生的职位。

        这人也确实聪慧,仅是在钟宅待了三年,便一改先前的愣头小子诨号,人前人后俱道他已改头换面,实实在在一个教养好的书生是也。

        只一点,那面色每隔一年看,便会黑上几分,在看其一笑,那便是犹如大晚上只见其牙,不见其容。但乡里村头的风评却是潮水一般的好,每每行至哪家门前,必上前搭手帮忙,有时忙好几个时辰,最后也只讨了一碗水喝,乡民一干谢礼俱是不收。

        每回到乡里头去视察,那些个乡民也俱是关心吴浩的终身大事,还有那村里的私媒人往他那里去说亲,但大都无疾而终,且看今日的两个官媒婆有何本事。

        一婆子将帖子递给吴浩,站在下头眉飞色舞,恨不得将此家姑娘夸得天仙下凡,倾国倾城一般。

        “吴大人哟,孙家的女儿虽是晚了两年未嫁,但脾性可是街里街坊都夸的,姿色自然上乘,皆因家里头亲人罹难,竟在这几年都归了土,现在就剩下嫡母带着女儿支撑家里。要是大人瞧得上,便与人灯会时出来见见,到时候两家再谈往后的事。”

        炭黑面色的吴浩,脸上看不出甚变化,不淡不急地道:“方姨,你是晓得我甚情况的,待中秋过了,我便又要往那离乡去的,前一阵儿大火,不知这一月情况如何。还是莫要再费心思的好,如今我一人随出随行,自在得很,何故委屈人家姑娘来县衙守空房呢?”

        方姨,便是先前说得唾沫星子横飞的其中一个官媒婆,这几年最操心吴浩婚事的人之一,这县丞衙的门槛都要踏平了,吴浩却还是如今这个状况。

        听人又要外出,另一个婆子便开口了,道:“吴大人,这回帖子上的女儿啊,乃是一户农家里头的大女儿,年岁有些大,但勤快好收拾,虽是一个小农户,家里头也让她收拾的规规整整,家里老小也都照顾得仔细。长相虽算不得上乘,但胜在心地好,也没甚多心思,而且姑娘家里恰好就在离乡,大人可趁着视察去看看的。”

        吴浩叹气,每年这种事都不会断,但他自个儿也不是不想找,每回遇着个还都合适的,但不知为何,私下里接触过几日之后,那头便不愿意了,久而久之他便有些提不起兴致了。

        打发走两个婆子,手里头的两份红帖却不知该如何是好,婆子们俱是好意,就这般不去看看也太拂了人家的面子了,还是抽个时间去一趟的好。

        再两日便是中秋了,街上人来人往更热闹了些。赵若苓成亲至今,都还未出过一次县衙大门,今儿个倒是能出门逛逛,正好也带着三个孩子上街看看。

        每年有两回灯会,一次在上元节那日,一次便是在两日之后的中秋夜。这两日城里都是没有宵禁的,家家户户都会带着孩子老人出门看灯,好不热闹。

        今日十三,街上的灯笼便已经有些堆不下了,小摊上,宅门前,随处可见。赵若苓牵着彤儿,小君拉着轩儿,后头跟着两个奶娘和几个婢女侍卫。

        先前儿出门的时候,小君便有些害羞地来找赵若苓,问能不能将六房那头的轩儿也带着一起去。自那日后花园里见面之后,轩儿几乎是每日都来东花厅,两个孩子似乎很是投契,赵若苓看着也放心不少。

        现下申时一刻,街面上不乏像赵若苓这般的带着孩子出门的妇人,这些妇人平日里鲜少有机会出门的,都是那些个节日庆典才会出门逛逛,采买一些需要的物甚。

        彤儿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嘴巴周围吃得全是糖渣,看着笑人得很。赵若苓不时弯下腰蹲在她身边,擦擦手里的糖浆,将那串签截断一些,免着戳到孩子。

        小君和轩儿两个男孩子自然是没有彤儿这般嗜吃的,但也被街边的面人儿吸引了去,两个奶娘时不时往那头看一眼,自个儿站在钗环摊子那头挑着,也不一定就买了来,看看也是过瘾的。

        赵若苓一心扑在彤儿那里,街上人有些多,她便抱着孩子往街边走了些,后头的几个侍女也跟了过来,她望见那头的小君两人,便对几个侍卫道:“我这边无需看着的,把小君他们看紧一些便好,街上人这般多,多留些心眼儿。”

        侍卫是临到县衙门口了,章任之才跑过来让赵若苓带上的,本只带了两个原先在后院儿的护卫,现下倒真的有些官家夫人出府游玩的场面了。

        侍卫前脚还没走过去,后脚赵若苓身旁便凑近了一个老妇人,手里提溜着一串儿香囊和团扇,嘴里问着:“夫人,给孩子买个香囊带着吧,既好闻又安神。”

        章任之可是对侍卫们三令五申过的,不可让不明人士接近夫人,特别是对那些个售卖香囊挂饰的,坚决不能靠近。

        赵若苓转身过来,准备回了那老妇人,却是见着那几个侍卫一脸凶相地把老婆子赶走了,然后便疑神疑鬼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王奶娘手里头拿了盒儿胭脂,乐呵呵地往赵若苓这边来,“二小姐,看看这颜色可还别致?”

        赵若苓瞧了瞧,确实比寻常胭脂成色要好,便说道:“叫小金去买些回去吧,给府里头丫鬟们都分一些。”

        王奶娘满足地拉着小金往前面摊子那边去,钱嬷嬷倒是没看着,赵若苓又看了一眼那边的面人儿摊子,这一看可有些站不住了。

        “小君和轩儿呢?钱嬷嬷在哪处?”

        赵若苓抱起彤儿便往那头走,几个侍卫也是有些恍惚,这才不到半盏茶的时间,那头的两孩子便不见了。

        捏面人儿的是个老伯,手里头正拿着一个小棍儿,便瞧着面前来了好些五大三粗的人,吓得直咽口水,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问道:“不知各位找老儿有何事?”

        又过来一个美貌妇人,还抱着个孩子,语气有些着急,但还算得温和。

        “老伯,可有见着先前儿在您摊子前的两个孩子?俱是男孩儿,四五年岁,其中一个还有些秀气。”

        老伯闻这番话,便知道了缘由,心下惧怕退了去,眯着眼想是否有见过这两个孩子。他一天里见着的孩子可不少,面人儿也本就是以孩子为主的买卖,回想起来有些慢。

        “老伯细想想,也就半盏茶的功夫,我只是一会子没往这处看,孩子便没见着了。”

        半盏茶之前,他的摊子前头确是有几个小孩儿的,当时他还仔细看了一眼,只因那里头有一个孩子,虽是男孩儿打扮,但面容实是清秀,如同女娃娃一般。

        “夫人莫着急,遣家丁四处找找,老儿先前儿确实看到了你说的两个孩子,但却是没注意他们后头去了何处。这会子时间也是走不远的,那些个小摊儿店铺里都去看看吧。”

        赵若苓谢过老伯,对着身后的侍卫们快速地说了几句,便抱着彤儿自个儿也往人群里去寻人去了。

        那头的王奶娘和小金拉住一个有些手忙脚乱的侍卫问了问,方才知道小君和轩儿不见了,顿时心里慌了起来,胭脂也不得空儿买了,提着裙摆便往前头走。

        赵若苓带着孩子已经在街上转了一个时辰,都快逛完了准备着往回走了,两个孩子却不见了。主街在下暮之后,人会更多一些,到时候再找可就不是现在这几个人能看得过来的了。

        找了半天,发现钱嬷嬷也一直没见着,赵若苓心里有些稳不住,但现下却不能溃。这里离着县衙不远,一炷香便能回去。她便遣了个人去找章任之,希望再派出几个人来找。

        之前在扬州的时候,赵若苓便知晓这大街小巷里有那一群人,叫人牙子。专找那些个落单的孩子,把人拐走弄进那些个奴隶市场,再转卖到其他地方,最后得那许多银钱。

        这些被拐走的孩子,大都会被毒打一番,教化引导一番,若是孩子被人买走,那这个孩子怕是一辈子都回不了家的,更有些孩子甚至记不得自己的亲生父母是何人,出生地又在何处,完完全全成了个任人买卖的奴隶。

        赵家迁来南涪县不足半年,赵若苓也没具体看到过梁州这边的奴隶买卖,心里头一直以为这个地方民风淳朴,这些个拐带孩子的下作事应是会少些,但现在却是不敢肯定了,孩子找不见,她的这颗心就定不下来。

  https://www.biqugebar.net/10019_10019252/99854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