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春波绿 > 第7章 金珠梦醒

第7章 金珠梦醒


我从老柳树下走出,便看到一只修长的手掀开帘子,指尖打在竹牌之上,冷白与红杏交错,带着一种冷冽的艳丽。

        沈惊鸿下了马车,今日穿着国子监学子统一的天青色长衫,身形挺拔,腰间还挂着我昨日里见过的青石印章。

        那印章原是国子监学子人手一个的。

        许是我的目光灼灼存在感太强,沈惊鸿微微侧首,向着我的方向望了一眼,我急忙微笑,却见他漠然收回视线,从下人手里接过书箱便往国子监大门而去。

        我微怔,旋即小跑着追了上去,喊他他不应,无奈我只得干脆挡住了他的去路。

        沈惊鸿的车夫和小厮还没有走远,瞧见我挡住了沈惊鸿的去路,都跑上了前来,我知道他们多半误会了我,便立刻说清楚了来意。

        “沈郎君,昨日是小女子有眼无珠,错将大英雄当成了小盗贼,今日是特意来赔礼道歉的。我知道您是锦衣玉贵的北宁侯,定然什么稀奇东西都见过,金玉珍宝也不稀罕,而且我也拿不出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来,这是我们自己家酿的杏花酒,希望郎君不要嫌弃。”

        沈惊鸿眉宇间露出一丝不耐烦,眼皮都没抬一下便要走,我只得又挪动了一步,彻底挡住了他的路。

        他身后小厮上前,冲我道:“什么杏花酒,天气尚寒,我们府上杏花可一朵没开,怎么你就有杏花酒了?你需要拿送酒当幌子接近我们郎君!”

        那小厮说着,卷起袖子便要驱赶我,我慌忙举起酒坛,冲着沈惊鸿喊道:“沈郎君,这是去岁春日酿的酒,采的仙女庙杏林的杏花,用的是仙女庙的井水,又在那杏林里埋了一年,雪化才取出来,绝对不比酒楼的那些差。”

        沈惊鸿依然无动于衷,擦肩便走,我被小厮挡着,只得放下酒坛取出了那颗金珠子,喊道:“沈郎君,酒你不收下,你昨日遗漏的金珠可要收回去?这上头还有你北宁侯府的杏花印。”

        前头那天青色身影微顿,缓缓转过了身望向我,目光落在我指尖的金珠上,冰雪般的脸上终于松动了些。

        “寒星,金珠拿来。”

        我松了口气,莞尔一笑,将金珠递给了那个叫寒星的小厮,他将金珠交给了沈惊鸿,说道:“郎君,的确是咱们府上的金珠。”

        那金珠我昨日一开始没发现有杏花,还是晚上赶制礼物的时候,休息时在烛火下拿起来看,才发现上面竟然有杏花印子,打磨的十分精细,不仔细看,便不会注意到。

        毕竟那金珠还没有红豆大小。

        沈惊鸿收回了金珠,才开口道:“两清了。”

        眼看他又要走,我便说道:“沈郎君,李充郎君说,我们面摊上的幌子是你写的,送给我弟弟的书,也是你给的。这份恩情我还没有还呢。这是自己做的,连夜赶制了有些粗糙,希望沈郎君不要嫌弃,你得收下了,咱们才算是两清。”

        我见他与寒星都不言语,便立刻将手里的另外一样礼物递了出去。

        东西只用了一块青布包着,寒星眼里流露出一丝惊讶,犹豫着打开了青布。

        “砚台?”

        寒星面露嫌弃,下一刻却瞪大了眼睛,仔细将砚台端到眼前看了起来,随即立刻看想了沈惊鸿。

        “郎君,这,这好像是洮砚。你看这色泽,似乎比咱们府上的还好。”

        沈惊鸿微微讶异,剑眉微挑,伸手取过了砚台,我看到他一点点轻轻抚过那砚台,便知道他必然是喜欢这礼物。

        爱书之人,怎么会不喜一方好砚。

        不过,即使眼底已满是惊艳,这人面上却依然波澜不惊,抬眸看向我,说道:“绿如蓝,润如玉(见注1),藏于深河之底,千金难求,尤其是这洮砚产地在西秦,两国几乎没什么贸易往来,你如何得到这物?”

        我微微笑起,轻松道:“郎君学识广博,又是读书人,才知道这绿石头砚台千金难求,对我而言,不过是块好看些的石头,却又不是值钱的碧玉,我若是说这是我意外在溪边捡到的郎君可信?”

        “我瞧着那石头原来是一方砚台模样,虽然裂了,上头还有些模糊的刻字,却是快样子好看的石头,便捡回家了,昨日想不出要送什么知,想到郎君是国子监学子,便将这破损的砚台取出,自己又凿磨了许久,也是个文雅物件,郎君应当不会嫌弃。”

        “别人丢在溪边的破东西,那你怎么能——”寒星顿时不高兴,正指责我,却被沈惊鸿一把拦住了。

        沈惊鸿低头细细又看了一遍砚台,神色错愕:“这是行草,虞……难道是虞家人的砚台?”

        寒星一愣,我嘴角的微笑缓缓垂下,目光也落在了那方绿砚上,指尖微微蜷起,勾住了裙子。

        “郎君,虞家的砚台,难道是屿澜城那个虞家……”

        沈惊鸿冷眼扫过,寒星立刻闭上了嘴。

        沈惊鸿将砚台交给寒星收下,走到了我面前,目光怀疑,说道:“你,从溪边捡到的?”

        我吸了一口气,微微仰头,对上他的视线,莞尔道:“是啊,在溪边捡到的,也不知道是哪个读书人行路慌张,自己的砚台掉了也未可知。若是郎君绝对的这砚台晦气,我便拿了回去,只是也没什么好送的了,不如日后郎君去我的面摊吃面,我不收你钱?”

        沈惊鸿:“那砚台我收下了。不过那砚台是个好东西,你不知道它的价值,我也不愿被人说占了你一个女子便宜,这些金珠给你,算是我买了砚台。”

        我看着掌心里滚成一团的金珠子,仔细数数竟然有十颗,这些可都是实心金珠,一颗,便能让我们一家过一年有余,洮砚虽然名贵,却也不值这个价钱。

        我抬头,沈惊鸿已经走远了,我追了上去想把金珠还给他,却忽然引到身后传来一阵急急的马蹄声。

        “快让开,快让开,我的马受惊了,那小孩!”

        我低头看去,瞧见一个拿着烙饼的三四岁小娃还站在路中间,他爹正在路旁给学子装烙饼,这会儿跑出来救孩子,却被自己的摊子给绊倒了。

        那孩子好似没看到马,咬着烙饼对着我,忽然喊道:“阿姊!”

        眼前陌生脸忽然间与小时候白白嫩嫩的阿夏重叠起来,我心神惊惧,拔腿便冲了过去一把抱住了他。

        下一瞬,便看到了那近在咫尺的疯马。

        手里的金珠子早滚落了满地,耳边一片死寂,我好像竟然清楚地听到了那金珠叮叮咚咚,清脆砸地的声音,好生奇怪。

        身后涌来浅薄的杏花暗香,还混着一丝宁神檀香的气息,雨过天青的衣袍掠过眼角,我落入了一个坚实的怀抱里。

        我回过头去,瞥见了沈惊鸿的脸。

        可刹那间,金珠那叮咚落地之声戛然而止,眼前一片雪白。

        我颤抖着睁开眼,望见趴在床榻边睡着的小棠,忽然意识到,我做了好长的梦。

        可心口的痛楚一阵一阵,此时,不是安成十八年。

        注1:洮砚——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鹄《洞天青禄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砚,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https://www.biqugebar.net/15374_15374324/109851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