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六姑娘被瓜撑到了 > 第41章 第41章

第41章 第41章


柳夏又把自己才打听到的跟自家姑娘说了,“听张夫人说,昨日回去后,张大人不顾老夫人阻拦,将张公子打了一顿关祠堂了。”

        她打听到这消息的时候,高兴地直拍手。

        “打得好,这张大人做的不错,”陶灼觉得张大人不愧是当官的,能顶得住老母亲惩罚儿子,有些魄力。

        她可不知道,张铭举这次挨打,心里竟将陶瀚远兄弟记恨上了,概因他爹一面抽他,一面说,“我也不是不让你习武,可你看看,你有了功夫后干正事了?仗着有些手脚去欺负别人,还是比你小的小公子。一天天不务正业,我看那陶三公子也练了些拳脚,可人家没跟你似的到处惹是生非……”

        反正,陶瀚远又成了张大人口中张铭举的对照组。

        也因此,让张铭举起了更大的逆反,之后越发寻陶瀚远的麻烦,却是后话了。

        她找到冯氏,说了自己想去万清寺看陶益青,“顺便给二哥和三哥求个平安符,去去晦气。”

        冯氏知道她是想出府玩,不过趁着这天儿还没彻底冷下来,出去走走也好,“等明日你哥哥们休沐。”

        “太好了,娘你最好了,我真喜欢你,”陶灼甜甜蜜蜜地跟冯氏撒了个娇,让冯氏都觉得她腻歪,之后就打算去闺学了。

        路上碰到四姑娘陶如珍,她过去打了个招呼,“四姐姐。”

        陶如珍点点头,“六妹妹。”她看了眼陶灼发上插着的珍珠发簪,上面是一颗粉圆的的南珠,正适合小姑娘戴,显得人娇俏极了,让她极其眼热。

        便状似不经意地问,“六妹妹头上的簪子倒是好看,不知是哪里买的?”

        没想到她会注意自己的头饰,陶灼随口回道,“我娘给我置办的,我也不知。”平时,她的妆奁都是丫鬟们打理,她娘给的首饰,她随手就放进去了,等放不下时,再加个盒子盛放。

        如今,除去她自己做的简单小饰品,其余首饰也很可观了,只是,这些除了陶宝琼这样亲近的姐妹知道,像陶锦珊和陶如珍,她都不跟她们讲的。

        有个有钱的母亲可真好,尤其陶灼是嫡出,陶如珍心里酸死了。

        再往前走,快到闺学院门时,陶锦珊带着丫鬟从旁边路上转过来,“四姐姐,六妹妹。”

        陶灼也唤了声“五姐姐”,都是表面功夫。

        不过,陶如珍却惊呼一声,“呀,你们两个的簪子差不多呢。”

        虽不是一模一样,可款式相似,只是里面嵌着的珍珠大小略有差异,小些的是陶灼头上的,她抬眼去看,果然陶锦珊发间插得簪子与自己差不多,就是看起来比自己的还要贵。

        陶锦珊起初并没有注意到,本来脸色要落下来,可待看清楚陶灼头上的珍珠比自己的小时,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笑来,伸手扶了下发簪,“是么?”

        她的发饰压过了陶灼,让她大为自得。

        这簪子可是她挑了好久,才相中的,但没想到陶灼居然也买了自己的同款,可惜啊,一看就不如自己的贵重。

        “六妹妹年龄小,戴小珍珠倒是正合适,不然也压不住,”陶锦珊似乎很好姐姐地模样,可若是这话放到别的场景,嘴角的笑别那么得意,还说得通。

        况且,陶灼也就比她小了几个月而已。

        许是为了让人注意到她戴了好看的簪子,陶锦珊今日穿的衣裳也簇新。

        陶灼不惯她那阴阳怪气,踩着自己上的脸,“五姐姐说的是,我匣子里这样的发饰太多了,随手挑了一个就戴上了,倒是五姐姐今日打扮格外用心。”

        陶锦珊被她这话挤兑的脸色扭曲了一下,拉着脸抢先进了闺学院门。

        陶如珍也跟在她后面进去,陶灼摸着小下巴对旁边的采荷说:“有没有发现,五姐姐近来穿戴的跟以前不是一个风格了。”

        以前老太爷活着的时候,张老姨娘受宠,连带着陶锦珊穿戴上也很好,且张老姨娘偏爱金饰,给陶锦珊的头面多是金制,显得贵重,可陶锦珊到底是小姑娘,金饰戴多了显老气。

        自从老太爷去了,府里守孝,金饰自然不能佩戴,多银或珍珠这类素雅发饰,过了孝期后姑娘们才慢慢恢复装扮,陶锦珊的发饰便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沉闷的金饰为主了。

        采荷也发现了,“许是二夫人给装扮的吧。”她一个下人也看不来原先张老姨娘给五姑娘的装扮,整个金子修饰,有种商户乍富的感觉。

        陶灼就想了下,便没在意,反正她与陶锦珊没多少姐妹情分,她愿意穿戴什么与自己无关,便是撞了个首饰也不放心上,京城就那些家高档知名的首饰铺子,首饰重了没什么稀罕。

        许是没有缺过钱财,她在这珍珠大小贵贱上面还真不在意。

        等陶宝琼来后,她侧着身子跟姐姐说话,“我跟我娘说好了,明天二哥三哥休沐,咱们一起去万清寺看大哥哥去,三姐姐,你也一起去吧?”

        “明天吗?”陶宝琼摇摇头,“不行,我要跟母亲去看望曾外祖母,她老人家有些不舒坦。”

        “啊?齐国公老夫人吗?”陶灼忙坐正身体,关切地问道,“要紧吗?”

        齐国公老夫人是卫氏的外祖母,年岁也不小了,大概也就比她曾外祖母小四五岁,老人家上了年纪后生病总让人担心。

        “许是这几日天气忽然冷下来,受了凉,应该无碍,”陶宝琼对曾外祖母很敬重,她身体不适,自然要前去探望,“或许,我跟母亲要在国公府住几日再回来,你自己好生听课。”

        “那是自然,三姐姐不必挂念我,好好陪陪老夫人。”

        “去,谁挂念你了,”陶宝琼乜她一眼,后想了想,又咬了下唇,“我那里有些东西,你捎着吧。”

        “嗯?”陶灼一时没反应过来,待看到三姐姐羞恼羞恼的眼神后,恍然,嘿嘿一乐,“好的呀,等下学后我亲自去拿,三姐姐给大哥哥准备了什么好东西呀?”

        “闭嘴,夫子来了,”陶宝琼板着小脸将她的胖腮推开。

        这不是天冷了,万清寺在山里,夜间肯定寒凉,她正好手里有一件石青色大氅。

        “大氅啊?这尺寸?”

        等陶灼看见那大氅后,神色玩味地看她三姐,“我看着这正好就是适合大哥哥身量啊,三姐姐可别告诉我是给大伯父做的,尺寸明显不对嘛。”

        “你可快拿着走吧,”陶宝琼扯过她手上柔软厚实的大氅,胡乱包了下塞到陶灼怀里,“赶紧走,我还有事。”

        “都这时候了,三姐姐能有什么事,我也留下看看呀?”

        “走,走,这没你待的地了。”

        “好,好,走走,”在三姐姐羞恼前,陶灼抱着大氅麻利地走了。

        叫三姐姐嘴硬,看着不就是早给大哥哥准备好了大氅么。

        看来那天她的话让三姐姐听进去了,知道每年大哥哥都会去万清寺为亡母祈福诵经,便是不让他捎带着过去,也是听了自己说会中间去看他,或者回府后穿着也合适,才准备的。

        她刚才可没漏看,这大氅袖口和门襟上的刺绣都是出自三姐姐的手,那针法绣活她再熟悉不过。

        屋子里,陶宝琼长舒一口气,板着小脸问,“灼灼走了吗?”

        “姑娘,六姑娘走了,”晴秋回道,看自家姑娘的模样,努力忍着笑意。

        姑娘就是害羞了。

        她可知道,这大氅可是姑娘特意给大公子准备的,不过姑娘面薄,三两次想送过去都没去,拖到现在,她本以为得等大公子回府才能送出去,多亏了六姑娘呢。

        “灼灼越大,嘴巴越伶俐了,”陶宝琼佯装无事,拆了自己的发钗。

        其实,那天陶灼一番话后,她思考了许久,去找到母亲说了,不想母亲竟然也说六妹妹说的对极,“以前是我想偏了,现下倒是想过来了,可不知道该怎么跟你大哥打交道。不过,你是妹妹,年龄尚小,主动亲近哥哥并不贸然,且我看着,你大哥哥应该也很喜欢你。”

        卫氏没说的是,她总觉得陶益青其实知道,她对他一直都没有过敌意,还挺欣赏他这个继子。不过,这话有些羞人,是自己主动推开继子不培养母子感情,现在就这么着吧。

        就算他们关系一般,将来老了,凭他的品行和自己的手段,她在这府里总能站稳一席之地。

        但随着陶宝琼日渐长大,尤其是陶岚玉出嫁,由陶益青背着送到花轿那一瞬间,她忽然想明白了许多事,若是自己的宝琼也有兄长爱护,往后嫁出去也有依靠。

        “天气渐冷了,你大哥今年长得颇快,等明日我出去挑一件大氅回来,你绣上些男子适用的花样上去,也算是一点儿心意,”交好的心意,继子那么聪慧,应明白。

        若说为何不亲自动手做,那不是心意更诚,一来时间赶不及,一件上好的大氅从挑皮子布料到裁剪做成,便是几个绣娘一起动手也得半月之久,卫氏的想法是陶益青去万清寺前便送过去。

        况且,外面成衣铺子里好的大氅只是价格贵些,不输自家府中绣娘所做。

        只是,她没想到闺女竟然羞怯了,大氅到了今日才让陶灼给转带过去,这样也好。太过突兀的示好她心里也不自在。

        陶灼回三房就讲给冯氏听,高兴地道,“娘,我三姐姐总算是想开了,给大哥哥绣了大氅让我带过去。”

        她虽然于女红上不精,但不动手不代表品看能力,那大氅只要一想便知道是外面买来,且买来的比自家做的还贵。

        作者有话说:

        ps:马上相认喽!

  https://www.biqugebar.net/17163_17163674/98383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