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长安城下 > 第354章 于蔿于曲

第354章 于蔿于曲


今年七月,咸宜公主即将成亲,玄宗直接把她实封一千户;这大大超过了公主本来的五百户,公主们和大臣的极力反对下。

        原本在公主们和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之下,玄宗应该撤销咸宜公主的封赏,可是他却选了另一条道路——把所有公主的实封都定为一千户。

        户代表每一个家庭。

        封户,就是把一片土地连同上面的农户分封给一个人。

        把土地封予或再转封予有功之士或宗亲,其土地即称作食邑。

        早期西周及春秋时代封建制度下的食邑,受封者对于所受封土地,除了经济上的权益之外,尚有统治该土地及人民的权力。

        但在战国至秦汉行郡县制以后,食邑逐渐转向以该地人民所交赋税为主的经济利益为主,而失去其他政治、军事上的作用,大多以“户”作为食邑分发的单位。

        也就是说,千户的意思是,享受一千户人家缴纳的税额。

        咸宜公主之所以会被实封一千户,是因为她母亲武惠妃的缘故。

        距离开元二十五年还有两年,玄宗对于武惠妃的喜爱,已经到了一定程度。

        唐朝建立的时候,公主最多只能被封三百户。

        中宗时期,太平公主一度到了五千户。

        这已经是关于公主的封赏最高的记载。

        玄宗上台以来,崇尚节俭。

        皇帝的妹妹最高封到千户,皇帝的女儿最多封五百。

        驸马虽然是三品,但是却没有任何实权,也不担任任何官职。

        曾经有人跟玄宗提到过这个问题,说五百户确实太少了,公主夫妻二人只有五百人的税收作为一年的生活费。

        玄宗当时说:

        “原本百姓的税收就应该回馈给百姓,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所有物。战士们为国家出生入死,封上的时候当然不能吝啬。”

        “女子原本就没有任何功德,五百户已经是最多了。”

        这番话当时感动了很多老百姓,老百姓们都打心眼儿里感谢选中的体恤。

        二十年之后,玄宗显然忘了自己当年说过的话,打脸简直不要再快了。

        这也算是一个开端,从此玄宗开始贪图享乐忘记了自己年轻时曾经立下的那些豪言壮语。

        张守珪因为连破契丹有功,玄宗想要把他调回长安,担任宰相之职。

        在此之前的杜暹,萧嵩,皆是因为有功而被调进长安担任宰相。

        这一次玄宗“故技重施”,张九龄不干了。

        这些人原本都是带兵打仗的武将,怎么能担任丞相呢?

        张九龄说:“宰相原本是帮助天子治理国家政务的人,并非用来封赏的官职。

        怎么能但凡有些军功的人都让他们担任宰相呢?

        玄宗并不认为自己这是个馊主意,依旧固执己见:“就是挂个城上的名儿,并不担任丞相的职责,这样行吗?”

        张九龄估计都想扇他一巴掌,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吗?

        当即说道,“这样也不可。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权利应该掌握在玄宗手里。

        “而且张守圭刚刚大破契丹,陛下就准备把他拜为宰相。他日若是灭了奚和突厥,陛下又该拿什么封赏呢?”

        玄宗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张守珪到东都进献捷报,玄宗拜为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中丞;同时赏赐他的两个儿子官爵,顺带赏赐了一些钱。

        今年七月,我被调离怀州。

        原因是继任我的疏勒镇使捅了篓子,我前脚刚被调走后脚怀州也出事儿了。

        八月里,玄宗在洛阳搞了全国第一届音乐大会。

        玄宗命令洛阳三百里内的刺史、县令,率领各自辖区里的艺伎们集结于五凤楼下。

        通过记分淘汰的模式,来一决胜负。

        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民间音乐选秀。

        接任我的怀州刺史直接用车载了数百名乐工去应战了。

        说实话,怀州确实富庶,但是我也不认为能找出这么多乐工来。

        而且这些乐工皆身着华服,奢侈得不像话。

        看着报状上的描述,我感觉他们比上元节时,霍国公主穿的霓裳羽衣还要奢侈。

        这哥们儿就是在玩火呀!

        玄宗虽然已经开始有些贪图享乐,但是这并不代表,恭维他的时候可以挑战皇威。

        最重要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隔壁鲁山县县令元德秀只带了不到十名的乐工。

        他们演唱了一首叫《于蔿于》的歌曲,这首歌是元德秀自制之曲;“劝君莫问长安路,且读鲁山《于蔿于》。

        但是这首歌的音律和歌词已经失传了,一直很想亲耳听到,现在终于有机会了——这首歌已经传唱遍了大唐疆域。

        上来先是一段箜篌独奏,凄婉悠扬的箜篌声飘荡在空中,紧接着是欢快的笛声,笛声和箜篌交织在一起,仿佛在缠斗。

        这时,古筝又加入了进来,三种乐器交织在一起,竟然丝毫不显凌乱。

        更让人拍手称绝的,这首曲子到了后半段的时候,笛声和箜篌抽离、箫和琵琶加入了进来。

        几种乐器配合的相得益彰,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

        歌词讲述的是一对互相爱慕却被家族阻隔的情侣,最终因为双方父母的理解而修成正果的爱情故事。

        玄宗看完表演之后,惊讶地不得了,立刻把接任我的那个爱出风头的熊孩子解任为散官——无职事之官,元德秀忽然到了公众面前,全天下的文人雅士都打心眼里佩服他的高尚。

        元德秀是诗人元结之兄,他以清廉著称;比李嗣业还清廉,他和姚旭一样、终身未娶。

        他死去的时候,家里只有枕头、鞋子、竹盆和舀水的瓢一类东西。

        他所得到的俸禄全都用来供给那些孤儿弃儿吃饭穿衣。担任县令满一年,他用来盛物的竹筐里仅剩一匹细绢,便赶着一辆柴车离任。

        他喜爱陆浑那秀丽的山水,于是在那儿定居。

        他的住宅不造围墙,不设门锁,也没有仆人小妾;碰上荒年,有时整天不烧火做饭。

        他喜欢喝酒,悠然地弹着琴来自娱自乐;他多才多艺,几乎精通所有的乐器。

        他无欲无求,是一个真的活得特别洒脱的人。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bar.net/24_24240/104141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