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长安城下 > 第364章 南诏伊始

第364章 南诏伊始


突骑施这一仗一打就是一年多。

        我被调回安西,帮忙打理安西大都护府的事物。

        就像最开始马朔在哥舒道元手下似的,算是副都护的副手;我和夫蒙灵詧交换了职务。

        他接替我担任疏勒镇守使,我接替他担任老盖的副手。

        今年七月,杜希望率领鄯州的驻兵,南下夺取了吐蕃的河桥,驻扎在泉城城郊、即黄河南岸。

        吐蕃派了三万兵力前往抵抗,杜希望原本就只带了两千不到的人,根本就不足以抵抗三万吐蕃士兵;就算以一当十,最多也只能抵抗两万的兵力。

        不光士兵忧心忡忡,杜希望自己心里也有些打怵。

        左威卫郎将王忠嗣带领他的部下前来支援,他们首当其冲、担任先锋,直接把对方的兵阵打乱了。

        行兵布阵为的就是保护后排,前边的士兵被冲散了之后,敌方的软肋就暴露了出来。

        王忠嗣专挑对方守护薄弱的地方进攻、连着斩杀了数百人。

        对方原本探测到的军情时,杜希望只有两千不到的兵力,没想到对方居然会有后援。

        再加上阵被破,所有人人方寸大乱。

        杜希望立刻纵兵、乘胜追击,吐蕃又一次大败。

        他们在于盐泉设置了镇西军,用来抵抗吐蕃。

        王忠嗣以功迁左金吾将军。

        王忠嗣最开始叫王训,他是丰安军使王海宾之子。

        开元二年,他父亲王海宾战死沙场,他被接入宫中抚养。

        玄宗收为养子,赐名忠嗣,他时常与忠王一起游玩,两个人是十分要好的朋友。

        王忠嗣长大以后,为人勇猛刚毅寡言少语,唐玄宗与他谈论兵法,他对答如流,唐玄宗很器重他,说:“你今后必然成为良将。”

        玄宗觉得他很有行军打仗的才能,于是找人教授他兵法。

        开元十八年,他只有二十五岁就出任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

        在玉川战役中以三百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后接替王晊担任陇右节度使。

        二十六年,北伐契丹时,他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关,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和契丹联军全军覆没。

        今年八月,玄宗册封大武艺的儿子大钦茂为渤海郡王。

        允许他继承他父亲的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之职。

        大钦茂在他的国家境内接受了诏书,然后和他派遣的使者一起,前往长安,当面感谢玄宗。

        大钦茂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他在位期间,渤海国大大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全面推行“宪象”唐代中原地区的政策,使渤海国封建经济、政治、文化迅速发展,成为唐代中国封建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大力发展文化、经济,并在安史之乱之中协助唐朝,获得晋封为渤海国王。

        今年九月,封蒙舍·皮逻閤为云南王,赐名归义。

        皮逻閤的祖先,是南蛮其中一种被称为乌蛮的种族。

        乌蛮又称哀牢蛮,居地在姚州之西;他们和僚族应该是同宗。

        哀牢蛮把自己的国家王称为“诏”,姚州以西原本有六诏——即六个国家,他们的分别是蒙舍诏、蒙越诏,越析诏、浪穹诏、样备诏、越淡诏。

        其中蒙舍在最南,故又独称“南诏”。

        六个国家之间的兵力相当,各自有自己的君主,并没有共同的将领;但是据说,蜀汉时期,诸葛亮带兵前来征讨,六诏皆臣服。

        唐朝初年的时候,南诏第一任君主蒙舍·细奴逻来朝称臣;细奴逻生逻盛,逻盛生盛逻皮,盛逻皮生皮逻閤。

        他们给后代起名字的方式是,以名之尾字相续。

        到了皮逻閤这一代,云南地区风调雨顺,位于最南方的南诏空前强大。

        相比之下,其他五诏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兵力上都略逊一筹。

        兵强马壮、财力充足,皮罗閤的野心也跟着膨胀了起来。

        既然所有人都是同宗,为什么不干脆把所有的国家家统一在一起,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呢?

        皮罗閤曾经帮助唐朝破渳河(今洱海)蛮之功——就是当初盐城起义的时候,因此结识了剑南节度使王昱,他贿赂王昱,想让他帮忙出面,以便统一六诏。

        这件事儿王昱一个人肯定做不了主,于是他跟玄宗请示,玄宗同意了。下旨赐给皮逻閤名字归义,授特进,封越国公。

        没多久,南诏威服群蛮,助攻吐蕃,这是“南诏”国的来历。

        今年十月,玄宗又一次听从李林甫的蛊惑,在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的必经之路,建立了千余间行宫,用来往返骊山温泉时整顿休息之用。

        原本勤政爱民的玄宗,正式退化为一个只知道贪图享乐的昏君。

        与此同时,西南边陲又擂响了战鼓,今年九月,吐蕃大军率领众多将士攻打安戎城,王昱带兵前往迎战,被大败,死伤数千人,几乎全军覆没。

        安戎城,是仪凤二年、益州长史李孝逸新筑的,用来抵抗吐蕃。

        安戎城位于茂州西与吐蕃交界处,可是刚刚建成没多久,就被吐蕃人抢走了。

        因为这个地区地势险要,唐朝多次派人攻打,但是都失败了;前前后后折腾了六十年,依旧没能把这座城夺回来。

        剑南节度使王昱在安戎城附近修筑了两座城市,然后在两座城池之间屯下了很多物资。

        他想要趁其不备把这座城池拿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但是不知道是谁走露了风声,王昱刚刚制定了严密的计划、正在等待时机攻城的时候,吐蕃忽然发重兵前来营救安戎城。

        对方足足准备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把他们围在了中间。

        原本安戎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吐蕃军里应外合,大破王昱。

        原本想两面夹击,没想到最后被两面夹击的居然是自己。

        王昱带领众将士抵抗,但是寡不敌众,最终大败。

        这场战役唐朝损失了几千名将士,王昱在左右副手的掩护之下逃走。

        那些辛苦运送去的粮草和物资全都白白便宜了对方。

        王昱贬栝州(后世浙江丽水),再贬高要尉而死。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bar.net/24_24240/108669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