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长安城下 > 第369章 昏庸无道

第369章 昏庸无道


天宝三年正月,安禄山正式入朝堂。

        玄宗特别器重他,又是赏赐又是加封;还允许他不需要投递名刺就可以觐见。

        这是绝对的特权。

        只有后妃以及皇帝的兄弟姐妹、父母(如果尚在人世的话)可以不投递名刺直接觐见。

        安禄山是一个双商很高的人,他一见面儿就把玄宗哄得一愣一愣的。

        他跟玄宗说——报状上原封不动的刊登了这句话:

        “去秋营州虫食苗,臣焚香祝天云:‘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若不负神祇,愿使虫散。’即有群鸟从北来,食虫立尽。请宣付史官。”

        去年秋天,营州遭遇病虫害,臣每天焚香虔诚的向上天祷告。

        如果是因为我心术不正,对待君王不够忠心的话,就让虫子来啃食我的心脏;如果我不曾做对不起任何人的事,那请把虫子驱散吧!

        马上打北边来了一群鸟儿,把虫都吃光了。

        这么扯的故事,但凡是个人就不会信。

        可是玄宗显然不是人,他不仅信了,还找史官把这句话写进了史书……

        不怕流氓会说话,就怕领导是傻缺。

        我看着窗外,忽然感觉,大唐江山命不久矣。

        我无力改变,也不想去改变。

        这边儿安禄山入朝,那边李林甫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今年年初,李林甫担任吏部尚书,他每天都在处理政务。

        去年科举考试的名单还没弄出来,于是他把这件事情交给了侍郎宋遥与苗晋卿去办。

        当时,御史中丞张倚很受玄宗的器重,宋遥和苗晋卿想要巴结她。

        当时应试的有近万人,最终选出了六十四个候选名单。

        张奭位列六十四人之首。

        然后群议四起。

        但凡在朝堂任职的人都知道张倚的儿子张奭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大字不识俩,怎么可能过五关斩六将、pk掉近万人?

        前蓟县县令苏孝韫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告安禄山,让他帮忙跟玄宗说。

        安禄山于是跟玄宗说了。

        玄宗于是弄了一场当殿测评,他让入选的六十四个人在大殿之上当场作答。

        其他六十三个人或多或少都把试卷(试纸)填满了,只有张奭拿着试纸发了一天的呆。

        到了傍晚考试结束、该交卷的时候,交了白卷;卷子上除了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之外,一个字儿都没有写。

        玄宗当殿勃然大怒,下令严惩主考官。

        二十三日,贬宋遥为武当太守,苗晋卿为安康太守,张倚为淮阳太守。

        同时,负责考核判官的礼部郎中裴绌等也被贬到岭南为官。

        这就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地球人都知道那是个废柴,还偏要把他包装成一代奇才。

        就算玄宗晚年昏庸无道,但是他毕竟也勤于政务的明君。

        不过帅不过三秒。

        两年前,韦坚担任江淮南租庸使。

        为了聚江淮运船,他引浐水至禁苑望春楼下挖了一个大深潭。

        同时又让人修通漕渠,从江淮南岸一直通到了长安;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二十万民工足足了两年才完成。

        自打他担任了江淮南租庸使之后,又是私自增加税收,又是修筑水利的。

        江淮两岸的百姓怨声载道。

        然而,这一切玄宗都不知道;说实话,我估计他就算知道也不会管。

        天宝二年三月二十六日,韦坚邀请玄宗临幸望春楼观看刚刚挖好的新潭。

        韦坚从江淮地区集结了数百艘新船,在每个船的背面写上了每个郡县的名字;并在这些船里面陈列了从各个郡县搜刮来的奇珍异宝。

        陕县县尉崔成甫身着半臂锦衣,绿色缺胯袍;他用朱砂把额头抹红,在船前高唱《得宝歌》。

        歌词是这样的:“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舟船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听唱《得宝歌》。”

        这段话其实很好理解,最重要的是三郎这个词儿;三郎是玄宗的乳名,这娃儿似乎很喜欢别人喊他的乳名。

        韦坚当然知道这个,所以才编了这么一首《得宝歌》;不过,光唱歌怎么够,当然还得配合舞蹈啊!

        他让数百名漂亮的妹子盛装出席,她们在旁边几十艘用木板连接在一起的船上跳舞。

        声势浩大,船樯数里。

        最后,韦坚亲手捧各个郡县进贡(实际上是韦坚死皮赖脸搜刮来)的珍宝,跪在地上一步一步的挪到玄宗面前进献贡品。

        唐朝不兴跪拜礼,后世跪拜礼盛行,多半是受韦坚的启发。

        我忽然很庆幸杜铃兰当初得亏没嫁给他,不然不是连带着她一起被后世骂么……

        玄宗好大喜功,最喜欢出风头,这样的场面,他当然喜闻乐见;于是高兴得大摆宴席。

        宴会足足持续了半个月之久。

        各个郡县都准备了自己的节目,三百多个县下来,可不得半个月么。

        我在龟兹看到报状时,简直都要气炸肺了。

        这么奢靡的生活,国家要是能再盛世富足就有鬼了!

        大唐能在安史之乱存活下来,纯粹是因为太宗根基打得好;不然隔三差五的这么折腾一顿,经济没崩盘、国库没空余就算不错了。

        一次大型宴会最起码要花费掉一个中型军营半年的军饷,举个例子,陇西军营那种不怎么大的军营,估计一年的军饷都不够用的。

        文武百官争相巴结玄宗。

        张九龄如果还在世、在朝的话,奢侈之风绝对不会如此猖獗!

        其实也不能怪文武百官趋炎附势,玄宗偏偏就吃这一套。

        但凡讨他欢心的人都得到了封赏。

        四月,他加封韦坚为左散骑常侍,不光封赏韦坚,其僚属吏卒都得到了封赏。

        封赏的理由是“广利百姓”。

        因为这样打通了东西方向的运输,大大方便了物质运送;京兆尹韩朝宗引渭水置潭——把渭水和这个潭打通了——于西街,用来运输木材。

        年末,皇甫惟明率领军队出西平,抗击吐蕃进犯;首战告捷之后,他们选择乘胜追击。

        行军一千多里到达了洪济城。

        强攻了十五日,成功把这个城市攻下。

        他让自己的副手留下来驻守城池,然后带领剩下的不足一千人马返回了自己的驻地。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bar.net/24_24240/112437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