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长安城下 > 第391章 计划夭折

第391章 计划夭折


年末的时候,杨国忠让鲜于仲通上表请求让自己兼领剑南节度使。

        鲜于仲通虽然对杨国忠有恩,但是他之前和南诏那一场仗打得乱七八糟的;虽然他在玄宗面前极力帮他抹平,但是架不住文武百官反对。

        杨国忠也不傻,当务之急必须得把鲜于仲通择干净,所以,他才请求让他遥领;他自以为,以自己的威望没有人敢和他公然叫板。

        十一月二十七日,玄宗批准杨国忠兼领剑南节度使。

        天宝十载在暴风雨即将到来的夜晚,划上了句点。

        天宝十一载,正月初三。

        杜甫来到安西看我。

        他现在差不多四十岁了,两鬓也有了白发;看起来竟然和我差不多年纪。

        估计是因为他的一生几乎都在路上吧;他的前半生是因为四处游历,后半生是在流离失所。

        看到我之后,他很开心,虽然他口头多少没有说,但是他的肢体语言语言无一不在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我在安西虽然是有点儿小官爵,但是依旧住在疏勒都督府里的集体宿舍里。

        他忽然就来了,我都没地方招待他住,只好让他跟我挤了一间房;原本就只有二十个平不到的房间,铺上两块床铺之后,连走路的地方都没了。

        杜老师完全不在意,一个劲儿的给我讲他在游历的见闻。

        看着他讲的眉飞色舞,我忽然有点儿庆幸;虽然我只是在他很小的时候见过他一面,但是长大之后居然还认得我。

        我俩一直聊到天快亮才睡下。

        反正现在是年关,今年刚好我休初二到初四。

        我俩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疏勒冬天的清晨都是从上午才开始算的。

        我拉着他在城里玩了一圈,杜老师提出想要看一下士兵训练的场景。

        于是我带他去了军营。

        到了训练场,杜老师震惊不已。

        安西四镇这边的训练方法和陇西军营那边基本差不多,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强度比那边大。

        而且,安西军会增加高原反应的训练;也就是说,日常训练中增加了“爬山”。

        不然也不可能会翻山越岭去攻打阿拉伯、战斗力基本都没受影响了。

        杜老师看着他们训练、两眼放光,我忽然觉得他肯定被李白忽悠了,不然怎么忽然对军人表现出了极度的敬佩呢?

        果不其然,杜甫看着我,一脸崇拜的说:“太白兄特别想入伍,镇守边疆、捍卫大唐领土。”

        我就知道,李白忽悠他了……

        要知道,李白一心渴望建功立业,但玄宗一直没给他机会。

        李白童鞋的箭术全国位列第二,仅次于他的师傅、被称为剑圣的裴旻;几乎全唐人民都知道裴旻,虽然他开元末年的时候已经去世了。

        裴旻是龙华军使,镇守北平,他的箭术和李白的诗歌、张旭的书法并称为三绝;真的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我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听其他人说过,他的剑术非常快,真的是可以击落疾驰的箭矢。

        唯一的缺点是他的箭术实战性不强,只适合单兵作战的时候使用;不然,也早就在军中推广起来了。

        我回神,看着一脸星星眼看着我的杜甫,有点儿懵。

        然后他又给我重新说了一遍,杜甫说他想加入军队、建功立业。

        我好一顿劝才把他劝住,以至于说不通他、连色相都出卖了。

        我脱掉缺胯袍,把身上的伤疤给他看;说实话,人在战场漂,哪能不挨刀?

        我自己都数不清自己身上到底挨过多少刀了。

        我也终于知道李嗣业到底是怎么死的了,除了伤口感染引发破伤风之外,还因为身上的老伤复发。

        虽然,伤疤是男人的浪漫,但是有些伤筋动骨的到阴雨天里还疼呃。

        杜老师显然被吓住了。

        要知道,唐朝伤口基本没有缝合一说,全靠自体愈合。

        说实话,能在冷兵器时代戎码一生的人都是“变态”;愈合能力简直都是非人类的。

        果然,没有再提。

        他已经四十岁了,再加上杜老师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根本经不起这么折腾;也就我这种在这边儿无父无母、除了佐国之外,孑然一身的人不怕。

        大不了就挂呗?

        搞不好这边儿挂了还能回去呢?

        佐国被来曜的老婆帮忙照看呢,他说什么也不愿意佐国跟着我来疏勒……

        我现在有时候都得怀疑,到底是谁的儿子呀?

        为啥我这个老爹时常见不着他呢。

        ……

        杜老师在疏勒玩了两天,启程回家了。

        我当时并不知道他已经患了严重的偏头痛,来看我就是抱着“遗愿”的心思来的。

        —

        今年二月二十二日,玄宗命有司拿出粮食、布帛及国库中的钱数十万缗(贯),把东西两市中流行的劣钱换回来。

        之前的时候,江淮地区质地恶劣的钱币流行;玄宗之前就下令让全国各地回收劣质钱币。

        但是,一些王公贵戚和商人故意用一个好钱换五个劣钱,然后带进长安;市场难以承受这种弊端,造成混乱,所以李林甫上奏请求禁止,让官方兑换,限期一个月,不交官者问罪。

        这一禁令使商人恐慌,客观上不利于商业交换。

        许多人拦住杨国忠的马诉苦,杨国忠因此告诉了玄宗,于是玄宗又下令,准许那些不是由铅锡铸成的钱币和有孔的钱币,继续使用流通。

        也就是说,之前一直实施的恶钱回收政策宣告破产……

        三月份的时候,安禄山发蕃人和汉人步骑兵二十万进攻契丹,想要报去年秋天的兵败之仇。

        当初突厥阿布思来降唐,玄宗很重视他,赐姓名为李献忠,连续升任朔方节度副使,赐奉信王爵位。

        李献忠十分有才干,因此看不惯安禄山、经常和他唱反调;安禄山嫉恨他的才华,也看不惯他。

        这时,安禄山就上奏请李献忠率领同罗数万骑兵与他一起进攻契丹,想趁机除掉他。

        李献忠也看出来安禄山怕是要陷害他,就告诉留在后方张玮,请他上奏玄宗,让玄宗改变主意,不派他和安禄山一同作战。

        张玮不答应,他觉得李献忠是贪生怕死,不愿意为唐朝效命。

        李献忠跟他说不明白,干脆率领部下大肆掠夺仓库中的物资,叛逃回漠北。

        于是安禄山的计划还未实施就已夭折。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bar.net/24_24240/137021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