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长安城下 > 第198章 唯恐不乱

第198章 唯恐不乱


我说希望他们跟吕大叔打起来,并不是唯恐天下不乱。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西域周围全是虎视眈眈的势力,解决一个是一个;党项族虽然早就对大唐俯首称臣,但是半个世纪后,仆固怀恩一教唆、一煽动,党项吐谷浑等族就反叛了。

        如果他们没有反叛之意,怎么可能被煽动呢?

        一个巴掌拍不响,无风不起浪。

        早在吐蕃人取代吐谷浑在青海湖地区的地位、迫使众多的党项人逃离故土之时,党项族就多有不满。

        肯定没少反抗,但唐朝打不过,吐蕃又打不赢;他们才只好往内陆迁移,依附于唐朝。

        说起来,他们为什么控诉的是玄宗克扣的粮食呢?

        既然已经依附于唐朝了,不应该来请求都护府出兵,帮他们打退吐蕃吗?

        吐蕃那边儿也挺猖狂的。

        吐蕃国从最开始的西域小国,日益向外扩张,先是北上并灭了吐谷浑(本来吐谷浑被李靖一顿“毁灭性打击”之后,国力虚弱、内乱不断,虽然依附于唐朝之后休养生息,但是还没来得及休整过来),接着又是西推侵袭威逼党项族;散居在今甘肃南部和青海境内的党项部落不堪其扰、被迫南迁;党项族原住地为吐蕃占领,留下来的党项居民被吐蕃贵族奴役。

        搁在谁身上不憋屈?

        背井离乡,来不及迁走的亲朋故友都变成了奴隶。

        他们有小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党项族“代表”又说了些什么。

        “他们说,他们为刚刚的行为向我们道歉。”姚旭说,“他们说他们之所以说是至尊陛下克扣他们的粮食,是为了让我们向陛下请奏;这件事是无中生有,陛下必定会严查,调查过程中就会得知他们最近被吐蕃族欺辱的事儿。”

        还真的是又被欺负了啊?

        一向爱钻空子的吐蕃族,还真的就没有安分过!

        当初松州之战之后,吐蕃可是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

        贞观十二年八月,唐军在松州抗击吐蕃军的进攻;据考证,松州是唐朝通向吐谷浑的交通要道,松州州城西北三百里有甘松岭,唐代在此曾设置通轨军镇守,通轨军以西就是党项,党项西北通向吐谷浑。

        吐蕃打着请婚遭拒的借口,直接入侵吐谷浑并将其击败。

        实际上,当时的吐蕃,正处于扩张时期,唐旄、苏毗和羊同等与吐蕃相邻的部落都遭到了吐蕃的进攻,征服吐谷浑也是吐蕃对外扩张行动的一部分;请婚遭拒只是借口和导火索而已。

        当然,请赐婚这件抱大腿的事情,松赞干布也是真心想的;他在进逼松州之后,并未立即深入,而是继续遣使请婚,只不过态度更加强硬。

        唐朝也不是软柿子,打就打,请婚再议——直接出兵把吐蕃给教训了一顿。

        当时唐军主力部队还未到位,但仅仅是牛进达的先锋部队就以奇袭的方式取得了斩首千余级的胜利,显示了强悍的战斗力,从气势上压倒了吐蕃。

        虽然未决胜负,松赞干布立刻下令撤兵。

        原本松赞干布此次进攻松州,就不是要抢占唐朝的多少土地,而是强迫唐朝赐婚;结果唐朝不但不赐婚,反而发重兵前来应战。

        本来是想来威慑一下唐朝的,结果啪啪打脸。

        当时吐蕃国内局势并不稳定,多年征战,连兵不息,新征服的各部落也需要时间去逐渐安抚;在后方不稳的情况下,以吐蕃主力与唐军决战,过于冒险。

        而且,在这次交锋中,他们看到了唐军的作战能力;不撤军、继续厮杀的话,也许会像之前吐谷浑一样。

        松赞干布也不傻,如果不是唐朝早就把吐谷浑削弱的话,他们也没这个“人头”可以捡。

        唐朝泱泱大国,也不小气;获胜之后,并没有乘胜追击。

        首先,吐蕃快速退兵并遣使谢罪,态度良好;再者,唐朝对其周边势力奉行的是“放养政策”——比如建立少数民族聚集区。

        松州之战后,吐蕃已从党项撤军,诸党项羁縻州重新被唐朝控制;吐蕃从吐谷浑撤军,吐谷浑重新归附唐朝,并在此后的二十年中,实力有所恢复。

        唐朝的对外政策是这样的:对于周边势力并不赶尽杀绝,只要使其臣服,就算达到目的。吐谷浑就是明证。

        唐朝通过松州之战,恢复了其对吐谷浑、党项和白兰的控制,可谓战果丰硕。

        其次,太宗是真的没把吐蕃当回事儿——并未给予过多关注;虽然没有以重兵进攻吐蕃,但是,对吐蕃还是采取了一些遏制政策,以防止其过分强大。

        吐蕃是新兴势力,此前与唐朝也没有什么交往,此次接战后又快速撤军,对当时的唐朝威胁也不大;当时太宗较为关注的是北方的薛延陀、西北的西突厥和东北的高句丽。

        此后,由于高宗集中主要精力对海东用兵,吐蕃在高宗咸亨元年乘虚击破安西四镇,并向西域发展;四镇沦陷。

        安西都护府及安西四镇的设立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太宗时期,安西都护府已经设立,四镇也初成规模,但太宗去世后,西域局势出现反复,至高宗显庆年间,唐军再次平定西域,安西四镇得到进一步巩固;武则天长寿元年,唐军收复四镇。

        此后直到安史之乱,安西四镇都作为唐军在西域的重要据点,对于防止吐蕃向西域进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吐蕃虽然俯首称臣,庆元年十二月的时候,吐蕃大将禄东赞率兵一十二万击白兰氏,苦战三日,吐蕃初败后胜;吞并了白兰族。

        现在,他们虽然没有大规模入侵唐朝;但,时不时侵犯下边界这种事估计是没少干。

        所以,狐狸就算装的再纯良,也是狡猾的;总会暴露他们的目的和野心。

        “打。”吕休景大叔淡淡地说,“就算现在不打,动乱之时也是威胁。”

        大叔说的难道是安史之乱?

        公元七五五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玄宗从长安逃到蜀中,由于唐朝抽调大量对付吐蕃的军队去平乱,使得西部防务空虚,爱钻空子的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的大片地区。

        安西都护府坚守了三十五年之后,彻底沦陷。

        公元七九零年,吐蕃占据北庭、安西。

        即使当时不是威胁,事后强大起来也就不好说了_(:3∠)_

        (多谢观看(/w\)~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求支持(/w\)~卖萌打滚求(/w\)~)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bar.net/24_24240/94095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