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长安城下 > 第314章 事实真相

第314章 事实真相


但是任凭我怎么问,他俩铁了心就是不开口。

        “世伯……”我哀求地看着他,“你也是经历过的,你忍心看着我带着心结孤独地过下半辈子吗?”

        姚旭的眼神抖了一下,但他还是什么都没说。

        “好吧,既然你们都不肯说,那便这样吧。”我说,行礼,走出主厅。

        他们不说,我自己去调查。

        我托林梵帮忙打听,他现在在长安任职,具体的话,算是长安城的守备队队长。

        我没有明说为什么让他查,直说让他帮忙查花获的家庭状况。

        没多久就收到了他的回信,不仅花玉珏的死有蹊跷,花获也不是正常死亡。

        花虔易其实并不是病死的,而是被赐死的。

        之所以被赐死,是因为他是岐王的武术老师,玄宗这个人太小肚鸡肠了。

        花获只当了李范三天的武术老师,因为天生天生喜欢音律,对舞枪弄棍之类的东西并不感兴趣。

        玄宗对李范是真的很戒备,不然也不至于把很早很早之前的人一块杀掉。

        花玉珏当初并不知道是这么个原因,她和我们一样都被蒙在鼓里。

        因为当初花获是在宫里突发恶疾而亡,根本就没想到会是这么个情况。

        再说,皇帝亲自派人把他送回家中,棺材已经是装殓好的;玄宗还专门嘱咐不能打开。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人多嘴杂,她最终还是知道了。

        她去重玄门门口长跪不起,林梵见过她两次,自然也认得;还没等他走过去把她扶起来,她就被带进了宫里。

        没多久,就得到了她悬梁自尽的消息。

        我不知道她在大明宫里经历了什么,我也不知道召见她的到底是谁。

        但是,她那么坚强的一个人,连男生都承受不了的训练,都能咬牙坚持下来;既然让她悲痛地选择悬梁自尽,要么受了侮辱,要么是受了委屈。

        我第一次感觉,在大唐国土上规定法律竟然是这么的无力。

        虽然法律存在,但是它只约束着大多数人,但是还有人在法律约束之外。

        这么疑神疑鬼地人,当初为什么当初会信任安禄山呢?

        花获年轻的时候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身上也是落了一身病。

        这样的人,最后居然因为这么一个无聊的理由被杀掉。

        我头一次萌生了想退伍的念头。

        —

        转眼到了开元十一年。

        正月三日,玄宗从洛阳待够了准备去晋阳(太原)玩玩。

        他从洛阳出发,用了十四天,到了潞州(今山西长治)。

        玄宗还没到之前,潞州的百姓自己当地官员已经在城门口等着了。

        他们俯首,高呼圣人——圣人是唐朝对皇帝的称呼。

        玄宗一看这个架势很满意,玄宗一直都是一个特别爱听好话的人。

        整个潞州给足了他面子,于是他一高兴,大赦整个潞州。

        凡事流放在此地的,一律免除罪责;判处监禁的,少于五年的,也可以回家。

        背叛除了奴役或者贬为庶民的人,可以恢复原籍;判处监禁多于五年少于十年的,一律改成五年。

        一直觉得古代动不动就赦免罪犯的行为,特别不靠谱。

        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太理想化——除非那些人原本就是被冤枉的,老话说的好,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那些被囚困一两年的还好说,那些罪大恶极、被判处死刑的人被改成死缓也就罢了,直接把那些人改到十年以内那一类里……明显是等着他们出来再次犯罪啊!

        不过,这样也比把整个牢狱清空好多了。

        赦免完了罪犯之后,玄宗还决定免除整个潞州五年的赋税。

        这个特别实用,唐朝盛世繁华,虽然粮食多的都在仓库里长毛儿,但是每年的赋税还是很重。

        辛辛苦苦在地里忙活一年,所得的百分之四十都要上交给国家。

        人口少的就罢了,那些人口多的家庭根本不够吃的;所以每到夏季,就能看到三两个衣着破烂的百姓去地里找野菜吃。

        因为前一年的存粮吃完了,这一年的粮食得到秋收才有。

        听到当今圣上亲口许诺,五年之内不需要缴纳赋税,最开心的当然是当地百姓了。

        免除五年的赋税,意味着这五年他们所有的粮食都归自己所有。

        往年拮据的家庭终于一整年都吃饱喝足,往年就有结余的家庭,还有多余的存粮可以拿出来售卖。

        玄宗把之前在这边修建的别宫改名为“飞龙宫”;在这儿边逗留了两天,启程去隔壁的并州。

        到了并州以后,他觉得特别这一块风水还不错,经济贸易也挺发达,最重要的是很合眼缘。

        当即袖子一挥,把这里定为了北都。

        并且把并州改为太原府,刺史为改为“尹”。

        太原刺史变成了太原尹。

        第一,定位北都,意味着可以和长安洛阳平起平坐。

        往来的客商也会越来越多,经济要更加发达,百姓们的生活也会更加富裕。

        第二高兴的应该就是太原尹了。

        虽然上州刺史和太原尹级别是一样的,但是听起来明显比第一个级别要高。

        而且,无论什么朝代,都会有贪污腐败存在。

        整个州瞬间上升到了国家首都的位置,国家每年给的补贴也会相应的增多。

        这就意味着他会有更多的机会中饱私囊,当然他不一定会干,只是举个例子。

        把这里定为北都之后,他很满意,继续往回走。

        又去了隔壁的晋州(今山西临汾)。

        二月十六日,他在汾阴大肆祭奠了汉家后土祠。

        之所以要祭奠他们,是因为张说跟玄宗说,汾阴脽上有汉家后土祠;但是这个祠堂已经荒废了很久,几乎没有人祭拜了。

        但是这个却是刘汉家最著名的祠堂之一。

        他觉得玄宗既然巡游到了附近,应该出钱,把这个修缮一下;在这个地方祭拜先祖、为农耕者祈福。

        一来,可以显示玄宗心系天下;二来,可以跟百姓们宣扬,他得到了正统的认可。

        老百姓就是相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然刘邦当初宣扬自己是白蛇之子怎么没有人出来反驳呢?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bar.net/24_24240/94096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