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长安城下 > 第322章 土芝有毒

第322章 土芝有毒


我被他拖着出了军营,军营之外是城郊。

        正是初春,天还有些凉。

        凉州城郊有一条河,河水流量不大。

        看到这条河,我忽然想到了松州的那条河。

        冯庚最终也没能找到,也没能找到他的遗物。

        我们给他建了一个衣冠冢,把他的弓和箭放在了里面。

        “大众脸”也死了,本来想着第二天请姚旭帮忙问点儿事情,没想到那天夜里他却突然身亡。

        他的脖子上有一根细长的银针,银针没入脖颈三分之二还多。

        早上发现的时候已经变硬了。

        我查看了一下他的伤势,发现他应该是夜里十二点死亡的。

        为了防止他半夜里逃跑,我们特地把他的四肢绑了起来。

        门口还有人巡逻,这样居然还被得逞了……

        之后的三个月里,巡逻的人手增加了两倍;但是对方的目的并不是要偷袭都护府,而只是为了杀死“大众脸”。

        “凉州一向富庶,怎么会缺粮呢?”

        姚訚的话把我的思绪拽了回来。

        他说的没错,唐朝时期的凉州是凉州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

        因为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玄宗采取足兵足食及屯田、屯牧等措施。

        凉州驻军有七千余人,粮食数百万石。

        军事力量强大,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

        据说长安年间,屯田丰收,凉州都督府所积军粮可支数十年。

        凉州盛产一种叫做古浪(唐属昌松县的岔口驿马)的马,这种马体格健硕、肌肉匀称,一直作为唐朝时的“贡马”。

        那种马好像在后世还有,被称为“活着的天马”,驰誉于世。

        除此之外,凉州是中西商贾云集和物资集散之地。

        一年的经济贸易额能占到整个丝绸之路年销售额的百分之十以上。

        “商旅往来,无有停绝。”

        往来的商人、旅客络绎不绝。

        凉州交通便利,西来的商人不计其数;其中,突厥、回纥、大食、波斯等国的商旅是整条丝绸之路的主力军。

        他们主要贩运珠宝、香料等到中原,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带回本土,凉州就成为他们驻足的地方。

        除了贸易之外,凉州还是一个军事重镇。

        凉州南接兰州,北通西域,山脉前隔,沙漠后绕,“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

        古浪峡被称为天朝西部的“金关银锁”,最窄处宽仅数米;著名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出自于这里。

        文学家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地方。于是,和古浪峡有关的许多故事被创造了出来。

        比如:宋代的杨门女将,征西夏时,到古浪峡,走投无路,跳崖自尽,留下了“十二寡妇滴泪崖”的传说。

        西路军也在古浪峡跟马家军打过一战,死伤惨重。

        安一冉曾经来过古浪峡时,他跟我和王楠形容:“那个地方特别窄,只要架挺机枪,就很难过去。”

        “那是条狭长的走廊,峭壁千仞,势若蜂腰,中有小道,蜿蜒西窜。整个凉州,西边是祁连山,东边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中间便是地理书上的‘河西走廊’。”

        凉州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地貌主要分为三类:祁连山山地、走廊平原绿洲和腾格里沙漠。

        在大地构造上,是位于祁连褶皱系中的走廊过渡带。

        西南部是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的前山地带,为河西走廊带的毛藏古凸起和莲花山凸起,山势降为中山、低山、丘陵和盆地,主要山峰冬青顶、莲花山、天梯山、第五山;东北部是河西走廊平原地东段,为走廊带的凹陷,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按其成因和形态可分为冲积平原,冲积细土平原。

        地势等原因决定了这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重镇。

        所以吐蕃才拼尽全力来攻打凉州;扼住了凉州,就等于扼住了丝绸之路的咽喉。

        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用后世的话说,是拉动整个国家的gdp的重要来源之一;说的庸俗一点,那条路简直就是用黄金铺成的,明天都能为大唐带来百分之五十的经济收入。

        “缺粮当然是因为被对方面吐蕃洗劫了。”我摊手,说,“好像整个粮仓都被对方洗劫了!”

        “那该怎么办?”姚訚说,仿佛刚刚说要拉我出来想办法的人不是他一样。

        “找点野菜、植物块茎之类的凑活一下吧!”我说,“怎么样也得把这五天对付过去。”

        “那是一万人五天的口粮……”姚訚说,他看了一下身后,“漫山遍野除了干枯的黄草,哪儿有什么可吃的?”

        “找找看呗,”我说,其实不抱任何希望;唐朝又没有地瓜也没有花生,地下根本就没什么可吃。

        我唯一希望就是能在地上找到些野萝卜或者野生大白菜。

        虽然这些东西没办法像粮食一样充饥,但是和粮食交叉着吃的话,应该可以对付过这五天。

        姚訚点点头,我俩分头、开始在地上查找。

        可是山上压根儿就没有野生大白菜。

        我看着满地枯黄的干草,忽然看到了一个奇怪的叶子。

        那个叶子看起来像一个树叶状,已经干枯发黄。

        我看着那个叶子,怎么看都感觉那像是芋头的叶子。

        我赶忙跑过去,蹲下把那个黄叶子根部周围的挖松,把它拽了出来。

        居然真的是芋头!

        “阿訚!”我还是不习惯用他的字称呼他,“你快过来看,这里有好多芋头!”

        “芋头?!”他重复了一遍、快速跑了过来。

        他看着我手里黑乎乎的东西说,“这是土芝,是一种中药,不能吃的。”

        “哈?”我看着手里的芋头,怎么看都不觉得它是一种中药,“这个是一种中药?”

        “嗯。”姚訚说,“土芝性平,味甘、辛,有小毒。能益脾胃,调中气,化痰散结。”

        “味甘有小毒?”我看着手里的芋头,更加确信这就是芋头了。

        芋头一定蒸熟了才能吃,它是有微量毒性的。

        “嗯。”姚訚说,“阿爷说过这种东西,我很确定。”

        “放心,这个可以当饭吃。”我看着漫山遍野的芋头叶傻笑,第一次发现愚昧挺好,最起码满山的芋头都没人刨。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bar.net/24_24240/94097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