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长安城下 > 第324章 土芝无毒

第324章 土芝无毒


今天的晚饭就是芋头大米粥。

        芋头把皮去掉之后、切成小丁儿,然后和大米小米一起煮。

        煮成厚厚的糊糊,然后就着馒头一起吃。

        配菜是去年的萝卜做成的咸菜炒鸡蛋。

        虽然不怎么丰盛,但是吃起来管饱。

        一路上行军吃的都是干粮,难得可以喝一碗粥暖暖胃。

        吃饱喝足以后大家开始围着军营外围跑步了。

        跑完步之后,照例是力量训练。

        一整套坐下来已经到了差不多快九点的样子。

        所有人都在围着军营的外围慢慢地走着,因为训练完之后不能立刻坐下,容易引发心肌梗塞。

        慢慢的走着,我抬头看了下天空;月明星稀,好一个晴朗的月夜。

        “径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楠也跟着抬头看了下月亮,把一首改编的静夜思念出来。

        “好一个‘径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马朔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附近,听到这首静夜思之后,赞叹道。

        “这是出自哪位名家的大作?”他追问。

        上一次的凉州词已经是王之涣的成名之作,可谓是脍炙人口。

        李白现在才刚刚二十来岁,这首静夜思是他晚年之作,现在当然没有出来。

        “我作的,怎么样?”王楠哈哈一笑,开玩笑说。

        “没想到你还有这等才华,原谅我以貌取人了。”马朔说,忍不住笑出了声。

        “就知道取笑我……”王楠委屈巴巴的说,王楠的宿体原本就长了一副吐蕃人的模样,厚厚的嘴唇外加上“高原红”,怎么看都是一幅超汉子的模样,怎么可能是一个文艺青年呢?

        “哈哈哈,想让我不取笑你,便再作一首来看看。”马朔笑,正色道,“目前缺粮,就以珍惜粮食来一首吧。”

        王楠一听,立刻就乐了。

        “别说一首了,分分钟作两首给你看。”王楠得意地说。

        “如此,便洗耳恭听了。”马朔一脸笑意,“可不要夸海口才是。”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王楠说,装模作样地在院子里走了走,开口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好一个‘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马朔拍手称赞,“如若不是亲自耕种过,恐怕是写不出来这么写实的诗的。”

        “我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农耕时热火朝天的景象。”姚訚接了一句。

        他原本不用跟着我们训练,但是他坚持要跟着我们一块儿玩。

        于是他也出现在了队伍里。

        “农户戴着草帽,头顶上是烈日。”马朔补充道,“他热得满头大汗,但是还在挥舞手中的锄头。”

        我看到他们讲得眉飞色舞,不好意思吐槽。

        其实写这种诗的李绅也没有种过地,他只不过是在想当然的写;准确的说,他不过是看着别人的种地,有感而发。

        “我还有另一首呢。”王楠被夸的飘飘然了,接着说,“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一出,马朔直接正怔住了。

        王楠也愣了一下,他显然是被夸晕了。

        “是啊,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半晌,马朔感慨道,我忽然想到了已经故去的郭虔瓘。

        他说他以前姓樊,叫樊一航。

        父母被人害死之后,他一个人在长安街头乞讨;遇到他的养父母之前,也是险些被饿死。

        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刑法就是饿死。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内脏自溶,那种痛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是啊,赋税太重,”王楠也多愁善感了起来,“虽然我们吃着他们交纳赋税得来的俸禄,但是不得不说,无论哪个朝代农民工都是最辛苦的。”

        “嗯。”马朔应声,我们几个人原本走在最前面,脚步不约而同地慢了下来。

        气氛一直这么压抑着,直到我们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

        我躺在卧铺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索性起来去院子里走走。

        这个军营跟陇西军营差不多,都是用木头搭建的。

        说出来唐朝很多建筑物都是木制的,虽然青砖的使用范围也很广,但是青砖造价高昂,烧制费时费力。

        多用于像宫殿、或者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

        一些城镇的军营基本上都是临时的,造价没有那么高昂,大多是就地取材。

        这个军营和陇西军营一样,外围都是木材雕刻成的尖锥状的栅栏。

        我居然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看到这些木桩,就想起来当初辛辛苦苦在木桩上掏了个洞的事情。

        “也睡不着?”

        我回头,看到萧旻正站在我不远处。

        “李展李嗣业吧?”他说,我忽然一愣。

        大家基本上都是叫我嗣业,我都快忘了我已经跟着李植的老爹入了李家的姓氏。

        听到他叫我李嗣业,我一瞬间晃神。

        “阿兄在家书中提到过你。”萧旻接着说,“那个时候你还该姓杜。”

        “嗯。”我应声,想要问些什么,但是觉得自己跟他不算很熟,直接问的话好像有些失礼,所以没有说话。

        他也没有再说话,停了一会儿,他忽然开口,“那个土芝为何做成了粥呢?”

        “嗯?”我不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

        “家中叔侄在做药材生意,中药之类的东西,我也略知一点。”萧旻说,他和萧赫说话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如果不是知道他俩是兄弟俩的话,我肯定不会把他们两个人联系到一起。

        “其实这个东西原本就可以吃。”我解释道,把那会儿姚訚跟我讲的药理跟他讲了一遍。

        姚訚说,芋头作为中药使用,是直接把生芋头捣成泥,敷在患处,据说这样可以治疗溃烂的皮肤。

        在现世吃那么久的芋头,头一次知道它是一种中药。

        “只要蒸熟了就没有毒性?”萧旻难以置信的看着我,我忽然想起来,晚饭的时候那种粥,他一口没喝。

        “嗯,有很多东西都是生着吃会带有毒性。”我解释道,估计跟解释高温会破坏分子链之类的,他也听不懂,“高温之后,毒性没有了。”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bar.net/24_24240/94097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