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反选择委员会 > 第18章 养老院

第18章 养老院


寻秋池抬头望墙上的挂钟,时间指向凌晨一点二十分:“去哪儿?”

        “我们三个半人半鬼,去哪儿不都一样。”九皋开了句玩笑,随后说,“隔壁街的养老院。”

        “这么晚,人家早关门了。”

        “没有行动处想去但去不了的地方。”潜渊一拍桌子站起来,“走吧!”

        寻秋池明明很疲倦了,不知不觉却被他俩撺掇着出了门。在电梯里她笑道:“我离开单位和医院已经三十个小时了,不知什么时候他们才开始找我。”

        潜渊说:“放心,我会让你完美消失,当年我也是这么让九皋消失的。”

        九皋一脸不屑:“处座,当年那是乱世,全国武斗得一塌糊涂,一天都不知要死多少人,抬尸队在城里穿梭来去,失踪几个中学生简直都不能算是事儿!”

        “所以靠你了。”潜渊拍拍他的肩,拉着寻秋池走出电梯。九皋念叨最简便的方法是“红刀子进白刀子出”,在寻秋池的怨毒の眼的凝视下也跟了出去。

        三人的目的地是隔壁街的东方养老院。这个城市的老龄化已经相当厉害了,养老院是每个社区的必须配置,临终关怀中心也不少见。

        普通的监控显然无法抓拍到潜渊和九皋,就算能拍到,他们似乎也对躲避监控驾轻就熟,不多会儿,他们俩就带着寻秋池从地下停车场进入了养老院的内部。

        “真是管理松散,居然大门后门侧门都锁了,就是不锁人防工事的门。”寻秋池道。

        潜渊说:“没法锁,万一半夜有老人要送医院急救呢?养老院的工作车可都停在这里面。”

        三人从楼梯上五楼,这里住着的都是失能老人,换言之,完全瘫痪无法自理,要在病床上度过余生的人——幸好他们的余生也不太长了。

        五楼的值班护工正躺在休息室里睡大觉,护理站空空如也,走廊上只开着一盏灯,显得寂静冷清。

        潜渊随意推开一间病房的门,三人鱼贯而入,九皋顺手开了灯。寻秋池吓了一跳,小声惊问:“干嘛?你还嫌动静不够大吗?!”

        九皋摇头笑了笑:“没关系,他们不知道了。”

        病房里并排放着四张床铺,潜渊指着最靠窗的那张说:“刘老先生,81岁,阿尔兹海默症——就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三年前失智,一年前瘫痪,目前靠鼻饲管维持生命。”

        “第二张床上的是陈老先生,算年轻的,74岁,但一次意外造成盆骨骨折后就再也没能站起来过。逐渐脑部也开始退化,现在基本上只认识自己的老伴。”

        “第三张床的冯老先生,91岁,数度中风,除了能自主呼吸外和植物人区别不大,没什么好说的。”

        “这张床的姚老先生,84岁,幸亏他瘫痪并失智失语了,因为其人相当矫情麻烦难伺候,是医师护士护工的心头恶。现在他人事不知了,人们对他反而好一些。”

        “看出他们四个人的共同点了吗?”潜渊问。

        寻秋池说:“老人,行将就木,基本无自我意识,但是还活着。”

        “你对他们是什么感觉?”潜渊问

        “嗯……”寻秋池想了想,“同情,怜悯,可是也很无奈。”

        “你是不是暗地里希望他们早些解脱,减少自己的痛苦,节约医疗资源,也好让他们的子女及社会早些解脱?”

        寻秋池说:“出于公德心不应该这么说,但实际上是的。”

        潜渊说:“你不用有思想包袱,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包括无量界。”

        “怎么说?”寻秋池问。

        潜渊关上灯,在昏暗中顺便坐在了一张病床上:“无量界不接受老年人。”

        “哇喔,”寻秋池说,“这算歧视吗?”

        “在我们这儿算。”潜渊说,“但在他们那儿是规则。像这屋里的四位老先生,目前只是生物性意义上的活着。一旦到了无量界,纵然还带着一点能量,但也会被视为垃圾人口,在入口处就被直接过滤掉。”

        “过滤掉之后呢?”寻秋池问。

        “烧了发电。”九皋轻描淡写地说。

        寻秋池也找了张床坐下,苦笑:“那真够倒霉的,在这边烧一回,跑那边又烧一回。”

        “不是烧啦,只是很干脆的能量回收而已,具体我也不知道怎么操作。”潜渊说,“无量界判定是否为垃圾人口的年龄上限是65岁。”

        “65岁?”寻秋池皱眉,“现在来说65岁年龄并不大啊,有些人还年富力强呢。”

        “是啊,”九皋把一个老人的被子掀开再盖上,动作看似不礼貌,实际上他是发现老人的口鼻被蒙住了,“有些人是年富力强,尤其是跳广场舞的阿姨,下棋钓鱼的大爷,但他们的年富力强都表现在做家务上,呼朋唤友娱乐上,一大早在超市门口排队上,接送孙子上下学上……从理性的角度说,他们对社会进步的促进能有多少?他们能推动科学发展么和技术进步么?他们会有什么创造性的发明和发现?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什么贡献?甚至是他们有多少体力精力,能够应付高强度的工作。”

        寻秋池歪着头想了想:“个别博导、老教授、老医生可能有。”

        “那真的是个别,你觉得十万个人里面有几个?”九皋问。

        “大概不超过十个吧。”寻秋池估摸着说,“毕竟老年人口越来越庞大,在我们所的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就占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十个太乐观了,博导教授里面尸位素餐的也很多,不客气地说,人一旦过了六十岁,便一年不如一年,多病多灾,脑力体力下降非常明显。最明显的,好多老人坐着看电视都能睡着。”九皋说,“党和国家领导人不在此列哦。”

        潜渊接口:“无量界是个非常理性化的社会,资源也相对有限,思想认识、现实情况以及长久以来的经验都不允许他们接收垃圾人口。听到现在,秋池你觉得他们最缺乏的资源是什么?”

        “人。”寻秋池毫不犹豫地说。

        九皋竖起大拇指:“聪明!”

        潜渊说:“他们缺人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顺便说因为物理规律相同,他们的时间流逝和我们也是同步的——20世纪的一战、二战曾经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有效人口。但随着战后长时间的和平,他们的人口萎缩得相当厉害。他们科技高度发达,许多事情都由机器取代了人,但没有人还是不行的。”

        寻秋池说:“但是战后有持续的婴儿潮啊,加上这些年全球人口激增,都突破七十亿了。基数大了,青年早逝的人也不少,到了那边总不至于人口萎缩吧。”

        潜渊竖起两根手指头:“第一,我刚才说了,他们不能繁衍,这也是他们被叫做‘无量界’的主要原因。这名字简直是反讽,都是我们在用,他们自己是不用的。第二,你忘了医学的发展。”

        “我们中国人在汉朝的平均寿命是25岁,唐朝29岁,1949年35岁;到了1978年,男性为66岁,女性69岁;到了1980年,人均已经超过了70岁。如今男性在74岁左右,女性77岁,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也到了极低的水平。世界各国和我国的发展路径是一样的,究其原因基本都是由于医学的发展,公共卫生设施的普及,人们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以及长时间的和平。当然也有平均寿命低的,比如非洲某些落后国家和战乱频发地区,但他们的人口数放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们的应对办法是什么?”寻秋池问,“关于人口萎缩的问题。”

  https://www.biqugebar.net/25_25017/96281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