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反选择委员会 > 第63章 华东局

第63章 华东局


八手qq虽然坏了,仍旧正在机场外忠实地等着行动七处的三只。

        九皋问:“距离市内有110公里,要不我们走回去?”

        寻秋池说:“我有一个好主意,你先走回去,然后开车过来接我们。”

        九皋说:“我处没有车啊。”

        寻秋池说:“我有一辆电瓶车啊。”

        “电瓶车能来回开220公里,回去还带着三个人?”

        “你可以随身携带充电插头嘛。”

        “那插座在哪儿捏?”

        潜渊听着他们俩讨论,觉得身心俱疲,不由自主蹲下,望着渐渐昏暗的天际喃喃道:“七处果然没有前途了……我也没有前途了……”

        寻秋池和九皋异口同声说:“你本来就要烧了发电的!”

        最后驻地部队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派了一辆军车送他们,还是一辆军用卡车,绿色敞篷的,巨拉风。

        在这个滴水成冰、风如刀割,冷空气团从西伯利亚汹涌南下的一月底,大年二十七的晚上,行动七处有幸乘坐一辆最高时速六十码的军车放回住处。

        为了给司机腾出更大空间,也为了不被赶到车斗里,潜渊、九皋、寻秋池三个人蜷缩在一处,然而还是挤满了驾驶舱五分之四的位置。两位男同志几十年来第一次懊恼自己长得太高,男女同志还一起抱怨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吃得太胖。

        寻秋池不满地说:“肩宽腿长的都去死!”

        九皋说:“我腿短,我柯基,处长腿长。”

        “去你们妈的。”潜渊说。

        “行啦行啦,”军车司机打圆场,“才一百来公里,大家忍忍吧。”

        三人到家都已经深夜了,寻秋池闹着要睡觉,九皋是谁偷懒就帮谁,于是当天又是什么都没做成。

        潜渊继续关注工人新村3栋的救援事宜。随着时间的推移,救援已经慢慢停止了,消防队和救援队逐步退出了现场,剩下的就是善后。

        伤亡人数没有变化,只有那仍然失踪的三个人还是变数。根据新闻描述,三人均是一楼住户,均是老年人,他们被埋在整栋楼房废墟的最下方,时间又过去了这么久,生还的可能性已经很低很低了。

        “可能抓到凶手吗?”潜渊半躺在沙发上,继续收看本地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喃喃地问自己。今天他们依旧延续着昨天的话题,嘉宾水平倒是惊人一致,都是些法律、行政方面的老学究老官僚,说着长而迂腐的观点,臭不可闻。昨天那位语出惊人的科幻作家看来被电视台淘汰了。

        “可惜,可惜。”潜渊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啊。”

        他忽然想起大山深处无婴村的选择者孙嫂,猛地拉开电脑坐起来,低声叫道:“啊对了,试验!”

        他想起孙嫂在被四处处长燕语击毙之前,曾经提过好几次她是试验者。她说过自己的工作是不被重视的,边缘化的,还有别的选择者在进行着更重要的试验。如今看来,这就是她口中“更重要的试验”了。

        “她没有撒谎。”潜渊叹了口气,“但我宁愿她虚张声势,撒谎了。”

        他继续搬过手提电脑来看,五分钟后终于忍无可忍,那个所谓的专家居然把塌楼原因归结到居民素质上。唉,塌楼怪居民素质,塌路怪司机素质,塌桥怪设计师素质,塌方怪谁呢?怪树的素质?

        他合上电脑,下定决心般说:“睡觉!明天去闯华东局!”

        华东局总部顺理成章地设立在上海,因为华东最大的城市就是上海。

        上海庞大、嘈杂、魔幻、矛盾、高效、包容、时髦、狂妄、骄矜,然而充满人文魅力和吸引力,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流淌着欲念和奢望,也蕴含了家常和质朴。上海的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尖锐,每一个热爱上海和痛恨上海的人都有其正确的理由。它仿佛神话中的一个被驮在巨鲸的背上的,拥有2415万人口的岛屿,存在的本身就是奇迹。

        华东局的总部当然不是地标性建筑,它靠近复旦大学本部,是一个在老小区的包围下的小型宾馆,一共四层楼,除了一层是餐厅和总台外,其余每层有二十间房间。

        这个宾馆是部队背景,这个有利因素在中国能够避免许多麻烦,反选择委员会和军方的关系也比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好得多,绝大部分地市级以下的政府由于保密级别不够,也不知道委员会的存在。

        小宾馆叫金盾宾馆,一听就有点儿来头;没有挂星级,但设施和服务都是按照三星级宾馆的标准配备的。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华东局不在金盾宾馆的里面,而在它的地下。

        进入金盾宾馆,可以看到它有些袖珍的总台,如果你是住店客人,办完手续后总台服务员会指引你往左边的电梯走,告诉你早餐在哪里用,给你房间的wifi密码。如果你是反选择委员会的,那么总台员工必定认识你(她在华东局也将近一百年了),会让你往右边走廊去,走廊尽头侧面有一道小门,门口贴着字牌“设备重地,闲人勿入”,推门进去便是电梯,华东局在地下2-12层。

        寻秋池站在金盾宾馆门口时,还以为潜渊带她来投宿的。

        “没有更好的酒店吗?”她问,“前几天住的可是高级温泉酒店啊!”

        潜渊在她脑后轻轻一拍,说:“猪。”

        金盾宾馆张灯结彩,虽然是军方的招待所,门口悬挂着国徽和“八一”徽章,但同时也吊着红灯笼。今天是大年二十七了,打工者千里归家,女人们在厨房忙碌,普通人早已无心工作,就等着过年了。

        潜渊推开玻璃门,进入宾馆大堂。大堂里没有别的客人,显得冷冷清清,春节和别的节日不同,“五一”、“十一”人们或许会出去玩住酒店,春节回家才是王道。

        总台女服务员只有一个(一般酒店会有两个),正在玩手机没有抬头,更没有招呼,典型的八十年代国营招待所风格。

        潜渊走向她,微笑着敲了敲总台的大理石台面,因为周围没有人,他可以放松一下。那个看上去顶多二十七八岁的小服务员关掉手机屏幕,抬头一看是潜渊,笑了:“呀,稀客。”

        “今年夏天还来过吧。”潜渊说。

        “那也是稀客呀,都过去大半年了。”对方笑道。

        潜渊拉过寻秋池介绍:“这是我们处里的新人,叫秋池,原先是个警察,今年刚入行的。”

        “哇哦~”对方夸奖,“长得好漂亮呀!”

        潜渊说:“漂亮不觉得,但是能吃能睡,和牛一样。”

        寻秋池愤怒地白了他一眼。

        潜渊指着服务员小姑娘说:“秋池,叫琳琅阿姨。”

        寻秋池什么异议也没有,乖乖地叫了一声琳琅阿姨。她的经验是,只要是反选择委员会内部人员,不管他或她看起来多年轻,他或她都有可能是民国、宣统、甚至光绪年间出生的。委员会内部一般互相称呼代号,从来不加什么“阿姨”“叔叔”之类的后缀,如果一个宾馆总台服务员都能被称为“阿姨”,那么她的资历必定老得不能再老了。

        果然琳琅说:“潜渊,我要退休了。”

        潜渊一怔,然后说:“恭喜你,终于不用上班了。”

        “嗯,”琳琅笑道,“明天有我的告别晚餐会,大家准备热闹热闹,你和秋池能来参加吗?”

        不等潜渊回答,她立即补充:“很小型的,我不让许多人来。”

        潜渊点头:“好,我们参加。”

        琳琅说:“你出来时我会把地址写给你,现在下去吧。”

        潜渊带着寻秋池往右边的走廊而去,到了走廊底部,推开侧面的设备间小门,进入一台装饰华丽的电梯。

        电梯顶上挂着金色吊灯,四壁用猩红色天鹅绒软包着,四角装饰有巴洛克风格的雕花,地上铺着厚实地毯,寻秋池一瞬间仿佛走进了欧洲电影中的场景,忍不住说了一声:“妈呀!”

        潜渊撇嘴,很不以为然。

        寻秋池问:“华东局的老大喜欢这种奢华简欧风?”

        潜渊说:“这不是简欧,这是正宗欧,华东局局长是个上海老克勒,1930年代的资本家。”

        “资本家?他原先干什么的?”寻秋池问。

        “开银行。”潜渊说。

        两人在“-2”层下了电梯。和上次寻秋池进“车站”的感受一样,上次她觉得车站绝对不止在地下一层,如今则认为这个“-2”有假,至少在“-20”以上。

        走下电梯,迎面是一条长廊,铺设着华贵的地毯。长廊周边的场景可以简单用一句话概括:照搬欧洲贵族庄园,有壁画、地毯、墙布、吊顶、吊灯、花瓶,以及除了放花瓶外毫无用处的装饰柜。长廊两侧都有房间,但都房门紧锁,也没有人。终于经过一间开着门的房间时,寻秋池故意慢下脚步往里看,发现里面的摆设和外面如出一辙,透着一股子熟悉,反正都在电影里看过。

        穿过走廊,他们由宽阔的、铺着红毯的台阶拾级而下,进入地下二层。

  https://www.biqugebar.net/25_25017/96282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