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随身淘宝:皇家小地主 > 第955章助力

第955章助力


被人这么一说,众村民看村长的眼神中就带着嘲讽。

        更是有几个混不吝跟着起哄:“可不咋的,还收啥子钱喔,赶紧的白送!”

        “半价,咋不直接动手抢呢?”

        来的是县丞,本来村民们还是有些敬畏的,可是这年头一旦涉及到自家的利益,便有人敢出声开呛。

        县丞沉着声音道:“又不是拿刀逼着你们卖,你们大可以选择不卖!”

        说完,他就向新都的方向拱手:“再者,钦差大人来是执行皇上和皇后的命令,来收购你们鸡鸭猪牛的银子动的都是国库。

        你们不想卖,县城外头修好了鸡舍鸭舍还有猪圈牛圈,你们大可将这些东西暂时寄养到哪里去,当然,前提是你们要给自己家的畜生打上记号。

        并且,话说清楚,你们自己的畜生自己负责喂养,官府只是提供寄养的地方,并不管畜生们的吃食和生死!

        还有,寄养区每天的粪便必须打扫干净,谁家要是不打扫粪便,那就只能从寄养区出去。”  县丞的话音一落,反对的声音就小了,县丞看到还是有不少人脸上露出不屑之色,便冷了声音:“也是新朝建立,皇上皇后宅心仁厚,兼济天下心怀百姓,若是在前朝,你们哪家每年辛辛苦苦养的这些

        个玩儿玩意儿不是让前朝的官差收去抵了税?

        别说鸡鸭了,也别说五成的价格,你们就是连鸡毛都捞不着有一根儿!

        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就敢埋怨新朝的钦差大人,就敢质疑朝廷的决定了!”

        他的这一番话,如同锤子似的敲到了老百姓们的心坎儿上。

        有些人脸红了,是啊,这才过了几年的好日子就忘本了。  “我搬,我也把畜生都卖了。”一名汉子就开口了。他老婆急眼了:“他爹,咱们家那些个畜生玩意儿,可能卖几十银子呢!”养了那么多,她每天天不亮就去打猪草,几个孩子也是上河里捞螺丝,去地

        里挖蚯蚓来喂鸡鸭,为的就是多卖几个银子,好供家里的老大进学。

        汉子啪一巴掌嗨在妇人的脸上:“臭婆娘你给老子闭嘴,你还想像前朝那样把这些玩意儿都抵税了不成?”

        县丞都把话说这个份儿上了,蠢婆娘还不明白。

        现在不卖,等着被当成税捐给收走啊!

        前朝是直接来抢,新朝给你来先礼后兵都是天大的恩德了。

        啥鸡圈,猪圈,送进去的鸡鸭还能拿出来?

        这好比是吃到嘴里的肥肉,谁又舍得吐出来?

        妇人被汉子扇了一巴掌,扭身就哭着跑了。

        跟汉子有同样想法的人还不少,大家就纷纷表示愿意卖掉家里的鸡鸭畜生。

        跟着县丞来的账房先生立刻就搭起了台子,摆出了大大小小的称,等着收鸡鸭。

        这边儿县丞继续跟百姓们道:“上头给你们一天时间搬离,你们赶紧收拾好东西,跟着你们村长去县城,你们村长知道安置你们的地儿。

        也是去县城住个半个月左右就回来了,你们就当是过年走了亲戚。”

        大部分百姓还是表示立刻就回家收拾东西,少部分百姓却并不买账。

        特别是最先跳起来的几个人,他们转身走了之后,就凑在一起嘀咕。

        “妈的,这朝廷是要搞哪一出啊,这么大的日头,好好的天气,偏说要发大水!”

        他们视为领头的汉子冷哼一声道:“啥哪一出,无非就是想刮民脂民膏,又要脸面,就整个发大水这一出。

        哪朝哪代的皇帝不贪心?

        啥钦差大人,就是来敛财的!

        把咱们都弄走了,这村里到处都是空房子,还不由着他们搜!”

        “可咱们就是走也会带走银子,谁也不是傻子,他们能搜着啥?

        桌子板凳?

        那粗苯的东西拿回去能干啥,劈柴烧啊!”

        “也是,不过他们立这个名头,把咱们的养的畜生低价收走。

        至于家里的东西,咱们能带走的都带走,便宜不了他们。”

        两个汉子说完之后,另外一个汉子就靠了靠他们两个的胳膊,然后朝领头的汉子努嘴,小声道:“咱们没有,可他家有啊,打了这么些年的仗,吴老三可没少带东西回来。”

        众人闻言就了然了,这吴老三跟着打了这些年的仗,带了不少战利品回家,现在他可是村里的地主,家业大,自然是怕搬走了有人上家里去搜东西。

        “你们愿意搬就搬,反正老子不搬!”吴老三道。

        “那咱们也不搬,地里的庄稼还得伺候呢!”

        “就是,咱们不搬也不卖鸡鸭,辛苦养的玩意儿,凭啥便宜那些当官的,他们要明抢就来明抢,没得给他们做脸!”

        “嗯,那我也不搬了。”

        几人商议妥当就纷纷回家了,跟家里的妻儿说了自己的决定。

        还有人去跟自己的亲戚和岳家说,不要搬,不要卖鸡鸭,他们用的说辞都是吴老三那一套。

        毕竟这好好的就说要发大水,真的很多人不相信。

        最终,这个村子有一半的人家跟着村长搬到了县城,已经算是动员的比较好的村子了。

        言啸和党擎微服跟着下面的低级官吏走乡串户,这一幕幕的也瞧在眼中。

        两人先前都有些气愤,可是转念想想,这些百姓要都觉悟高,那就都能当官儿了,或者是做生意也能发财。

        所以说,一个人的眼界往往决定了他这一身能走多远,能攀多高。

        这些百姓眼中只有自己门前的一亩三分地,也就注定了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一辈子的命运。

        当然,这对一个王朝来说是好事,毕竟,王朝的基石需要这些人来奠定。

        晚上,党擎、言啸跟驻守江南的官兵们凑在一起就摆在眼前的事情商讨。

        言啸就跟守将道:“明日已经过了最后期限,我来的时候,皇后娘娘专门嘱咐过,要尽最大的能力,保住最多的人。

        明天就请将军派兵下去,督促这些百姓迁移,若是有不从者,直接捆绑了带走,以妨碍办差的罪名先关起来,等洪水过后,便判劳役!”

        守将拱手应下:“末将遵命。”

        言啸继续叮嘱道:“明天务必要将事情办好,大后天,就是司天监观测天相,再根据各地汇报的水文情况估算出来的日子。  皇后娘娘已在叮嘱,救人重要,可是在救人的同时,也要保证你们自己的安全,你们都是朝廷花巨大心血培养出来的将才和战士。”

  https://www.biqugebar.net/26_26252/197550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