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早熟少女 > 孩子王

孩子王


  林晓荷不是生来就沉默寡言的姑娘。

  父亲林照丰不是本地人,85年只身来边疆从军,是他决心从偏僻小村贫困的原生家庭跳出的第一步,随部队出行那天,老母亲硬是步行几十里地,从小村赶到县城,往他怀里塞了他爱吃的粉条馅儿的包子。林照丰是有韧性和不甘心的,他抱了抱老母亲,说出一段很俗套的话:“我不会像二哥一样,因为没钱娶不到媳妇在那抹眼泪,以后娶媳妇,我不会花家里一分钱。”这段话,在后来被林晓荷知道的日子里,用来诟病和调侃了父亲很多年。

  说归说,闹归闹,晓荷在父亲出事前并不知道他这些年的日子到底有多难过,林照丰沉默寡言的性子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她的个性。

    1990年3月,林晓荷在边疆小县城妇幼保健院呱呱落地,在她对小时候短暂的记忆里,寄居在大姨妈院子里的时光,她总是背着父亲从外面给便宜淘来的小书包,在院子里面追蜜蜂玩。姨妈家有一口大水缸,晓荷喜欢踩着小板凳在水缸边搅水,这危险的操作被母亲打过无数次小手,可她就是不记。有一次晓荷看到蜜蜂在水面上挣扎,就踩着小板凳,伸手去救它,结果,手背肿得老高,哭着被姨夫笑话:嚎鼻胎(小哭包),割韭菜,一割割了一口袋。

  晓荷生下来营养不良,因为太穷,怀孕的时候陈锦华吃不好,也睡不好,还要挺着大肚子给刚复员不久,在外面跑车送货挣不了几个钱的新婚丈夫以及自己大姐一家人做饭,所以生下来以后,晓荷很爱哭,不分白天夜晚,姥姥抱着她钻过桥洞子,找过跳大神的,愣是没用,姥姥后来无奈的笑着给母亲说:她生过7个孩子,带过这几个孙子辈,晓荷是最难缠的一个。

  母亲遭遇过的苦难,她很少说,那时候不讲究什么孕期或者产后抑郁症,穷人家连饭都吃不上,谁会管你心情怎么样。所以后来母亲总会说晓荷,你看现在人得抑郁症啊,除了生活工作压力大,也确实是矫情出来的,我们那个年代,家家户户为口吃的拼命,谁管你抑郁不抑郁。晓荷不以为然:“妈你不懂现在的年轻人,我们这代独生子女要承担的生活和你们那个年代根本不同。”陈锦华有点戏谑:“有什么不一样,吃的饱穿的暖,坐在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的屋子里办公,你们啊,就是太享福。”晓荷笑笑,不再吭声,小时候她总会因为母亲很强的控制欲而顶嘴,反抗。除了领一顿竹笋炒肉,就是嚎的邻居们都来笑话她,所以渐渐的,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她不再和母亲争论,代沟就是代沟,和家人争什么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背景,争论除了破坏家庭关系,毫无意义。

  可这一点不影响林晓荷12岁之前的孩子王称号。林照丰复员是因为为战友出头揍了一个做事很过分的排长,被剥夺了转志愿兵的名额,也就复员了。当兵期间的一次舞会,林照丰碰上了和朋友去联谊舞会的陈锦华,那天她穿了一条很显眼的的确良裙子,19岁的她很瘦,身材干干的,可那天晚上原本不爱说话的林照丰就是大着胆子去搭讪了,他眼里这姑娘是对味的,后来,部队又举办了几次联谊舞会,陈锦华又被朋友拉去了,一来二去,林照丰就和陈锦华熟络起来。

  “这就勾搭上了?”第一次听父母爱情的9岁林晓荷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吓了陈锦华一跳:“你这丫头,谁给你教的这话!?”林晓荷嬉笑着跳开,哈哈哈哈就跑出去了。她可不想耽误和院儿里那帮男孩子们踢足球。看吧,如你所见,初中之前的林晓荷,出了名的话多,胆儿大,尽管她甩着两个辫子,穿着裙子,可她依然能拉着男孩们跳皮筋,被男孩子们拉着踢足球。“为啥是男孩子,你没有女发小?!”后来闺蜜杨八八听她的童年故事时啧啧称奇:“你就没跟你的男发小产生个绯闻啥的?”林晓荷一巴掌拍在她屁股上:“杨晨舒啊杨晨舒,你一点不辜负你八八的外号,是个八婆!”

  林晓荷确实没有和叶展生,唐河,范斯瑞,甚至李思年产生过任何绯闻,除了李思年,其他三人都拿他当男人看,而李思年为什么会喜欢她,林晓荷百思不得其解。按照正常人审美,林晓荷再普通不过了,也就高点,青春期还有点微微发胖,时不时冒两颗痘痘,林晓荷至今记得,这个从6岁起就一起玩的少年,鼻梁上夹着厚厚的眼镜片,斯斯文文,瘦瘦高高,在某天早上看到一起出门上学的林晓荷,突然来了句:你今天真好看。吓的林晓荷一个激灵,旁边的三个少年愣了三秒,集体爆笑:四眼鸡丝你疯了吧,她不是咱们的哥儿们嘛!李思年的脸突然涨的通红:我先走了,不和你们说了。然后家属院的孩子们风风火火骑上自行车就开始了追逐打闹。

  上小学的林晓荷有着疯魔的性子,穿裙子骑自行车的样子被少年们戏谑了多年:像个疯婆子。得,这也就是为何多年后,林晓荷在男人面前再也没什么容貌焦虑的原因之一吧。

  https://www.biqugebar.net/31845_31845310/6523301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