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星月为媒 > 第37章 献良策之税改

第37章 献良策之税改


盛云初端着参汤走进书房,只见崇亲王倚靠在座椅上,闭目眼神。

        案台上的折子依然大开着,这是石砚书上呈的贪腐审查结果,既然没有密封,显然皇上已经知晓。

        如此机密之陈报,盛云初不动声色地将之合了起来。

        “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恐生民变,便掠之于商…………”

        盛云初耳海边忽然回荡着南山书院白院长曾讲过的这句话。

        她知道户部的差难当,没钱没粮找户部,要钱要粮找户部,赠灾筹款还找户部,这一年多以来,大魏王朝历经水患、干旱、内涝、蝗虫、战争,国库早已空虚,然朝廷之中贪污敛财之人数不胜数,下放之钱粮,上收之赋税层层盘剥,入缴国库竟不足五成是她所震惊的。

        然,贪腐之事未同她言,自然她亦不会主动提及。

        “父王,皇伯父改制官员俸禄,让六部兼任九卿,宗亲任职九卿却不领俸禄,可否顺当?”

        盛云初望着眉头紧锁的崇亲王,暖暖开口。

        崇亲王俱摄政之责,又管着户部,无论在前朝还是皇宫都不敢掉以轻心,只有回到家里,才敢把自己的困姿愁貌展示出来。

        盛云初又何尝不理解伴君如伴虎,看似风光无限,不过是如履薄冰罢了,自古君密臣疏,而自己父王就是连接君臣最好的那根纽带。

        盛云初所虑不假,崇亲王府再是富贵滔天,也是臣子,该尽的本份须尽,该谨言慎行绝不透漏半点风声,作为皇帝的影子,崇亲王纵然杀伐决断,该替魏明帝背的骂名和不理解照样不含糊。

        崇亲王睁开眼睛,从椅子上坐好,轻唤一声:“初儿来了。”

        “柳侧妃熬了两个时辰的参汤,父王趁热喝了吧”,盛云初为他呈了一碗,然后坐在一旁。

        崇亲王喝了两口,放下碗,点头:“还算顺利,这法子虽是父王提出来,事先得了你皇伯父的允许才和魏王、端王及两相商议过,皇室宗亲首先得一条心,才能在朝堂上无所畏惧,这两年开支太大,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赋税勉强够军需,眼下北疆的两条贸易之路皆被封锁,幸好南边海运还算正常,不过海盗匪患也是不得不防的问题啊。”

        她看着疲倦的父王,心疼不已。

        “父王,女儿有一言”,她沉思片刻,决议将心中所想悉数告知。

        崇亲王眼中一亮,知她是有了注意,洗耳恭听。

        盛云初脸色酸楚起来,“开源节流。官员改制节了流,每年能省下至少两万两银子,可对国库来说也不过杯水车薪,再说这两年经费紧张,桑农、粮农、棉农、茶农的日子也不好过,赋税是万不可再加,百亩地,五成皇田,三成官宦,老百姓手里的两成却要养活这诺大的大魏王朝,太苦了。”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崇亲王自然懂民心所向的深意,他就是不愿加赋税才提出了官员任改的方案,以缩减财政开支。

        “士农工商,士这一关已过,农不可再动,那就在工和商上做文章。”

        崇亲王隐约猜到她的想法,仍开口:“如何做?”

        盛云初:“税改。”

        崇亲王:“如何改?”

        盛云初:“先谈工。凡用工者,应支付酬劳的一成作为工税上缴国库,凡做工者,应支付酬劳的一成上缴,前提是签有合约,比如王府的总管月银十两,则王府上缴一两,总管上缴一两,合计上缴二两。如此,家家户户皆纳入征税范畴,殷实之家多纳,贫穷之家少纳,如此,即便战争,即便秋收不保,国库仍有钱进来。”

        崇亲王看着热情高涨的女儿,满目惊讶,工税?闻所未闻,对于这种家家纳税的结果他虽乐意得见,毕竟天下臣民数千万,如何推行?何时见成效?阻力有多大?如何化解?每一步都需要从长计议。

        盛云初见他不说话,知定是在思考,也不打扰,乖坐一旁。

        一个时辰后,崇亲王看向她,“可是你自己的注意?”

        盛云初毫不犹豫地点头。

        “那商呢?”

        盛云初站起来,沉定几瞬后,开口道:“首先是皇商。每年围选,不论亲疏背景,只看实力和报价”,她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父王,再次石破惊天道:“年初始录皇商候选人,年末围标,皇商候选人一旦入围须缴存五千两现银于户部,年底若未能中标则户部悉数退回,中标者则不退。”

        “然后呢?”

        盛云初咽了一下口水,继续道:“在如何成为皇商候选人这点上,也可以做些文章。比如,赠灾筹款响应积极,捐献在年五千两以上直接入围,地方府衙参与利润分配在年五千两以上亦可直接入围。”

        一语点醒梦中人,崇亲王大喜,“此皇商方案极好,极好,不愧是我女儿,妙哉!”

        “父王,还没讲完呢。”

        “好好好,继续说。”

        盛云初喝了几口茶,在房间内踱步,边走边思量,“工税的难度极大,这毕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只能从上而下,从皇宫立规矩,崇亲王府开始,魏王府、端王府、王侯伯爵府和一品大员家相继效仿,徐徐推进,从长京再到地方,只需三年。”

        “再说回皇商,此事刻不容缓,自古殷实之商贾,家财万贯却只能排四民之末,突出贡献者皇伯父甚至还可看着封赏,别人出了钱办了事,皇伯父的御批想必也不会吝啬,父王,可对?”

        崇亲王点头。

        盛云初:“再说商税。古往今来,税于农,赋于农,商者无伤也。然最有钱的除了贪官污吏,便是豪绅富商,对于那些层层盘剥而来之财,女儿建议单独对其征收富税。”

        崇亲王:“如何征?”

        盛云初:“每个官员,每个乡绅,每个世家,每个豪族,每个贵族皆需向户部报备上年家产和盈亏,若亏损,则无需单独缴纳富税,若盈余,国库计提一成。”

        崇亲王看着坚定不已的盛云初久久不语。

        “富税恐比工税更难”,崇亲王良久才开了口。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之财,国之可享,有国才有家”,盛云初眼神极为坚定。

        这些话,早在半年前她便想说,于是她谋定而后动,选择在今晚这个好时机开口。

        “容为父思考一番”,崇亲王代表的是皇族的利益,代表最顶层的想法,同时也代表皇帝的利益,他能明白盛云初的句句良策,可他毕竟有摄政之责,朝廷稳固,社稷稳固,才是他最关心之事。

        “女儿愿献封地一半税收,上缴国库”,盛云初丝毫不介意崇亲王异样的眼光,恳切至极。

        “官田不税,藩王不税,你不知?”崇亲王不止异样,极度震惊。

        “生者,父母也,养着,国家也。父王,法令和规矩也该因时而已,若藩王愿朝贡,女儿岂会提这样大逆不道之语,况且女儿身为安国皇郡主,白食君禄无有作为也难心安啊。此事,需父王同魏王伯父好深探讨一番,他老人家向来不在乎名利,又深得皇宗敬仰,若是得到他的支持,未必不行。”

        “杀富济贫就算了,连你爹都算计上了,那个老古董可是你爹这么好糊弄的?”崇亲王顿时没了好脸色。

        “父王,就是魏王伯父不好糊弄才需您出面啊,再说女儿可是被你打头阵的那个,只亏不赚。”

        夜已深,通亮的烛光中,崇亲王在书房闭目而坐,盛云初的惊世之言震得他久久不能平息。

        他草拟一本奏折,将皇商、工税、富税依次写进去。

        次日一早,他便候在了光明殿。

  https://www.biqugebar.net/32281_32281589/108788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