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 第129章 番外二 怀孕一二事

第129章 番外二 怀孕一二事


安阳又把那句话仔细看了一遍,  然后不由弯了下眼睛,姜棠怀孕了,可真好。

        那就好好在寮城养胎,  有孕不好坐马车,  路上太颠簸了。

        她和姜棠的关系,当个干娘不过分吧。

        姜棠的孩子,  那得多好看。

        一时之间,  连回本这么高兴的事都抛到脑后了。

        安阳高兴在于姜棠有孕不止止是有孕,  她在侯府春日宴看见她,  亲眼看着她跳下水救人,后来阴差阳错的缘分,  她的病好了。

        姜棠这一路走过来不容易,  有孕这事儿对她来说更像是锦上添花水到渠成,安阳自然为她高兴了。

        尽管她成亲来不了,  那也无所谓。

        安阳看了看送来的新婚贺礼,是一块有些外面粗糙未经分割打磨的羊脂玉,两只手都握不过来。

        安阳见多识广,知道这块玉石是难得的好东西。

        姜棠虽然人没回来,但知道她过得很好的消息。

        她得习惯才是,日后想必也这样,  慢慢见的就少了。各自成家,自然以各自的家为重。

        安阳又在心里叹了口气,  顺些继续往下看。

        信中还说西北风光不同,  九月份就飘雪了,安阳若有机会来看,  就会知道盛京下的雪其实没有那么大,  也没有那么厚。

        西北的雪,  真的像鹅毛一样。

        姜棠还说了商铺的事儿,不过只寥寥几句,生意上的事不需要太多的话,什么都没有账本实在。

        一同送来的还有一本账本,誊抄出来的,账目清晰明了。

        留下本钱,生意才能慢慢做下去,安阳不太关心生意的事,安心当起了甩手掌柜。

        看完信后,安阳给姜棠回了一封。

        大意是好好养胎,什么事都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安阳没什么经验,对府上的庶妹庶弟从来都没有好脸色,也不知怎么带小孩,信上前言不搭后语,写完再看,自己都笑了。

        她又让丫鬟选了几样有孕人能吃的药材补品,连着信一块儿让丫鬟寄出去,等人走后,安阳靠在榻上对着窗外出神。

        她过得也还不错,郡马虽然选了个最好看的,但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为人也不错,日后不会去兰陵,更不用和婆婆妯娌周旋。

        就等着出嫁吧。

        而另一边,陆锦瑶也收到了来信,乍一看那一句,差点把手边的茶杯打翻。

        陆锦瑶怕自己看错,又一个字一个字地那句话看了一遍,然后就带着信去了正院。

        永宁侯府的夫人一向端庄自持,少有这么手忙脚乱风风火火的时候。

        走路都比平日里快,后头跟着的月云半夏两条腿都快捣腾不过来了。

        到了寿安堂,南香进去通禀,没一会儿就把人领了进去。

        陆锦瑶一路上冷静了不少,又把脸上的笑收了收,规规矩矩地请了个安,“见过母亲。”

        郑氏道:“不必多礼,这是怎么了,有什么要紧事?”

        她看陆锦瑶头发被风吹得有些乱,不由问道。

        陆锦瑶道:“棠儿写信回来了,带回来了好消息。”

        郑氏怔了怔,压了压嘴角,又怕自己想多了,“什么好消息。”

        陆锦瑶是有吊人胃口的本事的,“生意上的事,我投了五百两银子,已经回本了,光这一个多月的分红就有六百两。”

        生意上的事陆锦瑶会和郑氏说,郑氏做过不少生意,也有许多路子,多听听过来人的话没有坏处。

        得让婆婆知道姜棠的好,不管是做生意还是管家还是别的,都好。

        郑氏:“……你们都是极好的,做生意稳扎稳打,别冒进。不过也别光想着赚多少银子,马上

        入冬了,代表侯府施粥施米花不了多少钱,有余钱给穷人送些棉衣棉被。不过这事儿也不必声张,悄悄地办就好了。”

        算是面子活,毕竟侯府摆在这儿,又有顾见风一房犯事,做这些也是为了赎罪。

        顾见风等人是四月份流放的,如今已经到了鹤城。

        郑氏不放心,让人跟着看了看,听跟着的人说,一家人已经安顿下来了。

        顾见风找了一个账房的活,韩氏给人做手艺,顾宁远没有功名了,日后不能再科举为官,就在一家铺子里当掌柜。

        人都活着,其他的郑氏不知道,至于以后的日子好与坏,全看自己了,她也管不了那么多。

        家里给了不少银钱,若是再走上别的岔路,那才是老天爷都不帮他。总不能指望着两个老人跟他们去鹤城,再照顾他们过日子。

        郑氏如今看得开,儿孙自有儿孙福,可年老了,还是盼着孩子们都顺顺利利的。

        顾见山和姜棠的事是郑氏心里一块疙瘩,她觉得对不住两个孩子,幼子没享受过什么疼爱,小儿媳被家里卖了做丫鬟,好不容易赎身了后头日子。

        甚至不计前嫌去大理寺送东西。

        两人跟无父无母没什么区别,侯府有今日,也是看在顾见山的份上。郑氏若是觉得这些都能当作理所当然的事,那就真的是没心没肺了。

        姜棠跟着去了西北,也不知道过年还能不能回来。

        若是回来,好像也没什么意思,既不能来侯府过年,又与顾见山分隔两地,那还不如留在寮城。

        生意上的事……的确是好消息,郑氏笑了笑,从一个小丫鬟到现在支起一个家,长进了不少,她道:“你们一块做生意,看看有什么好出手的也可以去那边卖,做生意,也别计较小利,这人一多,账就不好算。熟人一块儿少计较,各自退几步,生意才能长久做下去。”

        陆锦瑶认认真真应了声是,“那还有一件事呢,母亲,棠儿有孕了。”

        郑氏本来都不抱希望了,可陆锦瑶……

        郑氏:“什么时候的事,信里说的?”

        陆锦瑶把信拿给郑氏看,姜棠写得家信,前面就是问家人安。

        问陆锦瑶好不好,昭哥儿好不好,父亲母亲好不好。

        信中并没有提顾见山,无论谁看都不会觉得出格。

        然后就说了有孕的事。

        两人八月下旬才到寮城,有孕是九月中旬诊出来的,信里姜棠说那会儿不确定,养了半个月,觉得信儿准了才给陆锦瑶写信。

        信辗转了半个月,才到陆锦瑶手里。

        这个消息裹挟在信封中,走了十五个日夜,经了无数人的手,才传到她们的耳边。

        郑氏觉得,这是她今年听到最好的消息。

        她眼眶微红,不由道:“这两人不经事,身边只有几个年纪轻的丫鬟,能顶什么用,你送个有经验的嬷嬷去吧,还有吃喝都得忌口……丫鬟稳婆找了没有?”

        一时之间,郑氏脑子乱轰轰的,也忘了该准备什么。

        又觉得幼子这么大,立业成家,如今都要有孩子了。

        而从前总盼着姜棠怀孕,可现在有了,又喜忧参半,姜棠哪儿知道该注意的事儿,带去的大夫哪儿比得上盛京的,还有那边的稳婆也没盛京的好,总而言之什么都不齐全。

        再说西北离这儿坐马车少说也得一个月,让姜棠回来显然不可能,那怎么办,只能把东西送过去。

        陆锦瑶道:“稳婆还不急呢,这才刚诊出来,这会儿也不能直接送稳婆去,就算有天大的好处,谁乐意。这样吧,先送个嬷嬷,丫鬟姜棠恐怕也用不惯,就去个有经验的厨娘。”

        婆媳俩你一言我一语,大致把要准备的东西想全了,说完之后

        ,郑氏又不太好意思地道:“对了,昭哥儿是不是该启蒙了,我这儿有一……”

        陆锦瑶道:“还早着呢,母亲不必总给他东西。再说,我拿姜棠当亲妹妹,不会吃醋的,母亲放心好了。”

        郑氏做事就是太周到了,大约每次给姜棠那边送东西,很快就会寻个由头给顾宁昭一些,陆锦瑶又不计较这些,对姜棠,她更希望能多给点。

        郑氏不自在地笑了笑,“那先这么多东西,这天冷,得明年才能回来。”

        陆锦瑶做事稳妥,东西事先都找府医检查了一遍。

        信中让姜棠收到东西之后再让大夫看看,其余的没写,只让她好好照顾自己,别光顾着孩子。

        写这句话的时候陆锦瑶神色变了变,为何这样说,是因为……在她怀孕时,总觉得周遭人什么都以孩子为先,她吃不下饭,难受的时候,想法子多吃点多走走,好像都是为了孩子。

        陆锦瑶也知道那样对孩子好,但不想姜棠这样,所以信里说让她别光顾着孩子,以自己为重。

        无论是丫鬟还是嬷嬷,都有照顾不周的时候,顾见山不常在家,姜棠自己千万别胡思乱想。

        ——寮城——

        姜棠九月中旬诊出有孕的,她月初的月事,然后从上个月到这个月,差不多一个月。

        月事没来姜棠也没声张,府医诊脉说月份浅,像是有的,直到月底才确定,她是真的怀孕了。

        姜棠那会儿还不信,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诊出有孕这日顾见山不在家中,姜棠夜里睡不着,而点金乌金在屋里寸步不离地守着,好像他们能感知到她腹中多出来的小生命一样。

        虽然半月前就有感觉,可真的确定有孕了还是觉得像做梦一样。

        她会像陆姐姐那样,十月怀胎,然后生下一个小孩,然后看着孩子长大,可能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娘子,也可能长成一个翩翩公子,当然也许成为一个混世魔王。

        这个孩子好像来的正是时候,生意也稳当了,她来到了西北,不用担心路上坐车颠簸,就是好像她还有点没准备好。

        这可是孩子啊。

        任谁知道怀孕也不会只高兴吧,又不是嘴上说说就把孩子生下来了,生下来还要养,养大了还要操心孩子成亲的事儿。

        姜棠这刚怀孕,就已经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辛苦和不易。

        她某一瞬间甚至会想,那个世界的父母,看着她出生长大,会不会也是这样的心情。

        姜棠这两日没睡好,等顾见山从西北回来,见姜棠眼下有些许青色,人也瘦了点,不由问道:“怎么了,是不是想回盛京了,是不是不开心了……”

        若是姜棠在这儿不开心,那顾见山会送她回去。

        姜棠忽然间不担心了,顾见山比她急,关心的是她,他也不是当甩手掌柜的性子,他们的孩子,不是她一个人的。

        姜棠叹了口气,道:“只怕想回也回不去喽……”

        顾见山还未反应过来,姜棠又丢出来一句话,“我怀孕了,府医诊了三次脉,是真的有了。”

        顾见山这回是彻底反应不过来了。

        他和姜棠有孩子了。

        一时间惊喜交加,脑子里只剩一句话,他和姜棠有孩子了。

        可看着姜棠故作自然的神色,还有眼下的青黑,便知道,因为有孕这事姜棠应该憋了好几日,也好几日没休息好了。

        顾见山并非什么都不知道的粗人,正因为他懂得多,大致能知道姜棠现在需要什么。

        那是一个还未出生尚未谋面的孩子。

        顾见山道:“我知道了,我很高兴,你昨晚是不是没睡好,你先去睡一会儿,我陪着你,吃饭我叫你。”

        姜棠

        的确没睡好,人也没什么精神,顾见山的反应有些平淡,她以为自己睡不着的,可是躺下之后很快就睡沉了。

        外头风声呼啸,屋里不是床,而是热气腾腾的坑,很暖和。

        醒来天已经黑了,顾见山不在,屋里是个小丫鬟。

        见姜棠醒了,脆生生道:“将军在和管事说话,小厨房已经准备好了饭食,大娘子要现在用吗?”

        姜棠摇了摇头,她还不饿,顾见山在和管事说话?

        其实若不是知道有孕,感觉和平日也差不多。

        姜棠没有觉得厨娘做的菜不合胃口,也没有觉得肚子不舒服,倒是因为自己瞎想,几晚上没睡好。

        姜棠道:“先不了,我出去看看。”

        顾见山把府上管事叫到正院,管事是一个极其老成的人,两人大概已经谈到最后了,管事总结了一番,“将军的意思是,除了大娘子的吃的用的注意些,别弄乱七八糟的,其余的和往常一样。”

        顾见山点了点头,他是这个意思,“别人人都惊着护着,大娘子会不自在。”

        下人心惊胆战的,姜棠也不舒服,但也得有人照顾,他不在家中,什么事都赶不及,若下人紧张,姜棠也会跟着紧张。

        时间久了,在这儿待着就算不病也得找点病。

        自在一点好,对顾见山来说,孩子没有姜棠重要。

        尽管他的确为即将要当父亲高兴,可是对他而言,姜棠的感受最重要。

        管事明白顾见山的意思,不过话是这么说,其中的事得他处理。

        这是小主子,下人还是得小心。

        比如府上的路不能有石子,西北雪多,不能有冰,至少得有赏心悦目散步的地方,吃食上要注意的也多了去,总之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不过,管事头疼之余,竟产生了与有荣焉之情,这府上很快就有小主子了。

        顾见山没别的要说的了,他和管事在树下说话,回头看见站在门边的姜棠

        姜棠立在门边,肩头披了件嵌着兔毛的斗篷,眼中带着盈盈笑意,她道:“醒了之后见你不在,就出来看看。”

        顾见山站在原地,冲姜棠笑了笑,“我以为你得睡到天黑。”

        才不到一个时辰。

        姜棠只听到最后两句,却能明白顾见山的意思,顾见山是个明白人,若他没有去军营,估计也能做一个很通透的文官。

        姜棠站在台阶之上,冲顾见山伸出手,“说完了吗,我们去吃饭吧。”

        顾见山跟管事点了点头,然后冲着姜棠走过去,两人相携去了前厅,“用饭吧,难不难受,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

        姜棠道:“有点饿了。”

        顾见山道:“饿了就吃,咱们一块儿去用饭。”

        厨娘擅长的还是原来的菜,一桌菜有鱼有肉有青菜,也没什么腥味,姜棠胃口还不错,吃了一碗多的饭,顾见山把剩下的全吃了,吃过饭道:“府上的事你想管就管,不想管交给管事和丫鬟,大事让春台去找我。”

        西北驻军如今一半在越周山,一半在越城,顾见山就在越周山脚下的军营。每日练兵整兵,看布防图,自己练武,然后隔五日出来一次。

        天黑之前肯定能到家,第二日一早再走。

        从这儿去军营,快马一个多时辰。

        姜棠点了点头,一时之间也不知说什么好,明明顾见山也没说什么,可无端让人放心。

        若是顾见山跟丫鬟们说,好好看顾着,姜棠会觉得这里是个牢笼。

        两人对视了一会儿,姜棠没有把目光移开,“我若是难受了会和你说,不过听说有孕之人脾气不怎么好,要什么的都有,你多担待着点。”

        顾见山道:“多大脾气都

        能担待得住,放心吧。”

        姜棠忍不住笑了笑,“话可别说太早……”

        这厢解了心结,姜棠给陆锦瑶和安阳各写了一封信,顺道把账本寄回去。

        银票不方便寄,也怕路上丢了,所以又给火锅店的管事写了封信,连着另外两封和给安阳的新婚贺礼一起寄到了火锅店,告诉他给陆锦瑶安阳送银子去,顺道把信给送了。

        怀孕的事儿总得说一声,不过还是遗憾,没办法看安阳成亲了,听说探花郎长得特别好看,真是太可惜了。

        顾见山第二天早上便走了,姜棠一人在家,倒也没像刚知道怀孕时那么紧张害怕,生产还早,就先慢慢养胎吧。

        前三月是不能乱跑的,月份浅别蹦蹦跳跳摔跤,再说已经十月份了,姜棠实在是嫌外头冷。

        但她也没闲着,偶尔会想想生意的事,而刘扬等人半个多月前就走了,腊月初能回来,想多进点货物,然后回盛京过个好年。

        佩兰三个姑娘也去了,照她们的话来说,去比待着强,也能帮忙。

        那些货物就在铺子里慢慢卖,也才半个多月,就回本了。

        而有些商人,货物不好出手,姜棠趁机把那些收了过来,那些人少赚点,她也少赚点,总比赔了强。

        就这样,铺子就开了下去,铺子里掌柜的,有伙计,还有几个看门的,负责铺子里的安全。

        胡族人生的人高马大,若是有人闹事还能拦着点,铺子开了一个多月,生意还不错。

        货物卖了不少,只等刘扬等人再来送货。

        而佩兰等人寄卖的东西也卖了不错的价钱,等人回来就可以把钱给她们。

        顾见山仍是五日回来一次,他管的事不少,府中有事,若是不打紧呢,管事会拖着等顾见山回来再说,绝不去打扰姜棠。

        虽然怀孕,姜棠日子过的也极其快活。

        进了十一月,姜棠才有轻微的害喜症状,因为天冷要烧炭炉子,窗子只留一道缝,闷着不透气,姜棠要憋坏了。

        而外头又下了雪,姜棠也不好出去走,若是摔了,她没事,下面的人会受连累遭殃。

        等顾见山回来,姜棠直接说了不想在屋里待着,顾见山二话不说,就带着人出门看雪了。

        坐马车去的,去了北边的一座山。

        到处白茫茫一片,要不是顾见山,姜棠真不敢来。

        山上多是松柏,树上堆着厚厚的雪,晃一晃树干,雪就哗啦啦落了下来。

        两人过来带了丫鬟小厮,顾见山道:“你等我一会儿,我进山打猎。”

        而春台明朝立刻麻溜地支了个帐篷,又把车上的肉干果子搬了下来,像是来这边野炊的。

        这边空气清鲜,弥漫着雪的味道,还有松柏的草木香,姜棠头脑清醒,想着顾见山去打猎,又觉得肚子饿了。

        心里不由想,出来可真好。

  https://www.biqugebar.net/46502_46502143/82745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