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 第63章 独自生活的第一天

第63章 独自生活的第一天


陆锦瑶问这话没别的意思。

        当丫鬟固然有条条框框限制着,  可人活在世,谁没有限制。就是她们这群主子看着光鲜亮丽,也得孝敬婆母,  端着大娘子的架子。

        世家贵女,走路不能迈太大的步子,  行动间步摇不能晃。

        都是规矩。

        赎身之后固然自由,  但离开永宁侯府,  也少了一道屏障。

        姜棠相貌可谓得天独厚,好像老天都格外钟爱她。在永宁侯府,  陆锦瑶还能护着点,  等到了外头,少不了像张管事那样的人。

        还有顾见山那边,陆锦瑶就怕姜棠赎身之后全心全意依靠顾见山,倘若一个女人只会依靠男人……

        陆锦瑶不敢说没有什么好下场,但这样的女子只会成为金丝雀,离了男人就活不了了。

        她不知道顾见山是不是说了什么哄骗的话,才让姜棠这么执意地赎身,离开侯府。

        是不能把所有世家公子一棒子打死。

        有人像周辰远那般荒淫花心,  也有人像顾见水那样招惹旁人不会规束自身,  自然也有如顾见舟这种。

        对顾见山,  陆锦瑶还是不放心。

        她没法要求顾见山做什么,  也没办法把这事捅到郑氏跟前。

        对姜棠,  她是欣赏满意的,这快五个月了,她的变化可谓脱胎换骨。

        若真想给顾见山做小或是做他的外室,  在陆锦瑶看来,  那才是无药可救。

        有些话,  没必要说的太明白,点到为止。

        至少置办宅院这事儿姜棠没去找顾见山,这让陆锦瑶十分欣慰。

        姜棠道:“我想清楚了,这月分成下来,银子兴许还不太够,我就再攒攒。”

        这件事她已经慎重考虑过了,清楚得不能再清楚。

        陆锦瑶莞尔一笑,低头摸了摸肚子。

        她道:“我以前觉得正院的韩余清和你相配,起过撮合的心思,后来看你没这个意思,就没跟你提。现在我觉得你们不是一路人……我说这个没别的意思,是希望你想好赎身之后的路,你过年才十六,十六岁的姑娘有几个像你这样的,有本事给自己赎身的。”

        光赎身还不是本事,能靠自己活下去。

        姜棠张了张嘴,顾见山对她好,但从没问过这种事,而陆锦瑶就像一个姐姐一样,和她说以后。

        姜棠道:“奴婢想过,以后可以卖吃食,放到杂货铺寄卖,肯定能维持生计。”

        而且,她现在每月都有锦棠居的分红,月饼不卖了但蛋黄酥还在卖,也算本钱,能拿来做生意。

        她什么生意都想过,但以后绝对不会去卖点心的。

        既然已经有了锦棠居,就没有赵棠居李棠居。她打算卖馄饨,用鱼肉猪肉做皮,而且天马上凉了,可以卖冻馄饨。

        街上有卖馄饨的,她一个人做生意不方便,想找个人合伙。得等铺子生意有起色了再拉人入伙。

        到时候会问陆锦瑶,如果她不愿意再找别人。

        她也想歇半个月,把家里收拾妥当,毕竟在宴几堂干活也很累。

        陆锦瑶看姜棠眼睛明亮,里面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不由一笑,“先去看看宅子吧,遇见合适的先定下来,等赎身之后再回去买。”

        不能出去了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姜棠手里的应该够付定金的。

        至于借姜棠钱,陆锦瑶还是没考虑过,赎身是姜棠自己的事,若安家都要借银子,那还不如先留在宴几堂。

        姜棠冲陆锦瑶露出一个巨大的笑脸,“多谢大娘子。”

        有陆锦瑶介绍的掮客,简直事半功倍,半日功夫就找到了三处院子。

        第一处两进两出,带个小院,旁边住着的是

        一家五口,要一千三百两银子。

        这间院子是东家急着用钱,以前是自己住的,里面干净平整,还有用过的家具,架子床和桌椅。

        第二处比第一处小,院子小大半,院子里有口井。

        价钱一千一百两,左右邻居是普通百姓,男女都有,也有老人。

        东家不是本地人,马上就离京了,所以才想把宅子卖了。

        还有一处是一进的宅子,不带院子。三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院子只有角落两个菜畦,院子里也打了井。

        就带个特别小的后院,做如厕用,这间要八百两,因为地段好些。

        反正越靠近皇城越热闹,也越安全。

        越是靠近城门越乱,宵小越多。

        姜棠算了算自己的银子,她现在现银三百三十六两,差不多二两七钱的金子,换成银子有二十多两,就先算银子三百六十三两。

        剩下的都是首饰,有郑氏给她的珍珠头面、莲花缠枝的镯子,陆锦瑶给的珍珠耳坠海棠花和梅花的簪子,还有安王妃给她的金钗,最后是陆锦瑶给她的玉珠子。

        这些东西姜棠没找人看过,但珍珠头面应该就有一百多两银子,是她最值钱的首饰。

        其余的首饰做工精湛,尤其是安王妃给的金钗。

        应该能换二百多两银子。

        月饼卖了一千一百二十三盒,蛋黄酥卖了五百多斤,姜棠月初能拿二百多两银子。

        二百两出点头,买这个一进的宅子将将够。

        姜棠原本想买个大一点的,但是她一个人,大的住着也害怕。

        而且有水井,打水方便,附近住着的人都是一大家子,也热闹。

        姜棠很快就做了决定,“就这个一进的吧,我先付定金,签个文书。下个月最迟月中,就能来买了。”

        八月底,九月初,九月中。

        快的话九月初姜棠就能把房子买下来。

        只不过离开永宁侯府不是收拾好东西就能走,宴几堂的事还有铺子的事都得找到能接替的人,交接好了才能离开。

        姜棠最迟九月中就能来买房子。

        掮客和陆锦瑶有交情,看在姜棠是陆锦瑶介绍过来的份上,道:“等东家来了,我帮你谈谈价钱,能便宜点就便宜点。”

        东家也急用钱,估计能便宜个二十两三十两的银子。

        姜棠笑了笑,“行。”

        她又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里面很干净,菜畦用砖头围起来了,院子里没什么花呀树呀的,论环境还比不上下人房,但这是属于她一个人的。

        姜棠希望赎身能顺顺利利的,反正陆锦瑶答应了放她走,应该没什么难事。

        看过房子,姜棠就回侯府了。

        她要离开,手里的活计得交给别人做。宴几堂的丫鬟只有怀兮能扛事,其他人还差点劲儿。

        一想离开这儿,姜棠心里确实有不放心的地方。

        月底这两天,姜棠就带着静默陆英她们处理帖子。

        原以为几个人会喊累,说学不会,但学的都很认真。

        陆英记了好多东西,什么哪家夫人娘子和陆锦瑶关系近,哪家关系一般,谁和陆锦瑶不对付……

        密密麻麻的字看得陆英头都大了。

        陆英道:“这些你都怎么背下来的,还有各家的喜好和忌讳……”

        怎么都需要记。

        姜棠是从七月下旬开始背的,也就一个多月。

        “记清喜好以免送礼的时候出错,”姜棠用拼音法弄了本简易字典,按照顺序记也好翻,但是这边好像没有韵母之类的,所以没法交给陆英她们。

        姜棠道:“背不下来多翻翻,礼物千万不能送错了,不然就是结仇了。

        ”

        除了姜棠,剩下的丫鬟都想做这个活,处理帖子打理人情往来既能出去见人体面,又能学到东西。

        姜棠不知道陆锦瑶最后把这事交给谁做,但她看是静墨学的最快。

        学得快,心也细。

        除了人情往来这边,还有陆锦瑶的穿衣打扮,见什么客穿什么衣裳,这些也是有讲究,不能乱来的。

        其余的事都是怀兮在管,但姜棠跟着她看过铺子,去过庄子,打点过生意,总而言之,在永宁侯府学了不少东西。

        姜棠要赎身,只有宴几堂的人知道。

        陆锦瑶让怀兮敲打过,都紧着点嘴皮子,谁都不许往外说。

        赵大娘心里不太好受,要是姜棠走了,就剩她一个了。

        虽然姜棠刚来的时候她就想过姜棠呆不久,但真走了,还挺舍不得的。小厨房又是她做主了,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陆锦瑶现在肚子更大,她已经有六个月的身孕了,预产期在年后。虽说怀胎十月,但大多产妇都怀不够十个月,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是重中之重,怕是以后不常出门,安心待在家里养胎。

        三个月过的也快,姜棠会做的赵大娘差不多都学会了。

        陆锦瑶想吃什么,赵大娘都能做。

        姜棠以后做了新鲜吃的,也会想办法给陆锦瑶送来。

        至于郑氏那边,姜棠反正也不去正院,自然就不用告诉了。

        她一个小丫鬟,郑氏应该不会过多在意。顾见山那也没说,从中秋那天见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不见也好,她安安心心赎身搬家。

        陆锦瑶也没和郑氏说,倘若姜棠原本就是永宁侯府的丫鬟,她该告诉郑氏,但姜棠是她的陪嫁丫鬟,卖身契在她手里,这点主她还是能做的。

        八月三十,跨过这一天就进九月了。

        明显能感觉到天凉,陆锦瑶晨起等着府医诊脉,府医说胎像很好。

        陆锦瑶问:“现在这个月份可能诊出男女来?”

        她的孩子,无论男女她都喜爱。

        但她嫁进来两年才有孕,自然还是希望第一胎是个小公子。

        府医道:“老夫不敢保准,但看胎像似乎是位小公子。”

        府医是位有经验的老大夫,每月除了各院请脉的诊银,还有月银,而且没有卖身契。

        算是府中最让人尊敬的人。

        陆锦瑶微微放了心,又问府医可用喝安胎药什么的,郑氏派过来的嬷嬷说韩氏她们喝过。

        养身补气,有安胎之效。

        府医:“这不用,四娘子三日请一次脉,若觉得不适就让丫鬟过来,老夫再过来看。”

        陆锦瑶点了点头,“月云。”

        月云意会,拿了个荷包,送老大夫出宴几堂。

        陆锦瑶摸了摸肚子,心道,孩子呀孩子,你长这么大了,你父亲却还在滇南,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从六月中旬到八月底,顾见舟走了两个多月。

        在路上耽误半个多月,在滇南治水已有月余。陆锦瑶记得顾见舟说过,九月份汛期结束,滇南这边有所好转的话,能回来一阵子。

        她也不知道顾见舟说话做不做数。

        隔半个月一封信,一点东西,陆锦瑶写信让顾见山多寄回点干菌子,这个好吃,而且还能帮滇南老百姓活命,何乐而不为。

        以后多的,要么开铺子去卖,要么包好送人,都是使得的。

        顾见舟走了,这回姜棠也要走了。

        看外面树上叶子前几天还绿油油的,这两天就不住地往下掉,陆锦瑶忍不住对着窗外的黄叶子叹了口气。

        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了。

        姜棠最后做的是教赵大娘炒菌子

        ,这个得大火爆炒,万一没炒熟真得出事,赵大娘自然不敢马虎。

        试了几次味道不错,但做这个仍旧胆战心惊的,生怕不小心吃出什么事来。

        赵大娘道:“你要是走了,我还是不做了。”

        真吃出什么事,她也担待不起。

        姜棠:“……那先上锅蒸熟,再炒,这样总行的,这个多好吃,干放着就放坏了。”

        先蒸再炒,赵大娘觉得这个法子可行。

        做出来的味道虽然没有爆炒的好,但总归是保险一些。

        而且菌菇还能炖汤,不光可以炒着吃。实在不行裹上面糊过油炸,吃起来咯嘣脆。

        怀兮这边总算明白为何姜棠说钱有急用,原来是为了赎身。

        这下就全都明白了。

        怀兮比姜棠年长几岁,打算一直给陆锦瑶做丫鬟,以后不嫁人不成亲。

        她突然觉得攒钱赎身也不错。

        作为大丫鬟,这两年拿的赏银和月钱加起来也有近百两银子,姜棠银子应该不少,但全靠方子。

        其实,怀兮也不知道该羡慕谁,羡慕姜棠拿的钱多?可大娘子靠方子赚的银子更多。羡慕陆锦瑶的话更谈不上了,本来就是主子,拿多拿少都是应该的。

        就是姜棠一走,露竹又不在,好不容易规整的宴几堂又得一团乱。

        姜棠也不太好意思,但是若是一直为了宴几堂,她这辈子都走不了了。

        她定下了宅子,一共七百八十两银子。

        离永宁侯府有半个多时辰的车程,这边若是有事,可以去找她。像是陆锦瑶不爱吃饭了,侯府有什么事需要她做,姜棠不会推拒。

        都到最后一步了,姜棠也想好聚好散。

        日后永宁侯府会慢慢由繁荣走向衰落,然后再由顾见舟带着一步一步重回顶峰。

        或许是因为顾见山,也许因为陆锦瑶,姜棠有种虽然马上离开侯府,但以后还会有千丝万缕关联的感觉。

        不过,就算有也是以后的事,当务之急是离开侯府。

        九月初,锦棠居算账盘点。

        这月纯利润比上个月多了一倍,两个铺子,新铺子开业不足一个月,点心的利润就有一千多两银子,买点心的多是世家娘子。

        在这儿搓麻将搓半天,饿了渴了就要点心和吃的。光玩的时候吃的就有一两多银子,毕竟都比着,没几个人点最便宜的芋泥糕吃,除非真想吃了。现在铺子里点心卖的最好的是蛋黄酥,据说连宫里的娘娘都喜欢。

        这话可不是瞎说的,是安阳郡主身边的丫鬟说的。

        那日安阳郡主身边的丫鬟排着队买点心,说是给宫里娘娘送去。后来这话传的五花八门,不过到底是哪个娘娘喜欢吃,谁也不知道。

        可见点心有多少吃。

        但冰粉生意下个月就停了,有蛋黄酥带着,入秋生意差不了。

        铺子利润多,但除了铺子租金、师傅掌柜们的工钱、上交的税费……赚的银子不全是陆锦瑶一个人的。

        月饼和蛋黄酥有姜棠的分成,所有的点心都有顾见山的分成。

        除了留一部分钱做周转采买,剩下的陆锦瑶全做分红了。

        给姜棠了二百一十三两,给顾见山八百多两银子,陆锦瑶拿了一千二百两。

        银子就直接让怀兮给宴回堂送去了。

        这么多银子,陆锦瑶给顾见舟寄了五百两过去,顾见舟在那边用钱的地方多。

        姜棠拿了银子,在账本上签了名字按了手印,记下她拿过钱,以免日后出现什么纠纷。

        钱到手了,姜棠想把首饰当了凑钱。

        九月初二,姜棠冲陆锦瑶告了半日假,带着那些首饰去了当铺。当铺是怀兮告诉她的,怀兮以

        前在这儿卖过东西,算是盛京城里最公道的当铺。

        当铺管二手买卖,卖东西的多是走投无路不得不卖。

        若是卖了什么传家宝贝,会和当铺的掌柜说一声,日后再来赎,但卖和买的价钱肯定不一样,都是低价卖出去再高价买回来。

        当然也有掌柜的把东西卖给别人,毕竟价高者得,没人会一直给你留着一样东西。

        姜棠先给掌柜看的零散首饰。

        陆锦瑶她们的东西,做工材质肯定是不差的,不能单以重量论价钱。

        掌柜的戴着一个琉璃镜仔细地看,然后狐疑道:“这些东西姑娘都是哪儿来的?”

        有大户人家的丫鬟偷主子东西出来变卖,掌柜的看姜棠目光清亮,倒是不像会偷东西的,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也不能光看表面。

        这些事都得问清楚了,不然到时候再找上来,铺子惹麻烦。

        姜棠道:“这些是干活时主子们赏的。”

        掌柜的点了点头,“做工是不错,金钗可以给你三十两银子。”

        因为是掐金的,上头也没有划痕,看着特别新。

        “海棠花还有这个梅花簪子,可以给你十两银子。”掌柜的仔细看了看,银没金值钱,而且这两个簪子加起来还没一两银子重,十两不少了。

        其余的莲花缠枝镯子珍珠耳坠加起来十五两银子,玉珠子掌柜的仔细看了看,价钱没给特别高,“水色不好,只能做流苏,五两银子吧。”

        卖给当铺的首饰不好的会拿回去融了重新打,好的当铺会摆上,也有人问。

        一共六十两银子。

        姜棠道:“那劳烦掌柜的再看看这套头面。”

        郑氏给了她,她从没戴过,连陆英她们都不知道。

        看见珍珠头面,掌柜的眼睛一亮,这可是好东西。

        珍珠圆润,显贵气,最难的是的找来这么多大小合适珠形一样的。

        而且,首饰是镀金做的,看起来才叫做珠光宝气。

        掌柜的小心用丝巾托着,一样一样看过,“这套首饰我给你一百八十两银子吧。”

        珍珠莹润,若不是镀金做的,还能卖上更高的价钱。

        掌柜的擦了擦琉璃镜,慢悠悠道:“现在很少能找到这么好看的珍珠了,姑娘若想现在就当,可以等以后有钱了再来赎。”

        姜棠没接触过首饰,原以为也就一百五十两银子,没想过这套头面能值这么多钱。

        卖肯定是要卖的,不卖买不起房子。

        一百八十两,加上那些首饰,一共是二百四十两。

        她自己银票金子加起来还有五百七十两,凑一块八百一十两银子,但赎身要二十两银子,御朝买方子还有各种税费,去官府办房契还要钱。

        宅子七百八十两银子,算是税费七百八十五两,她还有几两银子的余钱添置东西。

        姜棠张了张嘴,“能不能再多给点呀,这套首饰我也舍不得,若不是真急着用钱,不会卖的。”

        掌柜的咬紧价钱不放,“姑娘可以去别的铺子打听打听,看看给什么价钱。”

        货比三家,就知道他们铺子好了。

        姜棠只犹豫了片刻,就点了头,“我当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掌柜的把各样首饰都记好,给姜棠写了票据。

        拿了银子,姜棠终于松了口气。

        这点银子也是将将够用,实在不行搬出去之后省着点吃用,等到下月蛋黄酥分红了她还能拿到钱。

        回到宴几堂,姜棠就去找陆锦瑶赎身了。

        赎身并非撕了卖身契这么简单,要拿着卖身契跟主家去官府,然后拿新的户籍。

        拿到户籍之后,才算真

        真正正赎身了。

        只不过姜棠现在还没买宅子,只能宅子过户之后再把户籍上的地址补齐了。

        陆锦瑶让怀兮跟着姜棠去的,官府办事很利索,用了半个时辰,姜棠就把卖身契消了。

        好像无形之中,去掉了一道枷锁。

        怀兮一边走一边道:“大娘子说等你找到落脚的地方再搬出去,这个是不急的。”

        姜棠点了点头,“今日也谢谢你。”

        怀兮摇头说不用,越是没人做过的事,越觉得难能可贵。

        希望姜棠和她们以后都好好的。

        到了永宁侯府,还没坐上半刻钟,正院就来人了。

        通禀的时候南香道:“夫人让四娘子和姜棠去一趟正院。”

        姜棠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但南香的神情并不好看,南香对陆锦瑶道:“大娘子去了一趟正院,然后夫人就让奴婢过来了。”

  https://www.biqugebar.net/46502_46502143/89400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