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 第61章 当丫鬟的第六十一天

第61章 当丫鬟的第六十一天


匣子和模具是姜棠找庄子里的人做的,  庄子有木匠,匣子一个五十文钱,模具十文钱一个。

        做月饼要和油皮,  还得做里面的内陷儿。

        庄子里腌的咸鸭蛋又大又润,  姜棠最开始只往里头放一个蛋黄,  也是怕做坏了浪费食材。

        果不其然烤坏了两锅,要么就是火太大,  下面烤糊了,要么就是上面着色不均匀。

        姜棠以前用的都是烤箱,炉子掌握不好火候,  等到第三锅就像模像样了。

        这两锅,她和静墨一人一半分了,味道还好,  就是卖相不行。

        一锅六块,  后头烤的就颜色金黄,  外皮油润。

        烤了四锅,  除了给顾见山陆锦瑶的,  姜棠分给静墨两块,其余的用油纸包上,  给正院南香南雪一人两块。

        剩下带回去和陆英她们分着吃。

        烤月饼的模具姜棠一块儿带走了,回去还得继续用。

        她这几天估计就要住锦棠居了,  得交点心师傅做月饼,得卖,  才四天的空儿。

        这头来接人,姜棠收拾好东西就上马车走了,  隔壁并不清楚,  还是等到下午静墨过来送银子的时候春台才知道的。

        春台也没表现的多诧异,  只道:“姜姑娘走了,那你们这边秋收谁盯着,用不用我过去帮忙?”

        同一府上的,过去帮个忙并不算僭越。

        静墨道:“半夏姐姐过来了,这边粮食已经收完了,就剩最后的晒干称重,也不着急。五公子那边需要我们做事吩咐就好了,看我们能帮得上什么。”

        春台点了点头,“行,那我先回去了。”

        春台一副全是因为四娘子的样子,把静墨送走,默默在心里叹了口气,这才去屋里回禀顾见山。

        “公子,姜姑娘回府了,说是午后回去的。静墨那头不好打听,小的也不知道为了什么。”春台挠了挠头,见顾见山还盯着月饼看,道,“公子?”

        顾见山道:“她有自己的事,回去就回去吧。”

        应该是为了锦棠居,不然不至于前脚刚送的月饼,后脚就过来接人。

        本来姜棠也不是为了他来庄子的,自然也不是因为他留下。这点顾见山比姜棠还清楚,陆锦瑶那边有事,姜棠就得过去,这没什么。

        他不也一样,皇上有令,他就得马不停蹄地赶到西北。

        道理谁都懂,还是觉得舍不得。

        在庄子比永宁侯府见得多,但大多时候都是在田地里碰见,远远看见,远远点个头。

        姜棠目光并不会在他身上过多停留,就好像他是稻草人一样。

        可是,姜棠给他送了月饼,除了陆锦瑶,其他人都没有,所以,还是有些不同的。

        月饼顾见山吃了两块,这个顶饿,他当早饭吃的。

        还剩四块。

        他分给春台了一块,剩下的打算都自己吃。

        春台问顾见山:“公子,咱们要不要也回去?”

        姜姑娘都不在这儿了,还在庄子里作什么。

        顾见山摇了摇头,“不回,我是来养伤的,在这里没人打扰恢复的好,等十五再回去。”

        朝中无事,他回永宁侯府也无事可做。

        姜棠回去是为了铺子的事,他去了既帮不上忙还让姜棠分心,图什么。

        还不如好好在这边养伤,伤养好了比什么都强。

        秋后明家郑家问斩,他要去看看。

        顾见山道:“你问问隔壁庄子的管事娘子能不能做饭,她做也成。”

        春台哎了一声,“小的这就去办。”

        顾见山挥手让春台站住,“先别走,让你弄得虾蛄弄来了吗?”

        春台:“公子,从

        东海那边运过来是需要时日的,小的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给你变出来吧。”

        顾见山本来想送姜棠首饰,他还有玉,找师傅打就成。

        但是手串姜棠就没要,既然不要那打首饰还有什么用,

        顾见山想到的只有吃的。

        姜棠说喜欢螃蟹,东海那边有渔民卖螃蟹和虾蛄,跟这边的螃蟹虾长得不太一样。

        顾见山就想着弄点过来。

        不过这回他没想各院都送,而是等中秋灯会的时候找人摆摊,能碰巧遇见姜棠。

        “中秋能到就行,你下去吧。”

        这边姜棠回了宴几堂,陆锦瑶跟她交代后头要做的事,“这几天别的点心生意一般,五香居都卖了十多天了,咱们能做多少做多少,卖不出去的我拿着送人。今年的中秋节礼简单一点,一家一匣子月饼,加上一篮子新鲜水果,你就不用费心想了,让白薇去送。”

        陆锦瑶除了要交代这个,还有月饼的方子,方子只有买了才能用。

        月饼跟冰粉一样,都是应季的。

        卖不了多长时间,价钱和别的点心不一样。

        陆锦瑶道:“方子我想的是跟竹牌一样,给你二成利,你觉得怎么样?”

        八月初新铺子开业,竹牌定价五十文,总共卖出去了二百来副,一天二十多副的样子。

        利润有一半,姜棠拿二成就是五文钱,十天分红是一两多银子。

        这才十天而已。

        买断是三年,按分成就是这辈子,只要姜棠和她还活着,就不能把方子卖给别人。

        对陆锦瑶来说,分成没买断赚钱多,但她想到了以后。若是姜棠真的赎身了,那这些方子她也可以卖给别人,并不是非她不可。

        倘若卖给五香居,那锦棠居的生意定然会受到影响。

        兴许有人出更高的价钱,一个方子有人出十五两,有人出五十两,那卖给谁?

        五十两其实也不多,开铺子一两天就能赚回来。

        能保准姜棠不心动吗。

        与其卖给别人,不如卖给她。

        虽然陆锦瑶潜意识觉得姜棠不会同意,但留个心眼没错。

        姜棠眨了眨眼睛,“奴婢愿意。”

        屋里没别人,陆锦瑶说话没那么多忌讳,她道:“你先别答应得太快,按分成走还有个前提,下一个方子你得优先卖给我。”

        姜棠愣了愣,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做菜的本事都是从视频里从别人那儿学来的。但在这里,手艺和方子很重要。

        现在她的方子只能卖给陆锦瑶,但以后赎身了不是。

        所以陆锦瑶才会这么说。

        一张方子陆锦瑶给她十五两银子,也有十两三十两的。其实点心铺子赚的远不止这些,但姜棠以前就告诉过自己,开铺子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开的,准备资金投入缺一不可,在盛京开铺子,还得有关系和背景,陆锦瑶能赚钱靠的是她自己的本事。

        方子只是其中一方面而已。

        她卖给陆锦瑶不全是因为这些,说实话,她的钱几乎全是从陆锦瑶这儿赚的,饮水不忘挖井人,就算以后有什么方子,她第一个想到的也是陆锦瑶。

        姜棠:“奴婢愿意。”

        陆锦瑶松了口气,“那签文书吧,然后你去铺子里教点心师傅,坐马车去,不怕晚上回来晚。”

        按分成来不用去拿钱,都是等月末盘点时再清算。

        姜棠痛快地哎了一声,“那奴婢过去了。”

        相比端午节,御朝人更看重中秋节。

        合家团聚,坐在一块儿赏月吃月饼,晚上再同游灯会,热闹非凡。

        吃月饼、吃螃蟹、赏菊花、喝菊花茶……都是

        中秋这天该做的事。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吃月饼,哪怕家境不好的,中秋这天也会割肉买月饼,一家人吃个团圆饭。

        其他点心铺子早就开始卖上月饼了,提前半个多月卖,各家走亲访友送的也是月饼。

        五香居的掌柜知道锦棠居没卖月饼的时候还有些失望,“咋能不卖呢,五仁枣泥豆沙凤梨,这是正正当当的馅儿,我可不信她们不会做,肯定憋着大招呢。”

        这可是赚钱的好时候。

        卖月饼赚钱,锦棠居最便宜的月饼都比平日里最便宜的点心贵,其他铺子也是如此。

        所以说月饼赚钱,还不像汤圆粽子,很多人家,自己就会做汤圆包粽子。

        掌柜的一心等着,等到八月十一下午,锦棠居的柜台才上了第一摞月饼。

        不是五仁,不是枣泥,而是双黄莲蓉,听都没听过的馅儿,一斤月饼一两银子。

        这是锦棠居的定价。

        第一个买月饼的不是别人,而是五香居的跑腿,给掌柜的买的。

        一斤六块,用匣子装的,模样还不错,就是不知道双黄指的是什么。

        掌柜的也没切,直接上嘴咬了一口,他咬的大,一下就咬到里面的咸蛋黄了。

        鸭蛋黄比鸡蛋大,也更香更容易出油,油润香甜的感觉瞬间从舌尖到喉口,除了因为头回吃有点不适应外,脑袋里只剩下好吃两个字。

        掌柜动作只顿了一下,然后几口就把一块月饼吃完了。

        “你再去买五盒,我找点心师傅研究研究。”掌柜的把剩下月饼收起来,神情多了两分慎重,看伙计还愣着,骂了一声,“傻愣着干嘛呢还不快过去!”

        一两银子的价钱不便宜,但比起五香居的月饼绝对算不上贵。

        吃惯了的老顾客看柜台上月饼了,想也没想就要了一盒,又听是新口味,里面放了蛋黄和莲蓉,吃起来没那么甜,又多要了两盒。

        月饼做的不多,一边烤一边上。

        烤完还得放凉,一开始只放了二十盒,谁也没想到很快就卖完了,再想买只能等着。

        新铺子的月饼卖的更快,光安阳郡主就要了六盒。

        现在的点心就是纯手工做的,没有防腐剂,就算天气凉快也放不了太久。而且,放久了的月饼口感不好。

        姜棠道:“这个月饼放久了会坏的,而且没吃过的人不一定喜欢。”

        哪儿有做生意的希望客人少买的。

        安阳笑着道:“我多买些留着送人的。”

        那姜棠没事了,“得快些吃,五天之内吃完。小叉子和小刀都放里面了,还有别的点心,也可以看看。”

        冰粉再卖半个多月就差不多了,其他的点心能卖久一点。

        安阳指了一样点心:“那再要两个这个,还有大福和千层,一样来三块吧。”

        等点心装好,安阳痛快地付了银子,一共八两,等着包点心的时候安阳说了两句闲话,“今天怎么你在这里,这几日都在吗?”

        姜棠道:“过来教她们做点心,中秋前就回去了。”

        安阳道:“那我明儿还过来,上头给我留一间屋子吧。你会打麻将吗,能跟着一块儿玩吗?”

        有时人不够,铺子的丫鬟会凑数。

        姜棠冲安阳比了个手势,“会一点。”

        安阳挺喜欢姜棠的,也不知道她买的多姜棠能不能拿到钱。若是能她还可以再买一些,这个世上怎么有这么好看的人,不仅好看,性子也好。

        真真让人喜欢。

        姜棠笑着目送安阳离开,她算过了,一盒月饼卖一两银子,纯利润能有六成,一盒月饼她就能赚一钱多银子。

        安阳买了六盒,姜棠能赚七钱银子。

        这比直接买断方子好多了。

        这几天姜棠愿意哪也不去,就留在这儿做月饼卖月饼,狠狠赚一大笔银子。

        有面包窑,做的还快,一锅能做十几个,咸鸭蛋不够,姜棠就直接用盐和面粉腌鸭蛋黄,比裹泥巴腌省时间。

        八月十一中午开始卖的,卖了小半个时辰就售罄了,原本等着的也不多,但后来,在铺子里排着的渐渐多起来,直到晚上要快打烊了还有一个人等着。

        姜棠把最后一锅拿出来,道:“得放凉再盖盖子,里面蛋黄流油的,卖的时候记得嘱咐一句,切的时候小心些。”

        这边吃月饼都是一家人分一块,也有团圆美满之意。

        一锅月饼能装三盒,做完今天就不做了,除了这个不知是哪个府的管事,也没人等着了。

        铺子还要盘点擦洗,没姜棠的事,她便回了侯府。

        陆锦瑶今天给府上各院都送了月饼,她还想到顾见舟了,但顾见舟远在滇南,送过去怕坏了,只能等回来再做。

        晚上姜棠回来,陆锦瑶简单问了几句生意如何,看姜棠眼中有掩饰不掉的疲累,就让她回去休息了。

        从十一到十四,姜棠都在锦棠居。

        陆锦瑶有时也想说,既然点心师傅会做,那姜棠不去也成,但一想卖月饼给姜棠分成,卖的越多她分的越多,也就由她去了。

        铺子生意好,陆锦瑶赚的也多。

        陆锦瑶给各院都送了月饼,郑氏觉得好吃,也有照顾陆锦瑶生意的意思,各家节礼就都从锦棠居拿的月饼。

        现在这月饼难买,她却好买。

        她是陆锦瑶的婆婆,只用说一声,把银子给了,月饼就到手了,根本不用让人去排队买。

        虽然花钱了,郑氏花的也高兴。

        陆锦瑶自然也高兴,除去铺子里摆着卖的月饼,像楚晗玉等玩的好的,都是从她这儿订。

        这个月饼味道新鲜,也不仅仅是新鲜,吃着也好吃。

        咸味并非盐的咸,而是腌透了的鸭蛋黄,咸香咸香的,连不爱吃甜食的永宁侯今天都吃了一块半月饼。

        郑氏道:“虽然没说,但估摸着也是姜棠想出来的,你说这人和人怎么就不一样呢,这个是比五仁的好吃吧。”

        五仁月饼,郑氏都吃几十年了。

        永宁侯不置可否,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姜棠的确擅厨艺。

        说实话,永宁侯心里还有几分感激她,做出压缩饼干来。

        他虽不带兵了,但以前的记忆还在。

        该感谢姜棠。

        双黄莲蓉馅儿的月饼大部分人都吃得惯,韩氏也觉得好吃,她没觉得掉脸面,笑着也找陆锦瑶订了几匣子,准备送给娘家还有顾见风的上峰。

        反正给陆锦瑶银子,韩氏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她也觉得这个好吃。

        只不过,每每锦棠居出了什么新东西,她就能想起姜棠来,心里就酸胀。

        陆锦瑶肯定没少赚银子吧,这都开分店了。

        月饼一直卖到八月十五,姜棠数着一共卖了八百九十三盒。

        一盒她能分一钱多银子,那将近九百盒就是……一百多两?

        姜棠觉得算的不对,又在心里重新算了一遍。

        结果还是一百多两银子。

        她这么短的天就赚了一百多两银子!

        除了卖药材,姜棠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加上她攒的银子,就有七百多两了。

        而且这才上午,还没到晚上,兴许能卖够一千盒。

        姜棠又高兴又后悔,后悔没早点卖月饼,若是早一点,兴许赚的还能翻一倍。

        姜棠现在还没拿到银子呢,只是看的账本,多少食材做

        了多少月饼,这个是有数的。

        姜棠看竹牌这两天也卖了不少,麻将还没卖出去,她终于从小丫鬟变成小股东了。

        哪怕只有竹牌和月饼的分成。

        月饼只在中秋节卖,过了中秋节,不管哪家点心铺子,连月饼影子都找不到。

        想吃只能赶在中秋之前买。

        姜棠跟着一块儿做月饼,面包窑就没闲下来的时候,点心铺子三个面包窑,后来嫌不够用,又找师傅搭了两个烤炉。

        从早上忙到傍晚,姜棠看铺子里的人渐渐少了,这才收拾收拾准备回去。

        外面的天是墨蓝色,天边还有几分未染尽的天白。

        明月好像挂在树枝上,姜棠看了两眼,搓搓有些冷的手臂,对车夫道:“回吧。”

        永宁侯府今儿热闹非凡。

        正院准备了家宴,邀着一大家子赏月看菊花吃螃蟹。

        韩氏请了戏班子,在花园假山旁的空地唱戏,吃完饭就能过去看,还准备了点心果酒,可小酌几杯。

        月中顾见轩顾宁远也放假了,府中除了顾见舟在滇南,其余人都在。

        郑氏让陆锦瑶坐她身边,先是打听了打听顾见舟,然后又问起陆锦瑶母亲的近况,宴席上不时和陆锦瑶说话,可谓是给足了面子。

        今儿家宴是大厨房准备的,郑氏没见姜棠,多嘴问了句。

        陆锦瑶低着头道:“铺子新上月饼,她过去帮忙了。”

        哪怕其他人学会了,但做的没有姜棠快,也没有姜棠好。

        而且今儿是中秋,陆锦瑶估计在正院待到很晚才回去,过来就带了月云和白薇,其他丫鬟看没什么事就放了会儿假,能回去和家里人吃个团圆饭。

        但姜棠不一样,她是买回来的,就算家里人还在,可不在盛京也回不去。

        况且,被卖来的,和家里早就断了。

        陆锦瑶想,与其一个人留在宴几堂,还不如在铺子里。

        至少人多热闹。

        郑氏没有再细问,而是让大家多吃点,孩子长大了,一年到头没几次能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

        永宁侯今儿也高兴,跟着几个儿子喝酒。

        顾见山借口一会儿还有事,没法喝酒。

        顾见水道:“今儿中秋,喝两杯也醉不了,耽误不了正事。”

        说着,就要往顾见山的杯子里倒酒。

        郑氏解围道:“别喝了,时常聚在一起不在乎一杯两杯的。”

        顾见水立刻把酒壶放下,用公筷给顾见山夹了一个虾仁儿,“母亲说的也是,那多吃点菜。”

        陆锦瑶笑了笑,“母亲也多吃些。”

        正院宴会一时半会儿散不了,宴几堂的丫鬟收拾得差不多了,留了佩兰等着姜棠,其余人已经回家了。

        佩兰道:“中秋节礼给你放到耳房了,大娘子发了月饼,还有两斤肉半两银子。月饼是锦棠居的,棠棠,这个可真好吃。大娘子还说今儿可以回家吃顿团圆饭,你要不跟我回去吧,我爹娘肯定喜欢你这样的女儿。”

        宴几堂空荡荡,除了守门的两个婆子,连高嬷嬷她们都回去和家人团聚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佩兰想她要走了,宴几堂不就只剩姜棠一个丫鬟了,还是中秋,那多孤单呀。

        跟她回去正好,一块儿吃个饭,到时候再一块儿回来。

        姜棠笑着道:“不了,我想出去看看灯会,你们早点回来。”

        佩兰看劝不动,也不再深劝,“那我走啦。”

        走了两步,她又回头,“真不去啊!”

        姜棠:“真的,一会儿去街上,你没准还能看见我,快回去吧。”

        姜棠回耳房歇了一会儿,然后回下人房换了身衣裳

        出门去看灯会。

        她先买了个面具,然后才顺着街边闲逛。

        今天的灯会比乞巧节那天好看,灯笼有圆月形状的,有兔子灯,一片灯火把长街照的如同白昼。

        街边还有演皮影戏的,讲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姜棠驻足看了好一会儿,最后从荷包里抠抠索索拿了两文钱,放在收钱的小姑娘的铁盘里。

        她其实有点想家,平时还不觉得,就是这会儿大家都在吃团圆饭,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就出奇地想。

        来到这儿要想赎身,想赚钱,想怎么活下去,很少像今天一样完完全全地想家里。

        姜棠看完皮影戏,又去看喷火杂耍,沿着街边走了个遍,最后转到糖炒栗子的摊铺前。

        她从荷包里拿出六文钱,“要半斤糖炒栗子。”

        “半斤糖炒栗子。”

  https://www.biqugebar.net/46502_46502143/89622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