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 第59章 当丫鬟的第五十九天

第59章 当丫鬟的第五十九天


姜棠看了一眼,  就迅速把车帘放下了。

        不管顾见山来没来,跟她关系不大,她过来是办正事的。

        她和静墨两人以前都没来过庄子,  但知道庄子占地多少亩,里面有几多少农户,按照往年和御朝的亩产,能估算出今年的收成。

        自然是高于亩产的好。

        总共六十八亩七分地,农户十六家,  一家四口到十二口人不等。管事那家的姓刘,  一家八口人。

        御朝土地小麦亩产二百多斤,水稻亩产将近三百斤,  南方略高,  北方及西北略低些。陆锦瑶庄子的农户是一亩地分三成粮食,收成越好分的越多,  当然,  家里十几口的有五六个壮劳力,  种的地也比四口人家里要多得多。

        庄子里的农户都是府上的下人。

        别看永宁侯府伺候的丫鬟下人多,但是还有一些不识字、样貌普通的,  只能种地来养家糊口。

        犯了错的下人,  也是打发到庄子。

        只不过这种人来庄子后,基本活不了多长时间。

        到了庄子,姜棠和静墨从马车上下来,和盛京完全不同,这里人烟稀少,目之所及都是田地。

        庄子上九成地种的是麦子和水稻,  剩下的一分为二,  一半种菜另一半牲畜。

        还有个小池塘,  里面有鱼虾,也供旱年储水供水用。

        除了送到侯府的,自己也能养点补贴家用。

        庄子里的农户给两人准备好了房间,两人里住一间屋子。

        还张罗了一桌子菜,也是希望姜棠静墨能在陆锦瑶面前多说好话。

        “今年收成不错,大娘子大可放心,前两天开始秋收的,收了的粮食晒在前头的院子,晒干之后能称重。”刘管事把该干的事和两人说了,“除此之外河里的鱼虾都肥了,也能吃,姑娘们想吃什么就跟我说,别的没有,但是庄稼地里和山里的东西多的是。秋收事忙,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姜棠和静墨不用做农活,只需盯着他们干活,要是有蛀虫敢中饱私囊的,先记下,回去告诉陆锦瑶再作处置。

        陆锦瑶叮嘱过,实在过分别吱声,到时再派人过来惩治,不过分的由他们去就成了。

        盛京地处御朝东南方,土地富饶,历年来收成都不错。

        农户们也会做假,毕竟谁都想多得一些粮食。对他们来说,孩子多,能下地干活的少,吃饱饭都是难事。

        但也不敢太过乱来,像亩产二百多却只斤报一百斤,这种是不敢的。

        陆锦瑶怕姜棠静墨两个姑娘在这儿受欺负,这里男人多,尽管捏着卖身契,但人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姜棠谨记陆锦瑶的嘱咐。

        “大伯不必劳心照顾我们,看有啥用帮忙的,知会一声,我们也能干。”姜棠长得好看,笑起来的样子看着极好说话,“千万别客气,我们也是大娘子身边的丫鬟,咱们都是为大娘子做事。”

        给个甜枣再来个棒子,这招姜棠也学会了,把陆锦瑶搬出来,比说什么都有用。

        管事憨笑道“是这么回事,反正缺啥直接说,我们这儿都是实在人。”

        等人走后,姜棠和静墨没闲着,把屋里收拾了一番。

        她们俩要在这儿住几天,庄子东西多,吃喝不愁。姜棠带了两个碳炉子,她们自己烧火做饭,味道好些,也省着给农户添麻烦。

        农忙时期得贴补油水,庄子里杀了一头猪,给姜棠她们拿了两块肉,一大块瘦排骨,还有一小块五花肉,都是捡最好的拿的。连带着送了米面,还有一些鸡蛋蔬菜。

        肉是管事拿过来的,姜棠没客气,关上门问静墨想吃啥。

        其实丫鬟们都不愿意来庄子,而且这回陆锦瑶回平阳侯府,半夏和陆英留在宴几堂,留在侯府没人管,不用伺候,那多自在呀。

        静墨这回不羡慕陆英了,跟着姜棠出来好像秋游野炊来的。

        静墨道“吃什么都行,我给你打下手。”

        姜棠“做好了给管事送去一碗,咱们在这儿也方便。过两日我问问这边秋收谁做饭,是各家吃各家的还是一起吃。”

        静墨诧异道“你要给他们做饭?”

        姜棠摇了摇头,“我的意思是可以教她们做,口头说几句话的事,还能讨个好。”

        静墨点了点头,“那倒还行,总不能出来了还给一群人做饭。”

        姜棠看看还缺啥,“我去借点调料,一会儿也有借口送吃的。”

        调料姜棠带了,出去一趟再回来,就拿了几颗葱几头大蒜。

        肉做红烧肉,排骨跟着一块给炖了,再放土豆茄子,锅边贴玉米子,这样吃最好吃不过。

        姜棠觉得来这儿住挺好,因为书里“姜棠”的结局,她挺怕庄子的。

        来庄子就意味着赶出来,但其实这里极大,比永宁侯府还大。

        有个庄子雇人种地,还有住的地方,也很好。

        就是不如盛京繁华。

        “静墨,这儿的地多少钱一亩呀。”姜棠觉得,她买个小庄子也成。

        静墨道“二十多两吧,若是好的水田价钱更高。”

        姜棠心道,那她的钱也只够买二十多亩地,而且跟以前买房子一样,是个人都想从盛京买,越靠近皇城价钱越高,因为天子脚下,什么都有。

        庄子太偏,想置办田地还是等以后有钱了再说吧。

        陆锦瑶教会了她一个道理,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就拿锦棠居来说,也是一步一步慢慢来的,不可能一开始就开两个店。

        等肉炖好,姜棠给刘管事家端了一大碗。

        开门的是刘管事的媳妇,一直说不要,姜棠硬塞的,“我们到这儿也添麻烦,你别客气了,用我们干啥直说就成。”

        刘家娘子这才把菜端进屋,“姜姑娘等会儿再走!”

        刘家娘子进屋端了一盘卤猪头,“这个你拿回去,自家卤的,味道没你这个好。缺啥跟我说,想吃鱼和螃蟹的话也有,我让我家小的去捞。”

        姜棠真没客气,问道“有没有猪大肠?”

        这个还真有,杀猪剩的,中午大家伙一块儿吃,刘管事说话顶事,她就把这个留下了。

        洗了几遍,还没动,姜棠要给她好了。

        姜棠用一碗红烧肉换了猪大肠,这个静墨还真没吃过。

        姜棠道“等晚上着,你看这儿还有大葱,做个烤肠,绝对比中午菜好吃。”

        静墨厨艺不好,只能给姜棠打下手,自然是姜棠做什么她吃什么。

        下午两人看田里看了看,又去晒粮食的谷场转了一圈。

        傍晚,姜棠先用草木灰把大肠洗干净,然后又用面搓了一遍,静墨深吸一口气,屏着呼吸跟着姜棠一块儿洗。

        “这个真的好吃吗。”静墨虽是丫鬟,但在宴几堂从没吃过下水。

        也没人送这些。

        姜棠“真好吃,就是不好收拾,还有鸭肠鸭血,这些只要收拾干净了都好吃的。”

        静墨洗的认真,等洗干净了一半用大蒜炒,另一半在中间中间串上葱,撒着香料,用炭火慢慢烤。

        烤熟之后姜棠递给静墨一串,“尝尝看。”

        葱能去腥,烤过之后没那么辣,反而有股清甜味儿。

        肥肠把油脂都切掉了,再经过炭火反复燎烤,吃起来只觉得又酥又香。

        姜棠“你瞅着吧,这地方虽然偏,但好吃的也不少。应该有鱼干灌肠火腿,我寻摸寻摸,给大娘子带回去一些。”

        静墨这回是真信了,“行,我跟着你。”

        两人在这边吃着饭,天一凉快,这样烤火很是暖和,姜棠往碳炉里埋了两个红薯,香甜的味立马出来了。

        等大蒜炒肠快熟的时候,刘家娘子在门外喊了一声,“姜姑娘!外头有人找你,说是叫春台,问大娘子在不在。”

        刘家娘子说不在,然后春台说找姜棠也成。

        静墨没说话,用目光询问姜棠。

        姜棠道“我出去看看,大娘子不在,那是府上五公子身边的小厮,怕有什么要紧事。”

        刘家娘子也不懂侯府有多少公子,愣愣地点了点头,“有啥事招呼我一声。”

        这做的菜可真香啊,从屋外都能闻见,姜棠长得也好看,刘家娘子以为姜棠不食人间烟火,结果做菜好吃,说话也通情达理。

        姜棠去庄户门口,春台提着两个大篮子等着,看见姜棠晃了晃脑袋,往上蹦了几下,“姜姑娘,这边这边!”

        姜棠道“四娘子不在,回平阳侯府了,若有事给平阳侯府递个信。”

        春台连道可惜,“没啥要紧事,这是庄子里的螃蟹和虾,既然都拿来了,我就不带回去了,你们吃吧。

        对了,姜姑娘,我这儿还有一事相求。我刚在院门口就闻到香味了,五公子是前两天过来的,这儿的饭菜不太好,不利于公子养伤……咳……就想问问姜姑娘,能否受累帮忙,肯定不让你白帮。”

        姜棠本来不想答应,可她想到了顾见山身上的伤。

        那天之后,才过了十多天而已。

        顾见山来庄子,应该不是为了秋收,而是养病。

        姜棠道“能帮着做菜,早中晚三顿,到时间静墨会送过去,你不必过来拿。”

        虽然庄子人烟稀少,但附近也有人,况且,不止顾见山和陆锦瑶的庄子在这儿。

        春台明白姜棠的意思,公子做事小心,不会让人说闲话的。

        他道“这些东西,各个庄子我都送了,姜姑娘大可放心。”

        那姜棠没别的事了,比起在侯府,庄子肯定更自在些。

        而且都是永宁侯府的,见到了说个话也没什么。

        她看了眼螃蟹,里面除了挥舞着大钳子的螃蟹,还有一个熟悉的小盒子。

        姜棠不动声色把小盒子塞袖袋里。

        她提着河蟹和虾回去,然后给春台端来一盘大蒜炒大肠,里面还有两根烤肠,“今儿没别的,凑合吃吧。五公子若想从这儿拿饭,除了工钱,还得带食材过来。”

        春台笑着道“这都好说,劳姑娘受累。”

        等回到屋里,静墨拿着筷子扒拉螃蟹的钳子,“下午刘家娘子的儿子也去抓螃蟹了,个头不小,但没这些大。”

        总共十只,六母四公,还有一筐活虾,看着极其新鲜。

        姜棠和静墨蒸了六只,还有煮了一锅白灼虾,剩下的,给刘家娘子送去了,做个顺水人情。

        刘家娘子还感叹,这侯府真有人情味。

        一盘炒肥肠,一人一根大葱烤肠,再加上螃蟹和虾,姜棠和静墨吃了一个时辰。

        剥螃蟹费时费力,但也是真好吃,现蒸出来的螃蟹鲜美无比,蟹黄饱满,蟹肉鲜嫩,把蟹腿掰下来,就带下来一大块肉。

        姜棠舒服地叹了口气,“若是大娘子能吃就好了,可以做蟹黄包灌汤包,肯定好吃。”

        陆锦瑶怀孕,而螃蟹性寒,现在吃不得。

        静墨道“咱们也别吃太多,解解馋就行。”

        什么东西吃多了,对身体都不好。

        姜棠赞同道“明儿就不吃了,趁着新鲜才好吃嘛。对了,五公子在旁边庄子,那边做的菜味道不好,春台就托我做,给工钱。反正也是多做点的事儿,咱们俩吃的还能好一点。”

        静墨点了点头,吃人嘴短,更何况那是五公子,她们虽是宴几堂的人,但若不愿意,告到夫人面前她们没好果子吃。

        只是提起五公子,静墨就不可避免地想到那次庄子,姜棠被定北侯为难,是五公子出面说话。

        还有,有时正院的蔷薇会过来找她们说话,说着说着总是不经意间转到姜棠那边。

        静墨盯得紧,看她什么都没做就没说。

        蔷薇好像和春台走得近。

        静墨也不知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她总觉得五公子对姜棠和对别的丫鬟不同。

        这次又特意过来问。

        说是找大娘子,可大娘子明明没来。

        总不能看见姜棠了却没看见陆锦瑶。

        不过,姜棠确实和寻常丫鬟也不同。

        静墨就是怕她受骗。

        左右她也在庄子,能多留个心眼。

        多个心眼准没错。

        庄子的农户一直干到天黑才收工,明早天刚亮就得起来继续干。

        刘家娘子给刘管事留了一大碗肉,姜棠送来后,只给几个孩子和婆婆分了几块,剩下的都给自家男人留着呢。

        “你尝尝,姜姑娘送来的,味道好吃的不得了。而且都是好肉,这姑娘做事板正的不得了。”

        刘家娘子还给刘管事打了二两烧酒,喝酒吃肉,一天的烦劳瞬间消失不见了。

        刘管事尝着是好吃,虽然热了一遍,那也是滋味十足。

        “说到底也是大娘子的恩情,姜姑娘这是提点呢。”刘管事闷了一盅酒,道,“今年秋收仔细点,大娘子给的分成并不少,虽然大娘子不在乎那几百斤粮食,但得按照规矩来,别让两个姑娘难做。”

        在庄子干活辛苦,但踏实。

        陆锦瑶给的分成多,他们虽然没地,但鸡鸭猪随便养。

        陆锦瑶不指望牲畜卖钱,就隔段时间杀猪了送肉去就成。

        送也不必全送,一只猪送小半扇,剩下的他们几家分了。

        而且,鸡蛋鸭蛋就没缺过。

        不能仗着主子仁义就胡作非为,不是自己的地,若是陆锦瑶不乐意他们种,能把他们赶出去。

        “还有,有啥好东西给两位姑娘拿,我看长得俊的那个说话有份量,把她俩哄好了比送再多东西都强。”

        刘家娘子“咱们有啥好东西?侯府的人能缺啥?”

        “肉干腊肉腊肠,去年灌的那些。”刘管事道,“别舍不得。”

        刘家娘子哎了一声,“对了,旁边的庄子是府上公子爷的,还给姜姑娘送了吃的,这长得好看就是不一样,到庄子上都有人送吃的。”

        刘管事道“瞎琢磨啥呢,你在外头别乱嚼舌根子,你管送谁的,螃蟹你没吃啊。”

        “我也就说说……这种事我敢乱说吗,吃你的吧。”

        入夜后天上一角弯月,庄子比永宁侯府要吵闹的多,外面有虫鸣和蛙叫。

        永宁侯府最多有知了,但怕吵到主子,要被抓了个一干二净。

        姜棠睡不着,看一旁静墨睡得熟,就起来去屋门口坐了一会儿。

        她没想到顾见山也在这边,乞巧节那天可以说顾见山跟着她,但这回纯是碰巧了。

        她过来是为了庄子的事儿,并非为了顾见山。

        男人,你飞黄腾达的时候才能锦上添花,虽然顾见山也送过炭,但在庄子,绝对不能私下约见说话。

        幸好顾见山也没有,盒子里纸条只问了,明日想吃什么。

        让姜棠心里的满意又多了一层。

        虽然说不上话,但有人记挂着你想吃什么,也挺好的。

        姜棠睡得晚,次日起的比往常晚半个多时辰。

        准备好饭之后托静墨给那边送去,静墨从顾见山庄子带回来鱼和肉,留着中午做饭的。

        姜棠把东西放好,在屋里闲不住,便道“我去田里转转,有事喊我。”

        这边有水田,姜棠想看看有没有新鲜吃食。

        田里应该有田螺,爆炒田螺螺蛳粉哪个不好吃。

        田间的小东西其实最鲜美好吃不过,只不过觉得上不得台面,从没往侯府送过。

        顺着田埂往外走,姜棠看农户的孩子们也没闲着。

        跟着捡麦穗搬东西,越是穷人家的孩子越早当家。

        走到河边,姜棠蹲下往河里看了看,除了小鱼小虾,河里还躺着一个个田螺,拿起来看,是活的,就给扔进竹篮里。

        一边捡一边往前走,姜棠看见前头一双沾着泥巴的布鞋,抬头一看,是顾见山。

        顾见山穿着粗布短打,头发束起,手里拿着把镰刀。

        “眼看你头也不抬,埋着头走,一会儿别跌河沟里去。”

        顾见山看了一会儿了,也不知道姜棠埋着头捡什么呢。

        姜棠站起来刚要说话,就听顾见山道“这里不是侯府。”

        姜棠点了下头,看顾见山左手拿镰刀右手背在身后。

        她往后退了两步,大大方方道“四娘子让我和静墨过来盯着庄子秋收,秋收完了回去,你何时回去?”

        顾见山道“秋收完。”

        姜棠又问“那些人都抓起来了吧,没出别的事吧。”

        顾见山摇头道“抓起来了,秋后问斩,没别的事。”

        姜棠绞尽脑汁又想了一个问题,“那你庄子今年秋收能收多少,亩产多少?”

        她许久没见顾见山了,上次见只说了一句话。

        从认识他到现在,好像也没说过多少话。

        就像两条线,相交之后立马岔开。

        顾见山道“还没收完,不知道亩产多少。姜棠,你可以问我些别的。”

        不是这种事,和亩产庄稼无关,好不容易见一次,就没别的话说吗。

        姜棠愣了愣,她问道“你伤好了吗?春台说你伤重,我有点担心。”

        这样看着顾见山什么事都没有,可若没事,当初在假山那里也不至于站都站不起来。

        顾见山闻言皱了皱眉,“他说什么了?”

        姜棠也忘了,就记得有两次,提了顾见山受伤。

        看来顾见山不知道春台说这些,姜棠把这话岔开,“没说什么,你怎么样了,那天有没有受伤?”

        顾见山摇了摇头,“我没再受伤,但是从西北回来,伤了右手,现在还没好全。”

        他本来想瞒着的,等伤好了再和姜棠说,到那时候只需要一句带过。

        以前受过伤,现在已经好利索了。

        姜棠也不至于太担心。

        但现在,能不能好还不知道。顾见山试过左手拿剑,他用左手写字都难,换只手一时很难改过来。

        姜棠该知道这些。

        顾见山道“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

        姜棠看着顾见山的眼睛,没有最开始他时那么亮。比起美人迟暮,英雄末路,最让人痛心惋惜的恐怕是年华正好,却被迫折断。

        说什么以后会好的,都是枉然,顾见山很可能好不了。

        姜棠坐在田埂上,两边水稻茂密,正好挡住了头。

        顾见山坐在了姜棠对面,“跟你说这些并不是想博取同情,这事我也想了很久,你是我心仪之人,该知道这些。”

        顾见山问过太医,李太医不敢说太满,只说慢慢恢复以后能好。

        顾见山让他实话实说,他自己的手,应当知道实情。

        李太医叹着气说“伤筋动骨还一百天呢,好好恢复的确能好,但受过伤的和不受伤的肯定有所不同。将军是拿剑的,兴许能感觉出来,但平日里吃饭写字提重物是无碍的。”

        这是李太医的原话。

        上午,太阳打在身上有一股暖意,偏偏顾见山看起来有些落寞。

        姜棠一字一顿道“等以后伤好了,再去西北,试试看还能上阵杀敌吗。就算杀不了,也有退路。行军打仗又不是只有将军和士兵,还有军师、火头军、侦察兵……不能因为他们没有上阵杀敌就不算他们的功劳。”

        顾见山明白姜棠的意思了,尽全力之后若还没办法,也只能认命了。

        “那你会不会因为这件事就……”

        不愿意了。

        姜棠“我也没因为你是侯府的公子就答应过什么呀。”

  https://www.biqugebar.net/46502_46502143/89811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