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 第49章 当丫鬟的第四十九天

第49章 当丫鬟的第四十九天


尽管春台声音低,  但姜棠还是吓了一跳,什么叫还想吃什么。幸好在这儿待得时间长,练就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本事。

        那些瓜果是为了她。

        姜棠心飞快跳了几下,  又很快按捺住,“赶紧去提饭吧,再晚饭菜就凉了。”

        有这么一个人为她做这些事,  自然心里觉得欢喜,  但欢喜又如何,也别想着她被这点糖衣炮弹腐蚀。

        姜棠自己又不是没钱,  她已经攒了不少钱了,  露竹怀兮都不一定有她有钱。别人的始终都是别的人,  自己的才永远是自己的。

        春台瞥了眼里面,看里头人多,笑着道:“刚问姑娘啥菜好吃,  姑娘还没说呢。姑娘行个方便,  知会一声。”

        姜棠说了龙井虾仁和狮子头,  就匆匆走了。

        春台进去提菜,帮厨一看是五公子身边的春台,  态度极好。这五公子保家卫国,  是英雄,和别人自是不同的。

        “这边有豉油蒸鱼、龙井虾仁儿、狮子头……”

        不等人说完,春台直接道:“就要龙井虾仁儿和狮子头,  狮子头来两个,  有没有馒头,  再来两个馒头。”

        帮厨一听乐了,  “问的姜棠姐姐吧,  今儿就属这两样好吃。还真巧了,  宴几堂也要的花卷,这是姜棠姐姐的手艺,可香了。”

        跟着姜棠拿菜准没错,他们吃饭也是抢宴几堂的菜样。

        春台得意一笑,“那可不,打好关系才好给主子办事。花卷多来几个吧,我家公子饭量重。”

        帮厨一下捡了六个花卷,虾仁儿盛了一大盘,狮子头也捡大的,“别的还要吗,这个豉油蒸鱼也好吃。”

        “不要了不要了……嘶,来一条吧那。”

        春台咽咽口水,吃不了的他还可以吃呢。

        因为春台今天办事得利,顾见山分了他两个花卷一个狮子头,鱼也给他了。

        春台假意推脱不要,顾见山抬起头,“不要算了。”

        春台:“要!嘿嘿嘿,公子,大厨房帮厨也说今天最好吃的菜是龙井虾仁和狮子头,花卷还是姜姑娘做的。您看,您手也不方便,正好方便吃。”

        虾仁儿和狮子头都能用勺子舀着吃,多省事。

        顾见山道:“她去大厨房做事,别把什么事都算在我头上。”

        姜棠根本不知道他手受伤,所以根本不会顾及他做这些方便吃的东西。

        春台:“什么算在您头上?”

        顾见山抿直唇,开口道:“没什么,快吃吧。”

        春台捧着花卷咬了一口,“是好吃,不过小的问姜姑娘还想吃什么,姜姑娘什么都没说。”

        也不知道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从脸上根本看不出来。

        顾见山也不知道,他就是想给姜棠他觉得好的东西。她喜欢的东西,以后总会慢慢知道的。

        现在看喜欢糖炒栗子,小吃,顾见山只能从吃的上下功夫了。

        “下次不必再问了。”顾见山咬了口花卷,道,“你把明朝叫来,有些事你办不了。”

        明朝在军营待得时间长,对于侦测敌情规避危险比春台强得多。顾见山也不能总买一府人的吃的,有银子也不是这么花的。

        明朝可以让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东西送过去。

        不过,今天这两道菜是好吃。

        现在各院都从大厨房提饭,姜棠是轻巧些,就是丫鬟们的饭食不好解决。

        以往赵大娘做,现在都是蒸好饭,菜等着姜棠回来再炒。

        有

        时姜棠还能从大厨房拿些菜回来,一群人在一块儿吃的香喷喷的。

        今儿是七月初十一,大厨房饭菜一直准备着,就等人来了。

        陆锦瑶估摸着今天汝林老家的人就能到,去时快马加鞭,过来拖得时间长,七八天足够了。

        果然,傍晚的时候,门房小厮跑到正院传话,说是老家的马车已经到了城外了。

        郑氏让丫鬟去各院传话,然后收拾妥当了这才领着一大家子去正门迎人。

        这回和顾见水回来那次不同,除了未下职的永宁侯、顾见海,离京赴任的顾见舟,还有几位妾室,其他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得出来等着。

        郑氏多看了眼顾见山,看他神色如常,心里微微放下心,刚说的到城门了,再等一刻钟差不多就到了。

        郑氏沉得住气,问陆锦瑶身子可受的住。

        陆锦瑶道:“儿媳无事。”

        听她说无事,郑氏不再过问,而是专心致志地等着老家的马车。

        巷口的灯笼红彤彤的,颜色与晚霞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等了约有半刻钟,一匹青骢马先驶进巷口,马拉着一辆青色盖顶的车,然后,便是一辆接着一辆的马车慢悠悠驶进来。

        马车行的并不快,稳稳当当地停在了永宁侯府门口。

        驾车的车夫正是韩氏派去的那个,下了车之后先冲郑氏行礼,“小的把老爷子和老夫人接来了。”

        车夫搬下矮凳,先下来的是个嬷嬷,也是韩氏派去的。然后下来几个年轻丫鬟,先是扶着顾老爷子下车,又把顾家老夫人扶了下来。

        天色已暗,盖因门口灯笼亮才能把人看的一清二楚。

        顾老夫人一头银发,头上戴着墨绿色的抹额,人看着极其有福气,面目祥和,慈眉善目。

        后头马车上下来的是郑氏的大嫂宁氏,还有侄子侄女。

        等郑氏带着小辈们跟顾老夫人和宁氏见了礼,宁氏招呼顾见轩和顾湘珺过来,“快来见过你二叔母和兄长嫂子们。”

        顾见轩才十六岁,脸上还有稚气。顾湘珺就更小了,过了年才十四,见生人不好意思,红着脸挨个把人叫了一遍。

        宁氏感叹,“上回见还是老四成亲,这都两年了,老五都这般玉树临风,怎么没见老四……这是阿瑶吧,是有身孕了吧,那可是大喜事。”

        陆锦瑶已经显怀了,尽管穿着宽松的衣服,但是仔细看看就能看出来。

        她点了点头,柔声道:“已经四个多月了,夫君去了滇南赴任,最早也要九月份才回来。孙媳替夫君给祖父祖母请安。”

        顾老夫人闻言大喜,“有了身孕好,不必多礼,快进去,进去再说话。”

        后头还跟着一群丫鬟小厮,还有宁氏给小辈们带的礼物,给永宁侯夫妇带的东西,足足装了一马车。

        侯府的小厮牵着马车从侧门进去,在那边卸货更方便些。

        郑氏等人拥着顾老爷子和顾老夫人进府,比起汝林老家,永宁侯府要更恢宏大气。

        便是夜里,从正门到前厅这条路上也是灯火通明。

        顾湘珺还是两年前来的呢,那时她才十一岁,那会儿的事儿都差不多忘光了。再有这两年侯府变了许多,跟那会儿也有不同之处,她觉得自己不记得很正常。

        母亲临行前叮嘱过,去别人家要懂得分寸,识大体。不能耍脾气,更不能乱动乱看。

        所以顾湘珺只用眼角余光瞅瞅四周,可真好看,比家中大上许多。

        顾见轩行事更加板正,走路的姿势笔直,只是走着走着就到顾见山身边了,“五哥。

        ”

        顾见山点了下头,稍微放慢了脚步,两人慢慢坠在人群后头了。

        顾见轩小声道:“五哥好,五哥这阵子总在家中吗,四哥不在,我能去找你说话吗。”

        堂兄弟离得又远,跟顾见山相交更少,但顾见轩对他有种天然的亲近之情。知道顾见山保家卫国驻守西北之后这种感情更甚。

        顾见山道:“可以。”

        顾见轩:“那真是太好了,听我母亲说,五哥功课也极好,只是去参军了。”

        顾见山垂眸,术业有专攻,他学的东西,早就就着西北的风沙喝了,现在只看兵书。

        “都是以前的事。”

        两人说话的功夫,前面人已经走远。

        老家一行人被安顿在了寿安堂,舟车劳顿,等梳洗过后再去正厅用饭。

        一路上,顾老夫人都在和郑氏还有几个孙媳妇说话,老一辈人只希望子孙满堂,团团圆圆,就没别的要求了。

        长子为官清正,为人子孝顺。老二有本事,打仗挣下的军功,其他的儿女如今也好,孙子孙女们也都出息,她就光享福好了。

        这边慢慢悠悠地说着家常,另一边大厨房有条不紊地传菜备菜。

        姜棠在大厨房多了一个灶台,赵大娘给她打下手。孙大娘李大娘两人占一个,其他的厨娘就做些切菜备菜的活计。

        算上老家来人,上桌用饭的总共二十一人,故而今天准备了两桌菜。男一桌女一桌,分席而坐。

        一桌二十六道菜,凉菜率先传上去,有大师傅拿手的卤牛肉,牛肉不易得,听说顾老爷子好吃这一口,就费劲巴拉买了牛肉。还有姜棠做的干虾,一个个酥脆的直掉渣。

        反正各显身手。

        热菜有前两天试的龙井虾仁儿、佛跳墙、清炒鳝鱼、扒肘子、清炖乳鸽、花胶鸡……姜棠记着陆锦瑶说两位老人家年纪大,得吃容易克化的东西,就做了一道红豆沙姜撞奶。

        这个不费牙,用小勺子舀进嘴里,一抿就化。

        而像小酥肉这种本来带了花椒粒的,怕忌口,就没敢往上放。

        顾老夫人一行人是酉时进门的,酉时过半开饭,到了戌时所有菜才传上去。

        忙活完之后,主厨的陈师傅去后头洗了把脸,夏天热,厨房里头更热,闷得更蒸笼似的。

        陈大道:“都歇会儿,饿了自己找吃的。”

        他随手拿了根黄瓜啃,这个吃着最解渴。

        忙活一天,动都懒得动,姜棠晃着把蒲扇,她还得快点回去呢,一会儿大厨房还要做丫鬟小厮们吃的饭,宴几堂还有一群嗷嗷待哺的羊羔。

        姜棠道:“陈师傅,都自己带回去做吧。不然再生火,这儿可真就成蒸笼了。”

        都是来帮忙的,剩下的边角料拿多拿少也能拿些。

        越是赶上大宴席剩的东西越多,这也是厨子们捞油水的好机会。

        就比方说,姜棠做鱼丸,一条鱼除了鱼头不要,其他的肉都能用上。而大厨房做鱼丸,只取鱼肚子那里最嫩的肉,其余的都不要。剩下的这些自然也不会拿来炖汤,大师傅们炖汤只会拿更好的肉来保证口感。

        而其他的排骨鸡肉,只会找规整好看的那些肉。

        姜棠最喜欢大席面,等十六那天,剩的肯定更多。

        她今天还做了一道虎皮风爪,她早就想做了,但这会儿不单独卖鸡爪,所以这道菜一直搁置。

        但看大师傅做菜,有时一道菜只用一小部分,姜棠看了自然不会多此一举说大师傅奢靡浪费,反正剩下的东西又不是扔了,有什么可浪费的。

        所以就杀了十几只鸡做了鸡翅煲和虎皮鸡爪,剩下的可都是好的鸡肉。

        陈大道:“那也成,自己想吃什么就拿什么,回去做吧。”

        他也累了,一会儿帮厨还要开火管小厮丫鬟的饭食,早点回去他也轻省。

        大厨房以陈大为首,其他院子的厨娘来帮忙的,尽管他这么说,但都不敢多拿。

        一人拿了只鸡,一点鱼就走了。

        等轮到姜棠,陈大开口道:“多拿点,还有那么多呢。”

        除了鸡鸭鱼肉,还有蔬菜,泡发的没用上的干菜。留到明天味道就不对了,今天就得吃完。

        有时,陈大也会有意多弄些,不然光靠月银,养活一家人,可没这么体面。

        既然都这么说了,姜棠就不客气了。

        她拿了一只鸡,半只鸭子,两条切剩下的鱼,还有三只海参两头鲍鱼三只大闸蟹。

        泡发的干菜也拿了一点,拿完东西客客气气道:“陈师傅,我明早再过来帮忙。”

        陈大也客气,“姜姑娘慢点走。”

        赵大娘没敢多拿,也是一只鸡半条鱼,看着姜棠满满的手,心道可真有本事。

        有本事的人到哪儿都吃香。

        那个虎皮鸡爪,试菜的时候她也尝了,真是入口即化,鲜辣有度,还有胶质感,跟吃猪蹄似的,一点都不像以前烧鸡里瘦瘦巴巴的小爪子。

        姜棠:“回去炒几个菜,把这些都做了吧,不然放到明天也不新鲜了。”

        赵大娘乐呵呵道:“成,这鸡还有鱼能炖一大锅,其他的我来炒,来几天我是学到不少东西,就看陈师傅颠勺的手艺,那个词怎么说来着,获益匪浅!”

        姜棠大大方方地把这些东西做了,她也不能小气,今天就不往家拿了,一会儿多干点活。

        宴几堂的羊羔们望眼欲穿,看见姜棠和赵大娘,跑过去就是围着两人,“可回来了,都想死你们了!”

        院子里的厨娘一出去帮忙,丫鬟们就得等着,不等也行,可以自己烧火做。但陆英自己做的,还没赵大娘做的好吃。

        所以等也心甘情愿。

        姜棠:“我看是饿死了吧,先把鸡和排骨切块儿,其他的菜分一分,米饭做好了吗。”

        佩兰点点头,“早就做好了,怀兮姐姐和白薇跟着大娘子出去了,估计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呢。”

        姜棠道:“那给她们留着饭。”

        她不在宴几堂的时候,无论多晚回来,锅里总有饭。

        姜棠去洗了把脸,然后和赵大娘一起进了小厨房。

        有陆英她们打下手,做的极快,这边吃上饭了,正厅那边也才刚吃上一会儿。

        男女分席而坐,除了二房的顾宁瑜年纪太小不能饮酒,其他人都能喝点。

        这种日子,就得喝酒。

        永宁侯极其高兴,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可惜大哥没来,不然定能不醉不归。”

        顾老爷子也是满头银发,但胜在身子骨好,六十多岁还精神抖擞。

        他道:“你大哥公事繁忙离不开,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顾家大伯从文,永宁侯从武,下头的孩子也是各有千秋,各个成才,顾老爷子十分满意。

        顾见风作为长房,理应先敬酒,他亲自给顾老爷子倒上,“祖父繁忙之中抽空过来,孙儿喜不自胜,先敬祖父一杯。”

        顾老爷子拍着顾见风的肩膀嘱咐了几句,然后把酒一饮而尽,“别辜负你父亲的期盼,要做好官。”

        几个孙儿轮着敬酒,顾

        见山行五,是最后一个。

        等轮到他,身后丫鬟斟了满满一杯酒。

        顾见山端起酒杯,他身上有伤,太医说不能饮酒,但这种场合,他想不出理由拒绝。

        可刚拿起酒杯,隔着珠帘坐在另一桌的郑氏就道:“老五别喝了,一会儿还有事让你办。”

        顾见山不知道是什么事,永宁侯有些诧异,顾老爷子不在意地挥了挥手,“喝酒误事,一家人不在乎这些虚礼,你就别喝了。”

        顾见山把酒杯放下了,“那孙儿以茶代酒,敬祖父一杯。”

        丫鬟立刻换上茶杯,他端着茶水一饮而尽,顾老爷子笑呵呵地把酒喝了。

        这种场合,男人就是喝酒吃肉,女人那桌喝的是果茶,酸甜口的,还冰镇过,开胃解暑。

        宁氏无非是打听侯府这群小辈的情况,知道几个侄子升官的升官,得器重的得其中,心里十分宽慰,“这般一家人齐心协力,府上基业会越来越鼎盛。”

        这侯府比汝林顾家要大得多,伺候的丫鬟,还有来往的仆从都不是小地方能比的。

        光看家宴,也盛老家一筹。

        这更坚定了宁氏把女儿留在盛京的念头。

        宁氏的前头几个儿子已经成家了,只剩顾见轩和顾湘珺一儿一女亲事还没定下来。

        顾见轩要准备春闱,是不急的,按理说顾湘珺才十三也不急,但早相看早挑,不然好的都被别人挑走了,遇上合适的可以先把亲事定下来。

        吃过饭,又说了两刻钟的话,郑氏见陆锦瑶有些困乏,就让她先回去了。

        其他几个儿媳妇也相继离开。

        小辈都走了,宁氏能无顾及地说话了。

        宁氏语气带了几分倾羡,“以前不觉得,现在想想,还是走出来好。汝林是安定,可见轩明年参加春闱,应是要留在盛京的,湘珺这边……想托你给她订门亲事。”

        顾老夫人说话更圆滑些,“这孩子还小,亲事上不急,若有合适的,你帮忙撮合撮合,没有也不强求。”

        托人办事,得拿出托人办事的态度来。

        顾老夫人虽是长辈,但不能颐指气使,来亲戚家做客本来就是添麻烦的事儿,不行的话就回汝林。

        顾老夫人觉得亲上加亲可以,多在郑氏那边还有几个孙媳妇的娘家看看。

        但就像陆锦瑶,出身高,恐怕家中也不乐意。

        她看女儿自然乖巧可爱,可盛京有更好的姑娘,两家门第差的也多。宁氏是想找合适的,而非高攀。

        郑氏试探着问道:“那想要什么样的,我好打听打听。”

        宁氏道:“家风清正,人品端正的,其他的,和我家里差不多就行。”

        郑氏心里松了口气,这样还好,不然那哪儿是求人办事,那是对着佛祖许愿。

        既然宁氏诚心,郑氏也不推脱,“我看还是先看着,等见轩春闱过后再订,这样还能再挑挑。”

        有一个进士兄长,就算家住汝林,也能多分底气。

        宁氏自然说好,那这么一来,开始只打算让顾见轩在这儿住到明年,现在女儿也得留下了。

        郑氏觉得无妨,这么大一个侯府,还养不起一个小娘子吗。

        只要顾湘珺不惹事,乖巧听话,自然是想住多久住多久,再说这是韩氏费心的事儿。

        顾湘珺年纪尚小,有些话并不明白,神情懵懂。

        等几人说完话,郑氏让南雪送她们回寿安堂,自己闭着眼睛养身。

        眯了片刻,南香悄声进来,“夫人,五公子身边的春台还在外候着

        呢。”

        吃饭时,郑氏说有事让顾见山办,顾见山就没饮酒。饭菜撤了之后,顾见山看她们还在说话,就留春台在这儿,自己先回去了。

        郑氏把这事儿都忘了。

        她是不想顾见山饮酒,哪儿有什么要紧事。

        “算了,天色已晚,明儿我让别人去。”郑氏挥了挥手让南香下去,南香走到门口她又把人叫住,“慢着,你把春台叫进来。”

        郑氏有事问他。

        郑氏不愿意私下问各院的小厮丫鬟话,孩子都大了,早不在他们的羽翼之下,而且,除了顾见山,其他人都成家了。

        成家就代表有自己的小家,她更不该插手家事。

        问春台话,是头一次。

        春台进来的时候一脸懵,先行了礼,然后小心翼翼道:“夫人您有事问小的啊。”

        郑氏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我都知道了,你还敢瞒替他瞒着!”

        春台脸色变都没变,“小的瞒什么了。”

        郑氏看一诈不行,继续诈他,“他若不是受伤了,何故从西北回来,回来之后又闭门不出,你可真是好样的!连这种事都敢瞒!”

  https://www.biqugebar.net/46502_46502143/91815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