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 第45章 当丫鬟的第四十五天

第45章 当丫鬟的第四十五天


御朝许和离,  但世家嫌和离丢人,再者男子和离再娶容易,女子再嫁难,顾及着孩子,  只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  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况且盲婚哑嫁,就像许氏,  尽管夫君在外面领了一个外室回来,  她也没有提出和离。

        她嫁的不仅仅是顾见水,还有永宁侯府。只要永宁侯府不出事,  娘家是不会允许她和离的。

        而周辰远世子之位都要保不住了,再加上伤了腿有好几个外室,他的娘子想要和离实属正常。

        这些都是掌柜的听来的,  不知是真是假,  反正都传的神乎其神。

        但很快这事就印证了。

        七月初安定侯夫人举办的品诗会,  陆锦瑶和二房许氏一同去的,  安定侯夫人亲口告诉许氏周辰远世子被废。

        从前不走动就没事,若是有走动,趁早撇干净。

        不过三四日的功夫。

        定北侯倒是没急着立新世子,  但这爵位恐怕落到二公子周辰风的头上。

        两人是嫡亲兄弟,  理应友爱互助,  但从此之后怕是要生分了。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亲兄弟又如何,越是高门的亲兄弟,  越是明算账。

        陆锦瑶心里唏嘘,  但也只感叹事发突然。

        她心里还是觉得周辰远是咎由自取。

        陆锦瑶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但永宁侯递了请立世子的折子。

        这个行为就像一颗石子,  在永宁侯府激起千层浪。

        早该立世子。

        对永宁侯来说,顾见风要做为继承人,忠厚有余,但能力不足。他希望子子孙孙能光耀门楣,而不是等他百年之后把爵位丢了。

        三个儿子他最属意顾见山,顾见山最像他。

        永宁侯试过顾见山的口风。

        可顾见山说他想要爵位可以自己挣,想要家宅安宁,当早立世子。

        “兄长为人忠厚,他马上而立,他就算现在不在意,时间久了也会在意。”这是顾见山的原话。

        永宁侯叹了口气,若是顾见风像老五一样,他何至于发愁。

        但顾见山说的没错,想要家宅安宁,当早立世子。

        而且,顾见风虽然不长进,但韩氏生了一个好儿子。顾宁远是他亲孙子,读书好,以后肯定有大作为。

        所以和郑氏商量过后,就往上递折子了。

        郑氏从没想过长子不继承爵位,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况且,自从她病了,都是韩氏管家。

        已然是默认韩氏是未来的主母。

        韩氏小事上出过几次错漏,但大事上从没让郑氏忧心过。虽然有时眼皮子浅些,但人无完人,大体上郑氏还是满意的。

        请立世子之后也没有什么变化。只要永宁侯还在,还能走动上职,就不会分家。

        故而仍然是韩氏管家,其他三房从旁协助,毕竟以后分家了,也得管自己的小家,现在不熟练上手,真等分家的时候就手忙脚乱了。

        但这件事对侯府几房来说,无异于平地一惊雷。

        韩氏自然是高兴的,顾见风也高兴,脸上笑容特别憨厚,“早跟你说过这是早晚的事,非不信。”

        韩氏嗔道:“那也该早些的,你看远哥儿都多大了。”

        顾见风拍拍韩氏的手,由衷道:“这些年辛苦你了。”

        “什么辛苦不辛苦的。”韩氏也是为了这个家。现在尘埃落定,她就不用担心了。

        对二房许氏来说,立谁为世子都不可能立顾见水。许氏管着小家,妥当地选了几样礼物,打算等圣旨下来了,就把礼物送过去。

        顾见水大抵是有些气不过,晚上喝了半斤酒,敏酊大醉。

        顾见风是他兄长,可这个兄长并无才干,不过是仗着自己投了个好胎,才有这么好的命。若他是嫡子,又有家中打点,肯定不会这么辛苦。

        “大哥在鸿胪寺享清福,我呢,去湘城的破地方,鸟都不拉屎……”

        听顾见水抱怨,许氏也只是笑笑。

        四房老五哪个不是嫡子,哪个不辛苦。

        顾见舟去滇南,顾见山去西北。都是侯府的公子,只有他去了湘城,带着丫鬟小厮,还在这里抱怨命运不公,投胎不好。

        真是笑话。

        许氏就这么静静看着,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

        顾见水趴在桌上,嘴里一直喊奉玲奉玲,那是许氏的闺名。

        她其实羡慕周辰远的娘子有决心有勇气和离,最重要的是有靠得住的娘家人。

        她想和离,娘家第一个不答应。

        其实也不是没有回旋的可能。若是顾见水向她道歉认个错,许氏兴许就原谅了,毕竟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顾见水是她孩子的父亲。

        可顾见水从不觉得自己有错,他不觉得去湘城任职,她在家中侍奉双亲他却养了一个外室有错。

        看着顾见水这样,许氏让丫鬟过来伺候,自己回屋歇着了。

        三房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很是诧异。家里大事都是听顾见海的,云氏问以后怎么办。

        顾见海升职的时候夫妻俩商量好了,以后跟着四房五房混。为次,云氏还经常和四房走动。

        可到头来爵位是大房的,那他们忙活一通岂不是没有意义。

        顾见海道:“无论如何我的官职是因为四弟五弟来的,人不能忘本。”

        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这样是好,但不诚心相待,谁又会诚心待他。顾见舟又不是傻子,他两边都扒着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几个兄弟只有顾见山是武将,想要更进一步,只能靠顾见山。

        他也想靠自己,但顾见海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他没那个本事。

        云氏叹了口气,“这圣旨一下来,就得去贺礼了,看你的意思,我好准备。”

        若是投诚,礼物得丰厚些。

        也得问问二房和四房,大家差不多才行。

        顾见海想了又想,“大哥被请封世子,但说实话,和我没什么关系。”

        以顾见风的职位,他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就算侄子顾宁远学问好,等他长大也得几年,顾见海借不着侄子的光。

        所以还是得跟着两个弟弟。

        不承爵的子弟分的家产少,以后分家,长房占六成,其他几房各占一成,顾见海想为孩子多置办些。

        虽然只有一个女儿,那也是他的心头肉。

        “你问问老四媳妇,准备什么样的贺礼。我找老五说说,他还没成婚,不懂这些。”

        给长房的贺礼是姜棠对照以往礼单操持着准备的。

        总共有烧酒两壶,烤鸡两只,本来是烧鸡,但陆锦瑶觉得烤鸡更好吃,就把这两样给换了。

        五香居的点心两包,姜棠倒是想用锦棠居的点心,但锦棠居的点心现在还不如五香居的拿得出手。

        三样礼,加起来有七两银子,并不算薄。

        小说里也有这段,只是没出周辰远的事,立世子还要晚些。永宁侯请立世子,各房送礼,这时陆锦瑶还没想过争爵位,只是后来长房犯了错,爵位才落到四房头上。

        凭心而论,陆锦瑶比韩氏更适合做主母,顾见舟也比顾见风更适合光耀门楣。

        顾见舟是二十一年的状元,而老大顾见风的官位是永宁侯托人找的。只是古代讲究立长立嫡,只要顾见风不犯错,爵位就是他的,跑都跑不掉。

        姜棠有些明白为何永宁侯在这个档口请立世子了,周辰远被废,最不安心的就是大房。世子都能被废,更何况永宁侯府还未请立世子。

        永宁侯是想让大房安心。

        宴几堂的丫鬟们从没想过爵位,便是本来就是永宁侯府的丫鬟,想的也是日后分家,跟着陆锦瑶一起走。

        顾见舟就更没想过了,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爵位是兄长的,不能染指。

        唯一有过这个念头的人是陆锦瑶。

        她以为永宁侯久不立世子是对长房不满。论才华,顾见风连顾见水都比不过,更何论两个嫡出弟弟,或许是有不满,但嫡长子……到底是看重的。

        陆锦瑶心里有些许失望,但并未表现出来。若是郑氏知道有人对立世子不满,只会对这个人更不满。

        说一千道一万,这个爵位是永宁侯的,承爵的事,她想也没用。

        陆锦瑶为人处事的原则便是,若是没人害她,她就不会出手。倘若有人把手伸到宴几堂来,那就别怪她。

        其实,成婚两年多,新婚的时候让她相信顾见舟能为她挣一个诰命,那是不可能的。

        但现在,她信。

        陆锦瑶才明白顾见舟的心思。

        去滇南不全是因为抱负和百姓,也有一部分原因在她。

        就算没有爵位,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差。既然如此,那还总想着这事儿做什么。

        顾见舟没说过这些,是陆锦瑶自己感觉到的。

        顾见舟离开已经半个月了,早就到滇南了。陆锦瑶给他写了封家书,又去正院问郑氏有没有要捎带的东西,一并寄过去。

        郑氏想自己的孩子,写了一封信,又亲自准备了吃食衣物。

        这些陆锦瑶都有准备,但这是郑氏的心意,她不会扫兴。

        收拾好东西,郑氏拉着陆锦瑶坐下,细细问了她近来的饮食,“可用再给你一个经验老道的嬷嬷,宴几堂现在只有八个丫鬟,应该再来两个的。”

        陆锦瑶摇头道:“我一个人,用不了那么多丫鬟。”

        八个丫鬟已经足够了,现在姜棠和白薇也能顶事,其他丫鬟都不是冒失的性子。知道顾见舟不在,各个严防死守。

        郑氏是觉得走了一个一等丫鬟和一个二等丫鬟,陆锦瑶这儿没得用的人。

        便想把南香或是南雪拨过去,再从府上调一个小丫鬟跑腿干杂事。

        没想到陆锦瑶不用。

        “南香能顶事,在你身边我也放心些。”

        陆锦瑶知道郑氏是为她好,但真的用不着,而且,郑氏身边就两个大丫鬟。

        她当儿媳妇的哪儿能要婆婆的丫鬟。

        “那母亲给我一个嬷嬷吧,年纪大的人经验多。”陆锦瑶冲郑氏笑了笑,这样她安心郑氏也安心。

        “那好。”郑氏还想说说顾见舟的事,但顾见舟不在,怕是越说陆锦瑶越是伤心。

        郑氏:“平日里缺什么想吃什么直接让丫鬟去找管事,回去的时候你带点燕窝阿胶。”

        这两样东西能补身子,慢慢吃着对身子好。

        还有核桃松子,吃着生下来的孩子聪明。

        永宁侯带回来的葡萄贡桃带回去些,她这儿东西多,吃不完。

        陆锦瑶点了点头,“谢谢母亲。”

        “这哪儿用得着谢,你好好照顾自己,缺什么和你大嫂说。”郑氏让南香去库房取燕窝阿胶,一会儿送到宴几堂去。

        郑氏让杨嬷嬷跟着陆锦瑶过去,然后吩咐南雪去寻一个稳妥的稳婆,先在永宁侯府住着,人还能去别处接生,只在永宁侯府住就成。

        平阳侯夫人也准备了,但那边是那边的。

        陆锦瑶是永宁侯府的媳妇,她不拦着平阳侯府,但稳婆奶娘都该她来找。

        本来是不急的,但那边都准备了,她也该抓紧点。

        至于立顾见风为世子,郑氏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

        这种板上钉钉的事,多解释只会助长野心。虽然郑氏也觉得陆锦瑶比韩氏更适合做当家主母……可说来说去都是命。

        谁让顾见风是长子,虽然偏疼幼子,但对长子,也是心疼的。

        不过等立世子的圣旨下来,该办一场宴会。韩氏肯定会请大房这边的亲朋好友,大房办的宴会,就不必陆锦瑶多操持。

        于情于理,这场宴会都应该是韩氏自己来。

        从此就等永宁侯年纪大了,顾见风承爵的那日,就是侯府分家的时候。

        七月初四,立世子的旨意下来。

        韩氏打算把宴会安排在七月中旬,留了十天准备。

        正好月中书院放假一日,顾宁远也能赶回来。

        到时陆锦瑶过去吃个饭,顺便把给正院的贺礼送去。

        郑氏以为立不立世子都和原来一样,其实不然。下人最会看菜下碟,永宁侯府的各种权利在肉眼可见地向大房靠拢。

        有什么好东西先可着正院和大房送。再拿管家来说,从前大房四房做到五三分,其他两房拿二。现在大房独占六分,宴几堂只占两分,甚至还不到两分。

        等日后分家,前院的丫鬟小厮还留在永宁侯府,家产大房占大头,自然听韩氏的话。

        佩兰今儿去前院拿冰,只拿回来了往日一半的冰,还全是碎的,只够用半日。

        平日里都比定例多,今儿竟然比定例少了!

        管事说她来得晚,只剩这么多了。

        这还只有陆锦瑶一个主子,丫鬟们都不用冰呢。

        这才刚请立世子,就开始针对宴几堂了。

        怕是以后春夏秋冬四套衣裳,冬天的炭火,出府做个马车都得仰仗大房鼻息了。

        这么着过日子,还不如早早分家算了。

        唯一没变的就是前院采买。

        负责采买的管事是韩余清,会给各院送柴火和各种新鲜吃食。

        反正今儿早上送来的没有少,还有两斤顶新鲜顶大,活蹦乱跳的鱼虾。

        佩兰把这事儿和怀兮说了,怀兮道:“别拿这事儿烦大娘子,我一会儿再去问问。”

        佩兰只是个小丫鬟,怀兮是宴几堂的大丫鬟,说话兴许更有分量。

        下头丫鬟打定主意瞒着陆锦瑶,谁知半个时辰后,晏安堂的一等丫鬟思瑕提着一个篮子过来,上头用布盖着,说是要送东西。

        二等丫鬟三等丫鬟怀兮就能接待,但韩氏身边的人,得带着去见陆锦瑶。

        怀兮不疑有他,通禀之后就带着思瑕进去了。

        进去之后,思瑕把篮子放地上,冲陆锦瑶行了一个规整的礼,才道:“四娘子,今儿早上佩兰去拿冰,管事不长眼,只给了平日一半的量。大娘子这两天忙的脚不沾地,这才知道。”

        怀兮脸色微变,但按捺着没抬头。

        这本是她想瞒着的事。

        陆锦瑶点了点下巴,示意思瑕继续说。

        “大娘子已经惩治了管事,命奴婢立马把冰送过来。”思瑕说得不紧不慢,前因后果都讲明白了,然后蹲下把布掀开,里面大块大块的冰直冒凉气。

        陆锦瑶放下茶盏,“嗯,我知道了,替我谢谢你家大娘子。”

        思瑕笑着道:“奴婢记着,那奴婢先行告退。”

        她福了福身,退了出去,心里却想着,四娘子倒真沉得住气。

        等思瑕走后,陆锦瑶看着一篮子冰久久没说话。

        怀兮跪在地上,“是奴婢的错,是奴婢拦着佩兰不许她说。”

        陆锦瑶:“你起来,不关你们的事。”

        与其说是来送冰,不如说是立威风,好让她知道,谁才是这个家以后的主人。

        一篮子冰而已。

        前头因为姜棠出事被四房压了一头,现在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找补回来。

        怀兮从地上起来,看着冰不知如何处理,用心里膈应,不用,天又热。

        陆锦瑶道:“把冰摆上,让姜棠过来。”

        陆锦瑶可以不争这个世子之位,但嫁进永宁侯府,顾见舟又不在,绝不能被轻视。

        她想好好过日子,更何况,宴几堂不只有她一个人。

        丫鬟也是她的丫鬟,她若是受冷眼,下头丫鬟不定遭什么罪。

        杨嬷嬷是正院的人,但这种事绝不会多嘴。顾见风现在只是世子,还不是侯爷呢。

        整个永宁侯府,当家做主的还是郑氏。

        郑氏对几个儿媳妇向来是一碗水端平,没有大的错处,便不会甩脸子。

        也没见多喜欢谁,儿媳是儿媳,当不成女儿。

        但陆锦瑶记得,郑氏曾给过姜棠一套珍珠头面。

        她们几个儿媳,就从未得到过。

        陆锦瑶倒不是嫉妒,对她来说感情都是相互的,婆婆就是婆婆,也成不了她的母亲。

        但姜棠对郑氏不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

        不知道郑氏有没有给过南香南雪头面,反正陆锦瑶没给过露竹怀兮这么贵重的东西。

        姜棠进来之后陆锦瑶没有废话,直接道:“夫人近来身体好了,就没让你去正院。但我担心等五公子离开之后,夫人郁结在心。你脑子活络,有没有办法。”

        姜棠当时在正院的时候说等郑氏好了就带她打牌踢毽子。

        但是郑氏好了之后她就回宴几堂了,各院有各院的规矩,不能总去正院跑。

        郑氏是心病,陆锦瑶说的没错,若是等顾见山走了,估计又该难受了。

        只不过,这事儿早没说晚没说,偏偏这个时候说。

        姜棠想起今早上的冰还有过来说话的思瑕。

        在这儿待了三个月,姜棠对后宅的事不是一窍不通。这里的人,恨不得一句话拐十八个弯再说。

        而且,在这里讲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单单指大家,还指小家。

        就比如说,陆锦瑶过得好,她们才能过得好。

        倘若陆锦瑶过得不好,姜棠能拿的估计只有每月的月例银子,何时才能攒够一千两。

        至于为何陆锦瑶嫁妆颇丰,还在乎侯府这些好处,那是因为她本来就是永宁侯府的媳妇。

        是她的东西凭什么不能争,如果不争,就得看人脸色。

        以旁观者的心态看,韩氏做事太心急。

        顾见风才被立为世子,就拿四房开刀。威严是竖起来了,告诉陆锦瑶,在这侯府中,小到一块儿冰,都得由她做主。

        陆锦瑶尚且如此,她们更不必说。

        姜棠道:“奴婢想到了一种牌,一共五十二张,用竹片做,薄薄一张,有不同的玩法。还有麻将、键子,也能玩。”

        陆锦瑶:“麻酱怎么玩,不是吃的吗。”

        键子她倒是玩过,不过在小时候。郑氏都四十多岁了,哪里还踢的了键子。

        姜棠道:“奴婢说的麻将不是吃的,好像是苏杭那边传来的,不过得用石头做,夏日在手里,冰冰凉凉,十分舒服。”

        做这些要找工匠,也得花不少银子。

        姜棠舍不得花钱,她平日里事多,练字的时间都不够,哪儿有空玩儿。

        听用石头做,陆锦瑶皱了皱眉,“玉石玛瑙也行吧,送去正院的东西,用石头不太好。”

        玉石玛瑙。

        姜棠道:“……那自然是行。”

        原来陆锦瑶不仅有锦鲤运,还有钞能力。

        有陆锦瑶出面,牌和麻将两天就做好了。

        匠人功夫了得,半个巴掌大的牌,牌面干净,边边角角的竹刺都打磨光滑了。还包浆了,方便把玩。

        麻将就更精巧了,用了一大块翡翠原石,虽然水头不太好,但拿出这么一块也及其不容易。

        飘绿的那面是背面,正面绿色少,刻的各种字,还用彩墨描了。

        做好一拿来,陆锦瑶都爱不释手。

        还有两天就乞巧节,陆锦瑶想快点把这个给郑氏送去。

        姜棠却道不急,“大娘子,这个送去了,夫人总得会玩儿呀,不会玩光摸也解不了闷儿。”

        陆锦瑶:“那这怎么玩儿?”

        姜棠把白薇和月云叫来了,一边讲一边玩儿。

        陆锦瑶平时亥时就睡,今儿晚上都快到子时了。

        最后还是陆英小声提醒,陆锦瑶才收手不玩了。

        她学的快,再加上姜棠月云给喂牌,赢多输少,自然玩的痛快。

        若不是太晚了,陆锦瑶肯定吩咐怀兮再去订一套。

        这样她闲着无事的时候也能玩。

        陆锦瑶道:“行了,姜棠早点回去吧。”

        月云和陆英要留下来守夜,这也晚了,快点回去吧。

        姜棠留下把麻将和牌收好,不仅麻将做的巧妙,装它的盒子也巧妙。

        上头的镂空雕花美不胜收,很拿得出手。

        姜棠觉得郑氏应该会喜欢。

        她收好麻将就回去了,七月份是最热的时候,不过晚上还有点凉风。

        明儿去正院送麻将,后天就是七月初七乞巧节。

        回到下人房,佩兰和静墨还没睡,睁着大眼睛等姜棠回来。

        姜棠:“你们快睡呀。”

        佩兰道:“睡不着。”

        姜棠:“肚子饿?我这儿还有几块饼干,我给你拿去。”

        佩兰蹭的一下坐起来,“我不饿,就是睡不着。”

        静墨躺在最里面的床上,小声道:“她今儿一天都这样。”

        不等姜棠开口,佩兰就道:“你快去梳洗,回来咱们一块儿说话。”

        姜棠笑了一下,端着盆子去梳洗了。

        半刻钟后,她从外头回来,佩兰还特别精神,姜棠问:“到底怎么了,这么晚还不睡。”

        佩兰:“后天可就是乞巧节了!”

        姜棠知道呀,“乞巧节怎么了?”

        佩兰猛地一拍床铺,“大娘子去赴灯会,咱们能溜出去一个时辰,早点回来就成。”

        这姜棠还真不知道。

        每逢乞巧节,心意相通的男男女女就出行同游,便是没有心仪的人,也会出来看灯会。

        猜灯谜,放河灯,吟诗作画……

        不仅仅高门的小娘子们出来,普通人家的小娘子也会出来。

        基本上侯府的主子们都不在府上。

        一年就一回乞巧节,不会非拘着留在府里。丫鬟小厮们出门是主子默许的,赶在亥时之前回来就成。

        像郑氏那种年纪大的,不爱出门,也会打发丫鬟们出去,身边有嬷嬷使唤。

        这一个时辰还不算在月假里。

        到时候河岸两边全是灯笼,再加上万家灯火,照的盛京城恍若白昼。

        各种街边卖艺卖灯笼的,还有巧果剪纸。

        只不过巧果不好拿出来卖,这都是姑娘们做出来祈求姻缘的,都是自己做,哪儿有用别人卖的东西的。

        佩兰道:“后天晚上咱们一块儿出去呀。你可缝了荷包做了巧果,可别给忘了到时候赶不及。”

        这边习俗姜棠还是了解一些的,她不祈求姻缘,没必要做那个。

        可佩兰比她还着急,“这个得做,就算不送出去寓意也好。”

        姜棠实话实说,“我针线活不好,还是不做了。”

        静墨觉得佩兰说的对,就算不送出去,寓意也是好的。“你动手缝两针,哪怕在帕子上绣个花也成。”

        姜棠:“那我就绣朵花吧。”

        至于绣出来是不是花,那得看运气。

        天色太晚,对着烛灯伤眼睛,姜棠打算明天带着帕子去耳房绣。

        佩兰在床上直笑,“街上肯定有很多俊逸的小郎君,多看看过过眼瘾也是好的。”

        姜棠听了也忍不住笑,可笑着笑着她就笑不出来了。

        她少了条帕子。首更精彩小说3w。bookben。0-r-鸽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https://www.biqugebar.net/46502_46502143/92170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