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剑雨长歌 > 第三十五章 香罗案,风云欲起(四)

第三十五章 香罗案,风云欲起(四)


苏梁骇然回身,正瞧见提灯老人面向着他,老人干枯老脸噙笑,只不过笑容已满是嘲弄之色。

        苏梁也是笑了,却是在苦笑。他忽然想起秦红云的话,那句虽然俱是渔民农夫,你怎知道哪个是假扮的。此时苏梁似乎觉得,这里所有的人,红灯集所有的人,都好似假扮的。

        繁荣的鱼米之乡,好似都是童四海一手造出的。

        长街上,少说也有百人,并且武功都应该很好,且好的不是一点两点。苏梁本欲抽身而走,思来想去,却又一动不动。他猜得出如果自己此刻抽身,那么死已然离自己不远,因为除去这条街,阴暗的陋巷,无光的民居,一定还有更多的人。

        人是会力竭的,无论什么样的人。

        苏梁望着眼前老者,他发现老人左袖的确是空的,什么都没有,不然他完全可以一手提灯,另一只手拿刀。老者的手里已没有青灯,提灯的那个手上只有刀,一把极其锋利的短刀。哪怕是在夜色里,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依旧醒目。

        若苏梁的所说之话,老人并不喜欢,那么,老人手上的刀一定会刺向苏梁的胸膛。

        短刀虽短,但相离很近,已然足够从前胸刺进去,从背后刺出来,带起一滩鲜血。

        苏梁没有答复方才老人所问,却又开口问道:“老人家,你手上的灯呢?”

        老人桀桀怪笑道:“不在了,灯是为人引路的,为一些因事无眠的人引路的,却不是杀人的,刀才是用来杀人的。”

        苏梁道:“如此说来,老人家是欲杀我不成?”

        老人却摇了摇头,道:“人老了,就不爱再生杀孽,杀孽太多,也总是想放过那么一个两个,攒一攒福报。”

        苏梁诧声道:“那老人家是何意?”

        老人忽地厉声道:“公子今日来红灯集,是为何?打算逗留何时?又打算去往哪里?”

        苏梁竟向老人轻轻一揖,恭声说道:“小生打算明日去玉泉湖庄,听闻童前辈生辰将近,特去拜会。”

        老人继续问道:“你是今日而来,下船便直入红灯集客栈?”

        苏梁点头称是。

        老人双眼微眯,眼中精光陡现,似要将苏梁看穿,赫然冷道:“有何人可以作证?”

        苏梁笑道:“只怕一路来往行人俱都可以作证,我此处出游,带佳人二位,颇具姿色,哪怕行人记不得我,也能记得住二位佳人。”

        老人桀桀怪笑,笑声如漠上鹰鸷,闻之极不舒畅。

        老人笑道:“你那二位佳人可不是红粉佳人,却是江湖儿女,一个是林府千金,一个是秦府弃女,却不知公子是何等身份,姓甚名谁,居住何处。能令二位佳人如此青睐,肯与你同游。”

        苏梁与秦红云相处久了,头脑也是活络了起来。老人话至一半,便大致猜出话中意图。只见苏梁眸光一转,脱口道:“我嘛!无名无姓,身似浮萍,亦无住址,随遇而安。想来老人口中的二位佳人,怕也是见惯了守礼庄重的江湖名仕,才会突然青睐于我这种浪荡公子。”

        老人眉头倏然而立,冷道:“如此说来,公子是不想相告了?”

        苏梁摆了摆手,笑道:“老人家莫要着急,不过我又一位朋友,相信老人家应该熟识。”

        老人只道苏梁是拖延时辰,不留痕迹的避开苏梁目光,使了个眼色,当即冷呲一声,道:“愿闻其详。”

        苏梁只觉身边越发拥挤,甚至觉得背后与两侧,挨着他的已不是买卖人家,而是兵刃,至少有四把短刀,两把短剑。

        苏梁暗暗赞叹,高手,果然都是一些高手。此时长街,人满为患,使长兵刃绝是施展不开,若是使匕首之流,却又把握不大,一旦他苏梁真掠出空地,登时便会击空。唯有这长也不长,短也不短的兵刃,最是适用,方能将苏梁所有退路,尽数封死。

        可类兵刃,却也是最难熟练。

        苏梁双掌在袍袖中暗运内力,已是知晓老人在不经意间,下了准备讯息。而眼前老者,应是这些人的头目,若是他一旦下了出手讯息,苏梁决定先已最快之姿,将老者登时掌毙当场。

        如此惹得长街数息慌乱,他也好抽身而去。

        此时苏梁语气也有些冷了下来,道:“我这位朋友,叫‘三公子’,我也是刚扰了他几日,方才到此。若是老人家不信,非要有人作证,也只能是差人去他那里考证一番,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长街之上,还是一片热闹,叫卖吆喝此起彼伏。看似一片祥和,实则暗流涌动,紧张到了极点。

        只要老人一声令下,必是血染长街,无论是谁的血。

        无论是死一个人,还是更多的人。

        老人凌利目光,不停在苏梁身上扫过,似要看出端倪。

        说来也只有十息的光景,时辰极短,却令长街上,所有之人觉万分漫长。

        忽然,老人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正是叹至尾声,本还人满热闹的长街,突地如同潮水退潮一般,全部撤走,走的干干净净,哪怕是墙角的红姑娘,俱是不见。

        长街上,只余下苏梁与老人。

        还有夜风,与被夜风荡起的大红灯笼。

        苏梁心中一怔,诧声道:“怎地?老人家不查了么?”

        老人道:“不用查了,已有人告之于我,你却是于‘三公子’那里而来。”

        方才紧张已极的长街,苏梁一直紧盯老人,一分一毫不敢懈怠。纵是如此,老人竟还是能得知所传讯息,苏梁不由心中大震,暗暗称奇。

        再一定神,忽地发现老人手中短刀已然不见,那盏青灯不知又是何时提在手里。此时正缓缓转身,抬步欲走。

        苏梁连忙道:“老人家请留步。”

        老人侧目沉声,衰弱的道:“少年郎还有话要说?”

        苏梁道:“小生只有一事不解,为何老人家手中提着一盏青灯?”

        老人眉毛一挑,道:“少年郎见过?”

        苏梁留了一点心思,随口说道:“青灯之光,寓意不祥。哪怕祭奠先人,也是提着白灯笼。小生也只是偶尔得见,但俱是一些信得鬼神怪力的山民曾经放灯,以为此处也有一些神鬼传说。”

        老人点了点头,忽然神色苦楚,宛如知晓青灯寓意,话中也似吟着哀音,道:“因为今日里,童庄主的庄上有收到了一盏灯,就是一盏青灯。那青灯上还黑漆了三个字,‘送鬼灯’。”

        苏梁眉头紧皱,心中大惑,喃喃道:“送鬼灯?”

  https://www.biqugebar.net/52_52525/182127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