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纪元:平行宇宙 > 第九十九章

第九十九章


  第九十九章
方安歌此刻正在皋兰山山腹一个改造的训练场内狼奔逐突。这个地下训练场很大,论面积接近2000平米,到处设置混凝土障碍物,高者近30米,低者四五米,这本钱下的很足,毕竟将来清理障碍物也是麻烦。
方安歌静静地趴伏在一个假山的凹陷处,尽量平息自己的喘息。在下一个瞬间,他双足用力蹬地,投向另一处山脊状的假山。追踪而来的张师傅没有出剑,他与对面露头的方胜男对视一眼,随即紧追上去。
这个训练的内容是果体的方安歌模仿气龙,方胜男和张师傅负责追砍他,整个训练过程由3D摄像机录制下来,用做战术推演参考。
方安歌果体是因为进入魂化状态以后,再次移动无法带走衣服。方胜男却不用,因为她只要保持躯体部分魂化,就能隐约捕捉到方安歌踪迹。
一堂训练课30分钟,方安歌进入魂化态的时间总长是10分钟。他要想捱过这漫长的30分钟,只能频繁地从具态转为魂态,一堂训练课下来,体重会掉下两三斤。
刀锋中求存活的好处是他体脂率达到了惊人的2.7%,动作更为敏捷,魂化半魂化的技能掌握渐入佳境。迈瑞肯篮球运动员乔丹的体脂率是6%,已经是那个时代顶级运动员极限;2.7%是个很恐怖的指标,
罗棋几天没见到方安歌,再见面的时候几乎没有认出他来,这孩子瘦的吓人,比往常精悍许多。
离子剑对魂体有明显的伤害。方安歌在魂体状态中被张师傅劈中了几刀,这家伙的天赋之一估计是矫健,可以腾空四五米,搁在古代妥妥的大内高高手。只要被他逮到,魂化及时也会挨上一刀。
被最低能量输出的离子剑切割后,魂体反应会明显变慢,魂态向具态的转变也会迟缓,同时会伴随肉体强烈的灼痛感,彷佛骨骼在燃烧,外表看去却没有什么异常,只是体表温度烫得有些吓人。
每节对抗课间隙,方安歌要补充大量营养剂,同时身上贴满传感器,任由白大褂们摆布。这些生理指标都很宝贵,但更宝贵的是贡献值,没有这玩意他就是死刑未决犯,随时可能被执行。
他现在没有时间去想死刑这码事。每堂对抗赛结束,方安歌都恨不得马上休克。不过这不是放松的时候,他必须要不停地分析上节课中自己的得失,他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要尽可能地给方胜男和张师傅提供点“新东西”。
要珍惜贡献值啊。
今天还剩最后一堂对抗课。
张师傅远远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陷入冥思。方胜男则大口大口吃着东西,她的面前和方安歌一样,摆满了高能营养剂。
方安歌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但又说不上为什么。
他不知道的是,“暗夜之虎”12名支队成员正在一个会议室观摩对抗赛。罗棋,于守中都在座,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张安正在飞来的路上。
三天之后,针对气龙的行动即将开始。
其中关键一项是武器准备。
行动的大致方案是由“暗夜之虎”分队乘坐直升机接近气龙藏身所在,那是一座4300米左右的雪峰,视频画面显示山峰北面有一个洞穴,气龙每天会出入洞穴两到三次,每次飞行十余公里,在龙格尔峰原世界之门的位置上空徘徊近半个小时。
飞行路线相对固定,这是个好消息。
气龙会在世界之门原址上空徘徊,期间会落地五分钟左右。飞行时气龙基本保持具态,落地时一定会转换为魂态。
有了这些明显标识,作战方案拟定难度小了许多。
原定的方案是伏击,058、059、刘小沫提前埋伏在世界之门附近,使用的武器是新研发的电磁反器材,简称29式,寓意2029年研发。这种狙击步枪尚处于试用阶段,尚未定型,弹匣装弹6发。这次行动配备的是特制反物质子弹。
这种子弹每枚造价十一亿商国币。设计原理并不复杂,将反物质固化后封存在近乎绝对真空的子弹头,装药量1.5克。这枚子弹的技术难点在于怎么将反物质固化,以及怎么用少量电荷将反物质囚禁在子弹头内,这两项技术才真正考验商国的制造工艺。
科学家成功制造了三枚子弹。主射手058配备两枚,副射手059配备一枚,刘小沫的主要任务,是在第一次伏击失败的情况下,利用天赋直觉指引狙击手盲射,她的反器材枪配备的是曳光指示弹。尽管在白天曳光指示不明显,不过这个问题解决起来相对轻松,射手配备特制眼镜即可。
实际上真正盲射的机会只有一次,因为第一次伏击两人要打出两发反物质子弹。
现在最难点并不在于伏击方案选择,而是世界之门附近的核辐射超标严重,但如果穿戴重型防辐射服很难有效隐蔽,穿轻型防辐射服无法抵御强辐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提前挖坑,狙击手早早埋伏,缺陷也是显而易见,即便可以提前埋伏,但重装防辐射服的穿着不便肯定会影响射击精度。
除了世界之门埋伏点,按照气龙飞行轨迹,还设置了一个埋伏点,即气龙返回的洞穴附近。“暗夜之虎”余下成员与方胜男和剑术高手张师傅,在这里组成最后狙击线,主要狙击武器为常规武器和离子剑。
理论上讲,离子剑可以消灭气龙。
实战效果如何,大家都没底,毕竟第一次与这种生物交手,有什么变数在所难免。
至于说使用不使用方安歌,目前还没有定论。
刘小沫一眼就认出了方安歌。她微微有些吃惊,不晓得方安歌怎么到了这里,也不知道这家伙什么时候参的军,看起来精神面貌还不错,嗯,果体的样子也不错。
身材匀称,腹肌饱满,该有的都有,大小比例也合适。
分节阅读
苍茫夜色中,麦瑞肯中央情报局助理副局长,主管商国局、商国安全中心的凯姆.肯特匆匆上了他的专车,车灯划破夜空,奔驰在空无一人的大道上。
他要赶去见中央情报局局长劳伦斯。
商国局和商国安全中心,这两个机构听起来似乎职能冲突,实则不然,商国安全中心更多承担对商全面情报收集、对商战略评估以及扶植商国国内亲迈势力,实施颠覆;商国局主要是执行间谍行动。
即日,商国局安置在商国国家安全部门的一个战略级间谍突然“自我苏醒”,通过渠道传递回一份绝密情报。
凯姆此刻的内心,五味杂陈。一方面这份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份情报甚至重要到这个潜伏者甘冒暴露的风险,可见情报价值重大,他必须马上见到局长劳伦斯当面汇报。
另一方面,潜伏者主动唤醒让他着实恼火。自商国取得通讯业突飞猛进的进步后,大数据的应用让麦瑞肯中央情报局向商派遣间谍变得十分困难,商国方经过几次大的行动,几乎将麦瑞肯派驻商国的间谍网轮流洗了一遍,损失可谓惨重。
这也是麦瑞肯为什么不潜余力打压商国菊花公司的根本原因。信息通讯是麦瑞肯掌控世界的重要手段,他们不可能任由菊花发展壮大。
只是如今的菊花,已经不是他们能够随意拿捏的对象。
这个战略级重量间谍的代号为“风”,中情局知晓他身份的人,只有两个,他和局长劳伦斯。如果算上总统本人,这个世界上知晓他身份的只有五人,其中三人分别为三届总统。
对于他的使用原则,毫无疑问,安全高于一切。
局长劳伦斯在办公室听取了凯姆的汇报。他的外表慈祥和蔼,走在街上没有会觉得这个满头花白老头有什么特殊之处。劳伦斯最让人称赞和敬佩的是,他是共和党人,却在当下民主党执政的政府中,管辖麦瑞肯最具权力的机构。
仅凭这点,他就能被载入史册。
“你认为暴露的风险有多大?”劳伦斯看完情报简报,沉思片刻,向凯姆问道。
“只要我们着手应对措施,‘风’暴露的风险就会提升到......必然会被列入调查名单的程度。”
这个局无解。因为商国即将执行的某个绝密行动,涉及的人员范围很窄。
而中情局又不得不应对,因为这次行动的目的地在麦瑞肯。
何况根据法律权限约定,中情局还必须联手联邦调查局来做应对。联邦调查局那帮蠢货,会不会搞砸也很难说。
这个事情当然要立即报告总统。
只是在这之前,中情局也要拿出自己的应对策略。
凯姆的判断十分大胆,他认为只要开始实施应对策略,“风”就会暴露,而不是等到行动结束。
也就是说,他认为中情局或联邦调查局,存在高级鼹鼠。
这是一个梗,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或者说,无稽之谈,最早源自联邦调查局一个低级官员的推断,这名官员名叫许华,出生于商国沪市,在美留学学习信息分析学期间,被联邦调查局策反,期间她参与对华案件数据信息统计分析,这个天才般的少女用数学的方式证明联邦调查局内潜伏一个高端商国间谍。
由于报告递交程序的原因,她的这个分析报告实际上是属于半公开秘密。之后又因某种蹊跷原因,被《纽约时报》公开发表了她的分析报告。
一时间舆论哗然。
总统甚至“公开”关切了这个报道。
有媒体把这个可能存在的鼹鼠取名为“Shimerica”,意思是商麦瑞肯。媒体认为,商国对麦瑞肯的渗透是全方位的,最初麦瑞肯人希望能将商国变成麦瑞肯控制的殖民经济体,商国经济依附于麦瑞肯而存在,结果现如今,商国与麦瑞肯的位置调转,麦瑞肯反到成了仰人鼻息的角色。
因为这个可能存在的间谍,麦瑞肯上下掀起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全民大辩论,成为一时流量首选,媒体甚至举办了大型辩论会,邀请国内著名经济专家,金融家进行相关话题辩论。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商国鼹鼠到底存在不存在,已经不重要。
但凯姆坚信这个鼹鼠是真实存在。他完全认同联邦调查局小官员许华的判断。
劳伦斯苦笑了一下,他用手推了推鼻梁上的黑边眼镜,“凯姆,我们其实没有选择。” 

  https://www.biqugebar.net/59052_59052444/346212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