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妖女创业 > 第七十七 上街

第七十七 上街


  157
  这个周日,将近中午十二点,老两口已饿得肚子咕咕叫,小东还没到。
  老黄埋怨吴老太,都是你放走了老三,小东什么事都靠不住,你也不是不知道!
  你不知道老三也累吗?老太太说,老三一天忙到晚,比两个保姆干的活儿还多,保姆周末还得休息呢,老三这几年哪儿歇过一个周末?那俩个丫头自己也都是老太太了,还不知道心痛弟弟,就知道要老三伺候,她们好吃现成的。也就是小云是个省事儿的,净净也不让人操心,换了别的儿媳妇,人家能干吗?听说小云分了房,要住到郊区去了,老三照顾我们,两口子就得分居了。
  他们可以一起住马路对过的小房。老黄说。
  人家分了大房子,凭什么住那个小屋?儿子媳妇都是半百之人了,不兴过几年人家的日子,倒在这儿陪着咱们这棺材瓤子?
  老夫妻正说着话,街门哗啦啦开了,小东风风火火地进了家门儿。最近,小东住到自己的两居室,到老人家来得倒两趟公交车。
  她看看表,今天起晚了,又去了菜市一趟。说着就换鞋进了厨房,急急忙忙地洗菜做饭。
  吴老太看看表,时钟已指向12点40。她的胃又隐隐地痛疼了起来。
  简单做点儿吧。老太太说,有气无力地在沙发躺了下来。
  十几分钟后,三碗面条上桌了,菜和面都不太熟。老夫妻费力地咀嚼着,他们都是一口假牙,面里的菜叶子太大,嚼着费劲儿。老太太想起,老三做饭,面都煮得烂烂的,菜切得细细的。
  面条忘了放调料,没滋没味,更难下咽。吃了几口,老黄吃不下去了,他说,小东这面怎么那么硬呢?
  爸你别这么挑好吧,我那么老远跑过来,气儿还没有喘匀哪!小东板了脸说。
  老夫妻面面相觑,就不敢言声了。
  其实那面她自己也是只吃了两口,就吃不下去了。进厕所偷偷一下都倒在马桶里,哗啦一下冲了下去。
  老夫妻勉强吃了饭,就去睡午觉了。
  你又给了老大菜钱?老黄问,
  当然啦。
  多少?
  200块钱。
  女儿让你惯坏了。有这钱,咱们不如出去吃香喝辣的。
  女儿买菜,能不给吗?还得多给,要不她们怎么能愿意周末来又买又做?
  真是债主呵!
  少废话,我的钱我愿意怎么就怎么花!
  吴老太翻身合了眼。
  小东匆忙刷了碗,见老两口睡了,想起几张信用卡都得还钱,就急急忙忙出了门。
  午睡起来,老黄的肚子开始咕咕地叫起来,他去厨房看了看,见面锅里还剩下些粘乎乎的烂面条,就又退了出来。中午没有吃好饭,老夫妻一下午,都是没精打采的,只盼着晚上能吃些顺口的。
  可眼看快吃晚饭,女儿还没回。
  老大真是办事没谱儿!老黄说。
  你不知道小东她忙吗。老太太说。
  老黄又不敢吱声了。
  他想,人老了,都这么没有出息,一天心里想的都是吃,琢磨的也都是吃。老黄责怪起自己,可又想,快走到生命尽头了,想吃点儿顺口的,也不算是过分吧。
  突然,一道闪光划过老黄心头,他对老伴说,秀珍,咱们去东风市场吃水煎包怎么样,我记得市场里有家上海小吃店,那儿做的包子味道真是绝了!
  吴老太本想不去,又想老伴难得有这兴致,便说,好呵,咱俩多长时间没一起逛王府井啦!
  翻了半天,吴老太才找出一件比较体面的衣服穿上,半旧的化纤绿衣服,还是生日时小东买的。她对着镜子照了照,一头雪白的头发,臃肿的身材,似乎又矮了一块儿。吴老太望着镜子中的自己,说,这模样,还上街去现眼呢!
  人老了,哪有好看的?老黄说。
  老两口便带好钥匙,出了家门。
  158
  出了宿舍大院,老两口顺着胡同,慢慢向西走去。这条细长的胡同直通王府井大街,胡同两边浓密的老槐树荫,遮挡着傍晚依然耀眼的阳光,静谧又阴凉。一个中年女店主悠闲地坐胡同小店门儿口,边织着毛衣,边看着摊儿。织毛衣这古老的活儿,只能在胡同里偶然看到了。那熟练而灵巧的动作,反而让女人显得更闲在,还有一分自得。织进去的,是时间,也是一种心情。
  小摊上摆着五颜六色的水果,还有一排排的酸奶和饮料。
  出门前忘掉喝水,老黄觉得有点儿渴,便对吴老太说,咱们喝瓶酸奶吧!
  你自己喝,我不爱喝。吴老太说,就从口袋中掏出钱来,也不知道从何时起,老黄的钱,就都由吴老太掌管着。
  你对自己什么都不舍得!老黄嘟囔着,便接了钱,去摊上买了两瓶酸奶。
  老人家都是这样,舍了命为儿孙,偏要苦了自己。女店主说着,搬了凳子出来,请老人们坐。
  吴老太便不好意思再不喝,更也插了吸管,喝了起来。她想,真是可笑,明明口袋里装满了百元大钞,可怎么喝一瓶3块钱的酸奶,还不舍得呢?这一辈子,真是白活儿啦。酸奶真好喝呵,冰冰凉凉、酸酸甜甜,好舒服呵,从前我怎么就总不舍喝哪?
  喝完酸奶,老两口向店主道了谢,继续向前走。
  吴老太挽着老黄的胳膊,两人步履蹒跚地走着。老黄感受着老伴沉重的步子,侧目看吴老太,见老伴雪一样白的头发,在夕阳中闪闪发亮。
  他说,秀珍,咱们年轻时一起上街,你那时候走路多么轻快,像一只小鹿,一蹦一跳的。
  你那时候像个体育健将,走路快得很,我那会儿连跑带跳的,跟着你到处走一天也不觉着累。老太太说,老眼中闪出一丝青春的光彩。
  现在,咱们像两条破船啦。老黄笑了,心中隐隐地痛。
  都老啦,一晃奔九十岁去啦。老太太说,可是,我怎么觉得,自己刚刚十九岁哪?
  有些看似行将就木的老人,偏就有一颗少女心。这个秘密,多数人是不知道,也不在意的。正是那一颗心,让她们把看似乎平凡又苦难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老黄心中却明白,老伴就是一个童年未泯之人,只有童心,才让人永远善良。老黄说,秀珍,还记得那年咱们一起乘火车去南京上学吗?那时候你多么年轻呵,一头短短的黑发,一笑有两个酒窝。
  我记得,那天,你穿着一件白衬衫,口袋里还插着一支钢笔。秀珍说。
  后来我把那送给了你。老黄说。
  那只笔,我用了好长时间,入党申请书还用的是它,现在,还好好收在抽屉里呢。秀珍又说。
  总算咱们白头到老啦,一辈子也快过去了,可惜呵,儿女没一个出息的,就小东想拼一把,可到了60岁还没成功。
  听老黄如此说,吴老太心中怅然。她说,我最疼小东,最不放心的也是她。她欠那么多债,以后怎么办呢?
  两人便都轻轻叹气。
  说着话,走到了胡同口。
  胡同口有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堂。高高的尖顶,富丽堂皇的主体建筑,成为王府井大街附近一道优雅的景致。教堂前是一个小广场,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在那儿跳广场舞,热闹非凡,甚至还因为人多又杂,出了一起在北京有名的诈骗案。现在这儿很清静,只有几个老人静静地闲坐在长凳上。
  步行街两边熙熙攘攘,音箱中放着邓丽君的歌曲,那充满磁性的声音,触动触动着老黄的心弦。
  进了东风市场,老黄紧紧拉着老伴的手,生怕把老伴丢了。市场中商铺林立,令老夫妻眼花缭乱。他们走到脚发酸,才找到了那家上海小吃店。
  好在人还不多,老夫妻在一张空桌边坐下,老黄要了十个水煎包,两碗红豆粥,一小油炸花生米。水煎包一个个小巧玲珑,雪白精致,包子底部金黄焦脆,轻轻一咬,一包香浓的汤汁就流了出来,一口包子,一口甜甜的红豆粥,老黄吃得心满意足。吴老太想,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早没有来吃呢?这一辈子,净是张罗别人吃饭,自己似乎从没好好吃过一次饭。
  吴老太的胃口大开,吃得满嘴冒油。老黄说,慢慢吃,不着急,喜欢的话,以后咱们可以经常来。
  那可是好!吴老太欣喜地说,她想,活到了坟墓边,才知道下馆子吃饭,是件那么美的事儿。
  吃饱了,老黄把剩下的包子打了包,装在一只塑料袋中,夫妻二人就出了饭店门。大街两边已经亮起了灯光,搭起一个个夜市帐篷,街边摊陆陆续续开始营业了。老两口左顾右看,目不暇接。
  老黄说,20多年前,王府井大街一到了傍晚,就几乎空无一人,现在多么热闹,得感谢***呵,改革开放把经济都搞活了,人们都富了,咱们真得多活几年!
  还想活成了老妖精,招儿女讨厌!吴老太拍了拍老黄的胳膊,带出几分少女的娇嗔。她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值的事儿,就是能和老黄白头偕老,心中便有几分陶醉,想着下个礼拜,她还要跟老伴来王府井吃包子。
  突然,她觉得脚下有什么东西跘了一下,就摔了下去。
  老黄赶紧弯腰去扶老伴儿。吴老太拉了老黄的手,费力地想起身,可一阵钻心的疼痛,让她又重重摔了下去。
  一会儿,他们周围就围了一圈人。老黄虽然惊恐,却还是在身上找出女儿手机号,请一个小伙子给小东打个电话,又拨了120。
  小东一下午跑了几家银行还信用卡,跑得筋疲力尽,刚回到家想喘口气,就接到了电话。

  https://www.biqugebar.net/62204_62204001/1093850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