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妖女创业 > 第三十 章 飞来横财

第三十 章 飞来横财


  七十二
  第二天一早,一大家子人都走后,屋里静了下来。
  小云快速收拾好屋子,看看表,不过才8点多。上午的阳光透过奶白色的窗纱,照射在书桌上。小云打开外国文学教科书读了起来,接着又是现代文学,古代汉语,古代文学,每门课占用半个小时或是40分钟,十点半做一套广播体操。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就悄悄溜过去了。
  墙上的时钟指向了12点。小云伸了伸双臂,她不敢相信,这么一大块黄金时间,都归她独自拥有,真是奢侈呵!她从书桌边立起来,迅速整理好课本,听着广播小说洗完泡着的衣服,又下碗挂面吃了,就上床躺下。半小时后,她在闹钟声中起身,又读了20分钟书。差40分钟2点了,她收拾好一切,快步走出家门,骑上自行车去上班。
  秋天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披在身上,小云心中无比充实,原来稍稍调整一下,就能拥有如此丰富的时间,就能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就能躲开大姑子的干扰。
  骑过胡同穿向长安街,眼前豁然开朗。她脚下生风,向东骑向大北窑,那儿是北京的工业区。整2点小云在车间门前打了卡。工厂刚与美国一家公司合资,考勤非常严格,迟到一分钟就要扣50块钱。
  小云拿出头天下班前精心磨好的几把刀具,在身上藏好古诗和英语的字条,开始干活儿,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没有,三个半小时后,就完成了很多工人需要一天才能完成的活儿。
  在机械单调的动作中,她背诵着古诗英语,时刻小心不让飞舞的铁屑伤到自己。小云发现,即使是简单劳动,也必须有智力活动参与,才能有高效的结果。同样的活儿,不同的人做会有太多不同。她磨的一把刀具,使用时间是很多人的几倍,省下的时间,都是她发展自己的资源。
  她不与任何工友交流。每个看似机器附属品的工人,其实都有完全不同的人生。她更不关心企业的前途,即使中美老板都发了财,也改变不了她卑下的位置。
  晚上七点,小云已全部完成了任务,比别人快了两个多小时。在别人磨刀、聊天、喝水、上厕所的工夫,她挤出了时间。
  小云并不关闭机床的灯光,坐在更衣室小凳上,开始了晚上的阅读。又是三个小时,到晚上十点下中班时,她一天已读了七个小时的书。一个全日制的大学生,也不过如此。
  下班前,小云边洗热水澡边唱着歌,幸福溢出了心头。很多年之后,小云还是常怀念起这段单纯的快乐。
  她换了衣服,骑车出了工厂。在夜晚的长安街上飞驰,心情宁静而愉快。
  七十三
  小东和周强办了离婚手续。法院判周强给小东一套南城的房子,每月给圆圆300元抚养费,直到18岁。
  出了法院,两人便平静分手,一个向东,一个向西。
  小东立在路口,望着周强远去的身影,微微有点儿感伤。不管怎样,他曾是她的丈夫,是这个男子给了圆圆生命。有人说,虽然婚姻是围城是火坑,可女人一辈子必须得结一次婚,才能由蛹蜕变为蝶,由青涩的少女变为成熟的妇人。
  想到周强给自己的房子和给圆圆的抚养金,她心中更有一种感激,夹带着一阵轻松。如今她毕竟有了一点儿财产,以后也不是完全无靠的了。当初提出离婚时,本以为周强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小东想,周强就是不为我,也得为圆圆着想呀。想到圆圆,她一阵心痛。女儿这么小就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以后得加倍对圆圆好。
  突然,小东想,何不现在就去那间小房子看看呢?
  于是,她就改乘了另外一趟公交车。
  下了车,穿过一条小街,几条弯弯曲曲的小胡同,小东才找到了那个院子。和北京很多院子一样,这儿本是单位宿舍,后来沦为大杂院。
  院子不大,有十几排加盖小厨房的平房。院中绿树成荫,花草扶疏,正是中午时分,院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这是邮电局宿舍,是周强的母亲从前是邮电局的员工,才分了这一处小房。一直空着。
  小东找到六排九号,掏出钥匙开了门。虽然是五月天,屋中依然散发着一股潮湿阴冷的气息,她不禁打了个寒战,索性把门窗大敞,让阳光和春风透进小屋。小屋只有不到20米,像别家一样,接着间小厨房,屋角处竟还有个极小的卫生间。屋中不多的几件家具落满了灰尘。
  小东想,只要把墙重新粉刷一遍,再换几件家俱,就是个不错的个人空间。在北京,多一处房产就是多出一大宗财富。突然,她看见厨房门边的墙上,贴着一张告示,走过去一瞧,心猛然跳了起来,这是一张拆迁告知书。,小院已经纳入拆迁范围,请居民做好准备。户口将于年底冻结。
  邻居一个老太太听见动静,开了家门向这边探头,问,你是业主?
  现在我是业主,小东掩饰不住兴奋。大妈,这个院要拆迁?怎么个拆法?
  小东问。
  老太太声音嘶哑地说,我也刚去问了明白。谁住这个院,谁捡了一个大元宝!这院子在二环以里,是北京最贵的地段之一,咱们院又离开地铁最近,附近还有个好小学,好中学,还有一家三甲医院,所以,这个院的拆迁价也高,听说,一平米五万块钱。
  一阵狂喜让小东的头晕乎起来。
  老太太指着小东家的房说,就你家这一间小破房,得拆出40万,你要是同意早走,还能多得两万,你说说,这不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吗?40万能在回龙观买一套大房子,还能落下一大笔养老钱。只是,具体什么时间拆,上头没有明确说,可能得等几个月,甚至几年呢,国家的事儿,老百姓就等着呗!
  老人说什么,小东已听不太清楚了,她被狂喜席卷着,高高飞起,40万,她什么不能做呵!
  易经新编虽快编完了,可远远超过老刘的预算,已欠下了一大笔债。有几个债主已经上门来。小东奇怪的是,每次都是由她去筹钱应付债主,老刘就是个甩手掌柜,似乎筹钱是小东的本份。而且老刘还总是抱怨她浪费,不应该花钱的地方,偏要大手大脚的浪费,比如春节她买了一套餐具送给编务,老刘竟生了气,说都付了工钱,那100元根本就是往水里扔。
  如果能用拆迁款把那些债平了,启不是天大的好事儿?小东想。一阵解脱的快感。可是突然想起,周强说过,那房子是留给圆圆的,不准她动。

  https://www.biqugebar.net/62204_62204001/1108198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