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妖女创业 > 第十一章老四 下海淘金

第十一章老四 下海淘金


  三十一
  这一天,吴老太买菜回家,见黄小宝还家睡懒觉,便推他,起床好好上班去,我不能养活你一辈子!
  小宝翻个身,嘟哝着,我天生不是受累的料儿!
  你是干啥的料?吴老太说。
  我是当老板的料儿!
  小事做不来,还想做大事?你这铁饭碗要是砸了,我看你哪吃饭去!母亲说,
  正看报的老黄,放下手中的报纸说,孩子,当老板也得从打工开始。你学会老老实实做事情,才能谈什么长进。
  等我长进了,黄花菜都凉了。小宝不情愿地起了身,连人家阿顺如今都下海了。他说。
  别提阿顺,他爸那个样,孩子又怎么好得了?吴老太说,她想起小时候只能吃鸡脖子,鸡腿都是阿顺吃的事儿,气就不打一处来。
  黄小宝懒懒地起了床,正要吃饭,田姐就风风火火地来了。
  吴老太说,哪阵风把你吹来啦?
  姑妈,没事儿就不能来啦,我时时惦记着姑妈呢?
  你那几个小子还不够操心,还想着我!
  吴老太倒来一杯喷香的茉莉花花,放在茶几上。
  田姐端起茶,小口喝着,说,姑妈说的极对。我家除了老大争气,79年考上大学,下边两个小的真不让我省心。那小明放着好好的体制内工作,非要办什么文化公司,老三小亮,跟人跑新疆倒腾买卖去了。我反正也操不了他们的心,就操自己的心罢。我现在就一个心思,闲着也是闲着,赚点儿钱是真格的,我不像年轻人那么大抱负,给自己赚点儿零花钱,别老过一分钱掰两半儿花的日子,就知足啦。
  吴老太说,小田,你是个人尖子,可惜得了这病,还是好好养身体是正经。
  姑妈,三分病,一怕就成了七分病。得了癌症的,多半是吓死的,要不就是化疗治死的,我不化疗不害怕,这病得了几年,我不还是好好的?我也得给自己找个事儿做,闲能把人闲废,闲死!
  老四吃着老黄下楼给他买的油饼豆浆,说,我就快闲死啦!
  吴老太说,小田,你今天来,是有事吧?
  田姐说,我还真找老四有个事儿,想老四一准在睡懒觉,就赶快来了。
  田姐有什么好事儿?老四满口嚼着油饼,问道。
  赚钱的好事儿!最近我听街坊说,现在煎饼特别好卖,我也打算做点儿煎饼卖,可一个人儿到底不方便,就想找老四搭个帮,收入半分儿,也不用上班时间,就是下午下班做了去卖,乘着下班的高峰,肯定有人买。不知道小宝愿意不?
  小田,你这么大年纪,还有病,大街抛头露面,不合适。吴老太说,
  姑妈,现在谁有钱谁光荣,我家有三个大儿子,哪个娶媳妇不得花钱?还不提前划拉点儿?田姐说,
  你和你家几个小子搭帮还不得了,小宝哪儿有他们听话?老黄说。
  田姐撇撇嘴,他们翅膀硬了,不听我的。老大是个书呆子,上大学以后根本不着家,老二瞧不上我的活计,老三心野得不行,面儿都见不着,我才想着小宝。老四比他们仁义,我拿小宝当我儿子还亲呢!
  老四听着,心中挺舒服。他一抹嘴,问,这烙煎饼,一天能赚多少钱哪?
  你算吧,一袋白面能烙几百张煎饼,一张煎饼卖两毛,我邻居出去干了一个礼拜,赚了七八百块,一天就赚你一个月的工资!
  抢钱哪!老黄放下报纸,瞪大了眼睛。
  姑爹,这叫经济头脑!田姐笑着说,一袋十斤的白面五块钱,能烙40多斤饼,一斤煎饼卖5块钱,一天就至少净赚200块,我和老四对半分,一个礼拜至少也得赚七八百,比小宝一年的工资都多!姑妈你退休金一月才几百块吧?
  这买卖干得过!老四兴奋地说。
  爽快!田姐乐了。
  什么时候开始干?要不我回家准备点家伙,过两天就开始?
  干脆现在就开始干!小宝说,又问母亲,妈,咱家厨房不是刚买了一袋面吗?
  可不是给你折腾的!吴老太说。
  我卖了煎饼给你老人家多买几袋面!
  吴老太看管不住,只得拉着老黄出门了。最近老两口养成一个爱好,天天去北海公园挖野菜,回家混上肉馅包小馄饨,当成一种家常美味。吴老太不读书不看报,电视也不爱看,只有去公园挖野菜,才能耗些时间,老黄虽然是个典型的宅男,可也得服从老婆的指挥,每天奉陪着吴老太去公园挖野菜。
  老人们刚出门,田姐和老四就忙乎上了。
  三十二
  田姐干起活儿来一阵风,不大一会儿,就合好一大盆稀面。烙煎饼的面非常讲究,和稀了不容易成形,干了又烙不薄。好的煎饼,薄得接近透明,又利落干爽,只有高手才拿捏得恰到好处,和面的程序是关键。面稍醒了一会儿,就开始烙饼。
  只见田姐用舀起一小勺面往烧热的饼铛上一摊,用小铲飞快地一擦,眨眼间,一张圆圆的、薄得透明的煎饼就成了形。接着又是一张,随着风摆荷叶似的腰身扭动,一张张煎饼铛上飞下来,一会儿就是一厚厚一大摞,小宝和好第二盒面,就要求上手替换。田姐稍稍指教,一会儿工夫,小宝竟然也能烙得又好又快。小小的厨房中,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干得热火热天,那一摞摞煎饼,在小宝眼中,瞬间像变成一摞摞厚厚的人民币。
  俩人轮流烙,一会儿工夫,就烙出了一大笸箩煎饼。
  田姐说,够了,今天只是试试手。
  中午吃了煎饼,喝了吴老太煮的绿豆汤。田姐和小宝就把煎饼放在自行车后一只大箱子中,出了摊。田姐看好的地方,是胡同口副食店门前。她说,这儿来来往往的人多,一会儿放学下班的就都来了。
  俩人把车支好,掀开盖布,露出白白的煎饼,田姐就吆喝起来,卖煎饼啦,又薄又香的大煎饼喽!
  负责收钱的小宝,先是觉得脸上臊得慌,一个大小伙子,跟着一个老娘们儿在这儿卖煎饼,真不好意思!可是随着收的钱越来越多,他的脸皮也就厚了起来。管他呢,缩手缩脚,哪儿像个赚钱的样子?他便也扯开嗓子吆喝起来。
  从副食店出来一个老头儿,捧着刚打的一瓶黄酱,他上前捏起一张饼,闻了一闻,香!多少钱一张?
  五毛!田姐赶紧笑脸相迎,
  正好回家就卷葱就酱吃!老头掏出两块钱,买了四张。
  接着又来一位,又是一位,渐渐,老四和田姨忙不过来了。旁边的粮店出来几位员工,眼热地看着,国营粮店可从来不卖煎饼的。
  下午五点,煎饼已卖得一张不剩。
  回家一点钱,竟卖了120块,每人收入60块钱,两个都喜上眉稍。
  田姐说好明天再来,就告辞了。
  小宝拿着60块钱,对吴老太说,妈,我辛辛苦苦上一个月班,还没有今天一下午赚得多!说着,点出30块钱递给吴老太,这是你老人家的白面钱,煤气钱。
  吴老太却把钱推了回去,哪儿能要你的钱?明天你好好去上班,不让我操心,就是最好了,想烙煎饼周末再说。
  这可是我淘的第一桶金,以后让你住上大房子,就感谢我了。小宝说。
  老黄说,等着你卖煎饼的钱买大房子,我可等不起!你放着好好的国企工作不好好干,上街卖煎饼,我都没有面子。
  小宝说,人没面儿,钱可有面儿。爸,你一个大编辑,出门出租车都不舍得打,买包酱牛肉都得犹豫半天,脚上的皮鞋一穿20年,那就有面子啦?
  吴老太说,老四折腾也罢了,田姐一把岁数,还有病,她图个啥?
  谁和钱有过呵?小宝说,田姐是目光远大,穷则思变。要是今天成了百万富翁,明儿死了也心甘!
  不许说这不吉利的!母亲瞪了眼。
  我说田姐不是一般人嘛!小宝说着,就开了电视,看《渴望》

  https://www.biqugebar.net/62204_62204001/1113240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