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上一世的白月光总想来还债(女尊) > 第47章 第四十四章

第47章 第四十四章


夜深更重,姜屿躺在床榻,睁着双眸凝思良久。

        屋色罩拢暗,空疏之下,耳力愈发清晰。他听着不时传来的滴漏声,以及屋舍之外的更远处,些许病患受病的夜下□□,忽起身披衣,推门走了出去。

        景十三与徐宋宋都在另一头单辟的药房里。

        长烛高盏,徐宋宋执笔撑额,支在自己惯来录写杂症的札本上,闭眼打着盹。

        景十三垂首在药箕前,正借烛光,仔细挑配明日的药材。光影微暗,也难掩她面色疲倦,只是双眸专心落下,犹带精力一般,对外界充耳不闻。

        姜屿轻扣两声门扉,景十三没有听见,他便迈步走了进来:“小景去歇下吧。”

        “不急,很快便好。”景十三手中利索又仔细,裹了包草药,忽而身子一滞,抬眼看向姜屿。

        她的目中似有波澜微动,神色起伏却不多。悄然放下药材,景十三哑声开口:“你怎出来了。”

        男子本就体弱,更何况姜屿还有胎生的病疾,不应受她牵累,夜半再起身劳心。

        “谁?!谁又出来了!”徐宋宋还没清醒,草木皆兵般站起身发问,险些绊了自己的衣裙。

        看见姜屿立身如兰,她又长吁了一口气:“是姐夫啊。”

        虚惊一场,她的神色比景十三还要委顿,重新跌回坐垫,徐宋宋毫不客气地屈着单腿,将札本随意翻了翻,搁置一旁。

        姜屿不知该不该欢喜,眼下迷障未破,他向徐宋宋微微颔首,上前对景十三轻说:“我非有意夜下招摇,只是小景未睡,我不愿独自享逸。”

        冷香如月下夜影,虚弥又晃曳。

        景十三沉凝了少会,低声说道:“你与我又不一样。”

        究竟哪番不同,她也未细说,姜屿待她好,却没有济世的责任。这几日他劳累又忙碌,只为了迁就景十三的本心,她看在眼中,确实过意不去。

        浮香阵阵,秤杆难衡,景十三也想对姜屿好一些。

        她动了动唇:“你做的已经够了,不要困束自己,万事当以自身为重。”

        姜屿只是淡笑,看着景十三:“小景想过自己么。”

        景十三这话,虽是对姜屿的劝慰之言,自她的口中说出,几近可笑,实在难让人信服。

        她也恍然意识不妥,收拢视线,垂望着面前陈杂的药草,抿唇片刻安静。

        乌夜太沉,悄凝又空寂,姜屿说罢,低眉站立在原处,单手端着灯烛,有如留世不朽的古卷美人。

        他很少违拗景十三的意思,这回却安静又固执地不肯离开,两人长立两侧,一时僵峙住。

        灯色晃动下,身影斜长垂远。

        徐宋宋摆了摆手,自顾做下决断:“推来舍去都留下好了。”横亘其中,她自觉怪没意思,此刻困意消散,低郁犹如潮水,在夜下涌漫起来。

        连日紧迫,她进退两难,想及景姐姐比她还要辛苦,自己自诩天赋,遇上杂症却一而再地顿身不前,几无进益。

        辜负的哪止景姐姐一人。

        空静侵扰心防,徐宋宋埋头想了想,又改口道:“还是我留下吧,配捡药材不需多久,景姐姐也该回去好生睡一觉。”

        她说完便起身,一言不发接替下景十三的位置,避垂着目光,未再多抬一眼。

        屋中药味混入冷香,搅合难分;夏夜门扉敞着,窗柩也支着横木,凉风吹入,少了白日的闷热。

        衣摆轻动的声音清晰可闻,徐宋宋觉察冷香浮动,姜屿径自走近。

        他执手轻拨归好的药包,扫一眼里头配药,捏住其中的地根,轻缓道述:“你的药方,还缺一味药引。”

        景十三看了徐宋宋一眼,眸中隐露担忧,徐宋宋身形不经意顿住,随即坦然地点头:“确是。”

        姜屿受教高门,又身有心疾,是稍知医理的。她并非刚愎自用,心气高傲的狂妄后生,姜屿点出破绽,她便好生同他探讨:“都道对症下药,可我至今找不出,她们的虫瘴何起,根源未结,也就定不下药引。”

        徐宋宋看着手中的药,撇了撇嘴:“是以这药益微乎其微。”她颇有些嫌弃之意,思索着不忘自嘲,“比街巷扬起的尘泥,好一星半点吧。”

        姜屿随之笑了笑,放回地根,得徐宋宋应允,又翻了几页她的扎本——里头多是她落笔记下的疑难杂症,有些已勘破得解,有些悬而未定,她俱作分整归类,条缕明晰。

        望见噬日月时,姜屿眸色微有起伏,似灯烛熄灭,他难免生出黯淡。

        万千无一,姜屿心知正事当前,曲指翻至这回虫瘴的誊记。

        清夜长宁彷如一瞬即过,他目光落尽,应着自己的猜测,试着出声:“虫瘴的祸源,或可在河道中寻觅。”

        景十三与徐宋宋一齐抬目望去,景十三张了张口,替宋宋先问出声:“为什么。”

        “旱下之祸,自水竭而起。”姜屿面向景十三,夜风吹搅衣摆,有如仙人气韵自生,“扎本记下,前几日的病患,多住镇子以南的外郊。”

        他垂索思绪,继续解释道:“此星罗布态,自南蔓延至城中,又往西处散去,发至西水村。”

        景十三蹙眉,窥见混乱之下的隐迹:“病发时序,与河道流向相似。”

        姜屿笑意温柔,点头应下:“我也这么想。”

        烈阳之下河道干涸,往往自下游而始。

        东南为下,西北为上,莫不是水流枯竭,河床见底,镇中人贪嘴图轻便,下去捕了河鲜,这才遭受克身的祸疾。

        细慢厘清困惑,徐宋宋如醍醐灌顶,拿过札本,旁若无人地奋笔疾书,记下姜屿提点的要处。

        镇中人安居此地,依山靠水,不需与其他地方通商往来,平日的吃食也大同小异。先前要知道她们因何而病,如临参天大树,想登高却没有梯阶。

        有迹可循之后,一切顺理成章。

        徐宋宋问下她们吃过的河鲜,一日早上留下字条,又背上药篓,亲自去河道寻索了一遭。

        药理医说,深无止境,自然造物好似千丝成面,两味相合或成良方,或遁死局。她兴致使然,逮住镇中的医者,一道钻研起来便废寝忘食,毫不马虎。

        隔天晌午,她捧着小瓷盂,兴奋地告诉景十三,自己找到了虫瘴根源。

        “景姐姐快看这两个河螺,可有不一样的地方。”徐宋宋声音轻快。

        都是珠子大小的灰黑物粒,哪怕多看几眼,也是平平无奇。

        景十三耐性思索一番,好生回道:“右边的稍大些。”而后吞吐半晌,又一本正经道,“尾处也更尖。”

        “正是!”徐宋宋心性还像个孩子,抬眼望着景十三,里头似藏着流光溢彩。

        “幸有姐夫提点,一语道破玄雾。”她指了指右边的河螺:“这几日的祸源,都是因它而起。”

        日头浓烈,荫凉正自头顶落下,徐宋宋扯着景十三挪去光处,凑近了些:“你仔细看看,它与虫瘴共生,只长在河底的淤泥中,与镇上人吃的河螺极为相似。平日河水湍流,它很难被捕得。”

        景十三立时想通,顺着她的话:“河道因干旱枯竭,这螺便显露出来,镇上百姓捡拾河螺时,分辨不出这两者,而后一起落入腹中。”

        虫瘴顺势以人为宿体,自挣生境,繁衍如星火燎原。

        不慎吃下螺肉的百姓却与虫瘴难以共生,此消彼长,反遭克制,是以病疾汹汹袭来,令她们苦不堪言。

        徐宋宋连连点头。

        知道真相后,虫瘴倒不难解。

        已患病的百姓,须得等徐宋宋研出解药,然镇上大多数人尚且康健,景十三也应提醒她们留心这道隐患。

        姜屿向易芙吩咐一二句,易芙主动请缨,领了这份差事,遣镇上相识的姑婆好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十里八荒的村落尽知。

        相熟的邻坊,总不会无端构害。大伙偏听近言,宁信其有,不再碰河道淤泥下的虫螺,患病瘴者渐少了起来。

        徐宋宋惊叹姜屿的剔透慧绝,向他重重道了谢,劝着几位医者,寻了河道所有可入药的物事,饶有耐性地一一去试。

        三两日后,她们将胡闻苔作药引,患上虫瘴的百姓煎服几贴,颇有奇效,药方终成。

        经这遭祸患,景十三劳心累力,消瘦了许多。

        百姓渐渐痊愈,她卸下心头事,去她们先前歇息的屋舍,整理床褥,又事无巨细地归整至原样。

        身后门扉吱呀一响,景十三嗅见来人气息,不自觉安下心来。

        姜屿没有说话,见景十三在干活,自然而然地上前,冷香轻动,帮她一起搬置小案。

        景十三看他一眼,没忍住率先出声:“都是重活,我来就好。”

        素衫公子顺从地放了手,安静守在一边,等她前后忙完。

        大半时辰过去,景十三再回身时,姜屿端姿如清玉,站在门扉旁的光影交错处,微风一动,气度出尘。

        他对着景十三弯眸笑了笑,轻声说:“我来找小景。”

        景十三目光怔怔,落在姜屿面容上挪不开眼。

        “你”她茫然出声,而后险些生乱,兀自别过眼去,恪守沉定。

        约莫愧仰天月,就是这样的心境。

        她娶了姜屿,两人也算货真价实的夫妻,但她多年习惯使然,谨持本分,总会担忧打破一触即碎的幻象。

        “小景忘了吗,今日是十五。”姜屿柔声开口。

        虫瘴已解,噬日月却未破,连日来昏天黑地,景十三忘了时辰,这才恍然,又一月过去了。

        十五,她热毒发作的日子。

  https://www.biqugebar.net/72421_72421597/91160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