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枭雄重生后 > 第22章 终局

第22章 终局


桓烈信魏恪之言,桓殷身体既然无恙,却忽然吐血昏迷,那只能解释为玄之又玄的巫蛊禁术了。

        魏恪不敢断言,只皱眉不语,但心中亦是作此猜测。

        桓烈非是善男信女,见魏恪如此,心中已确定了七八分,顿时杀意横生。

        他寒着脸,冷声吩咐左右,“张腾,你派人速将府中仆婢尽数拘起来一一审问,尤其是思勤院,有任何可疑之人,可疑之处速来回报!王僧,你派人将府里各院仔细搜查一番,若是压胜之术,总归有蛛丝马迹,赵术,你带人将思勤院看住,没有我的命令,一只苍蝇也不准飞进来!”

        “末将领命!”几人哄然应喏。

        桓烈吩咐完府中之事,又对魏恪道:“伯宁,大郎就交给你了,我去去就回。”

        魏恪疑道:“主公要去何处?”

        桓烈看了一眼榻上的桓殷,咬牙道:“我亲去白马寺请守真高僧过府为大郎作法施救!”

        说罢转身大步就走。

        魏恪望着桓烈背影,默然摇头,桓烈桓殷父子二人,皆是野心勃勃,心机手段狠辣,心性更是霸道不可一世,何曾信过神佛。

        河东一地从前信神佛者众,又因沙门可免徭役与租税,因此佛门一度人满为患,寺庙田产多不胜数,官府却因此缺人缺粮。

        河东兵卒不济,桓烈便令四十五岁以下沙门还俗服兵役,佛门抵抗不从,桓烈以北魏太武帝时灭佛之举相要挟,佛门再不敢言,只依桓烈之令而行。

        自此河东桓烈与佛门便结下了梁子,桓烈敢作敢当,从不以为意。

        此父子二人皆是不信神佛之人,桓烈却肯为了长子亲去白马寺请高僧为桓殷作法。

        桓烈的确极爱重这个长子。

        ————

        桓殷昏昏沉沉,全然不知外界如何。

        他似是掉入了极深极深的世界里,在那里,他仿佛是自己,又仿佛不是自己,他像是被什么牵引着,于飞驰中掠过一帧又一帧的画面。

        那些画面在他面前一闪而逝,快得他几乎未留下半点印象。

        但他仿佛又知道,那些画面是极重要的,他极力想看清,身体却像是骑在飞驰的马上,世界在他周遭扭曲变形,画面中一个个的身影飞逝在他身后,他抓不住,看不清。

        他仿佛于飞速中旁观了谁的一生,好似十分漫长,待他回过神,却已奔至尽头。

        虚幻扭曲的世界开始震动崩塌,耳边有战场上的厮杀声响起,桓殷心中涌起一阵悲凉与不舍。

        他不知前因,却感受心中那股浓浓的不舍与眷恋之情。

        成王败寇,他桓殷放得下天下,放得下他未尽的雄图霸业,甚至放得下自己的性命,却独独放不下那一缕牵念……

        桓殷不知那一缕牵念是谁,他茫然地望向天际。

        入目是漫天盖地的血红,血红之下,闪着幽光的箭雨飞啸而来。

        桓殷瞳孔紧缩,身体避无可避,下一刻,心房瞬间便被漫天箭雨剐为碎末,他耳中只有一声声清晰的利箭插进身体的声音。

        箭簇插进血肉,那声音响彻不绝。

        仿佛过了那一瞬,心口才传来凌迟之痛,剧烈又尖锐,深入骨髓,痛入神魂。

        他倒下了,仿佛说了一句什么,耳中是万马奔腾而来的声音,就在他耳边响起。

        马蹄无情地踏在了他身上,蹄铁踏碎血肉,一声声钝挫又沉闷的声音在他耳边回响。

        他知道,那就是他的终局。

        万箭穿心而死,万马践踏尸骨无存,死无葬身之地!

        漫天的血红几乎将他淹没,神魂仿佛都即将消散。

        桓殷却不肯闭上眼睛,眼前似是被蒙上厚重的纱,他看不清,心里却知道他还有极重要的人没有看到。

        他想再看她一眼。

        朦胧中,他只看到一双眸子,干涸失焦,悲辛无尽的眸子。

        桓殷的心早已被利箭剐碎,他以为那便是痛之极致,可此刻临闭眼前的那双眸子,却让他明白世上还有更惨烈的痛,千刀万剐亦不足以形容他望着那双眸子的心痛与不甘。

        他死不瞑目!

        残阳下,秃鹫在嘶鸣,他的血肉已经腐烂,空空的眼眶仿佛还在执著地望着那一处。

        冥冥中,却似听到了有人在告诉他:生死轮回,你注定因她而死。

        跨越千山万水,度过轮回光年。

        你注定因她而死……

        桓殷闷哼一声,从那沉重的梦中醒转过来。

        “大公子!你醒了!”榻边有人惊喜地喊道。

        桓殷动了动手,缓缓睁开了眼。

        “大公子醒了!速去禀报郎主!”有人吩咐道。

        桓殷只觉得头有些发沉,仿佛还未从那沉重又漫长的梦境中脱离出来。

        他吸了口气,副将李骥已经凑了上来,声如洪钟道:“大公子,你终于醒过来了!”

        桓殷身体本就无恙,此时醒来精力充沛,他直接坐了起来,看李骥大惊小怪的模样,想来自己昏迷之事定是惊动了府里。

        他环顾屋中,见父亲并不在,便沉声问李骥道:“我昏迷了多久?”

        李骥老实答道:“大公子你昨日在廊道吐血昏迷后,至今已近一天一夜了。”

        桓殷皱眉,自言道:“这么久?”

        李骥拱手,又将他昏迷之后魏国公的种种处置一一做了禀报。

        桓殷听了之后点了点头,又问道:“父亲还未回转?”

        李骥讷讷,言道:“郎主诚心去白马寺请那高僧来为大公子作法,那高僧定是拿乔不肯……”

        桓烈从前算是大大得罪过这些佛门中人,如今求上门去,想也知道那高僧不会给甚好脸色看。

        桓殷也不再多问,只道:“我已无事,派人去请父亲回来罢。”

        李骥行礼应“喏”。

        此时,魏恪推门进来,见桓殷果真醒转过来,不禁喜道:“大公子醒了,可有不适之处?”

        说罢又为桓殷诊过脉,确认的确无恙后,桓殷与他方放下心来。

        魏恪想到昨日桓殷吐血,便要下去为他开个方子,桓殷本想支开他,见状也不推辞。

        待魏恪离开之后,桓殷下榻,问李骥道:“父亲既疑心此次乃巫蛊压胜之术,张腾,王僧可查出些什么了?”

        张腾王僧奉桓烈命令在府中搜查审问,一夜过去,该是有些眉目。

        张骥答道:“标下未曾听闻有何消息。”

        桓殷一时沉默起来。

        若是以他往常的性子,定如父亲桓烈一般,既疑到巫蛊压胜之术,那必然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能对他使这般秘术之人,必是洛阳城中亲近之人,他定要审个明白。

        洛阳桓府不比河东节度使府,他多年未归,府中之人也不知底细,被人安了探子也不奇怪,因此嫌疑甚大,下人都拘起来审过一遍,总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可桓殷脑子里,却忆起他醒来之前,心里仿佛有声音告诉他,他会因那女子而死。

        那样宿命般的征兆,一如他昨日在廊上见到那女子时心中所起的念头。

        桓殷不信这真是上天给他的警示,此事他理智上分析,除了巫蛊压胜之术,再无旁的合理解释。

        桓殷站起了身,负手而立,却并未开口。

        李骥跟着他多年,知他此刻定是有些踌躇,他心中纳罕,大公子向来果决,少有犹疑之时,却不知此刻在权衡何事?

        桓殷目光转向李骥,问道:“昨日廊下的那个小娘子可有查过?”

        李骥有些惊讶,大公子心有天下,于女色上向来不上心,没想到昨日竟注意到了那个廊下的小娘子,他忙回道:“标下昨日询问过,那小娘子是司礼少卿家的亲眷。”

        一个六品小官家的亲眷,据他所知,该是老夫人为二房小郎君物色的妻室备选,且是做冲喜之用。

        “司礼少卿?”桓殷脑中忆起那道纤细的身影,的确是个平平无奇的官家小娘子。

        但桓殷想起昨日初见她时,那万箭穿心之痛,切入肺腑,竟比梦中还真实几分,那情状委实令人心有余悸。

        自己分明连她的样貌都未看清楚!

        难道自己真是被她下了蛊或是施了咒?

        一个小小的六品官之女,何来此等本事,若似他这般身份之人能轻易被施蛊下咒,那这天下局势早已改了。

        但他昨日吐血昏迷,别人不知,他却十分笃定,定是与她有关。

        若真是这女子身份有异,对他施了什么秘术,他如何能放过,桓殷冷目,下令道:“张骥,你速去查清此女身份来报!”

        张骥得令,正色问道:“可需将此女拘来府中严加审问?”

        张骥话中之意实乃军中审问犯人最寻常的做法,那女子只是个六品小官亲眷,沾上此事,最简单奏效的法子便是将人拘了过来,那司礼少卿哪里敢不从?

        如此,以军中审问的法子,那女子柔弱,恐怕不用一炷香的功夫,便可将口供问出来。

        轻简粗暴但是凑效。

        桓殷自是明白他的意思,自也知道这是最好最快的法子,但莫名地,他脑中闪过一双眸子,一双干涸失焦的眸子。

        桓殷心中骤然涌起一股焦躁,他不知道那是不是她,却又直觉那就是她。

        张骥看着桓殷,见他似乎有一瞬间的失神,下一刻,却听桓殷沉声道:“不必如此,你亲自去查……不要惊动林家和那个小娘子。”

        桓殷抿唇微顿,凝目道:“此事不必惊动父亲,若是父亲问起,亦不必提起此小娘子。”

        张骥并不知他的大公子是见了那小娘子才吐血晕倒,只以为大公子查她是谨慎所致,既是大公子发话不必惊动郎主,那他自然不会声张。

        因此得令下去办事不提。

        桓殷待他退下后,凝目立在那里片刻,然后慢慢走向屋中正衣的铜镜前。

        他昨日那件玄色外袍与鱼鳞甲胄已经被人换了下来。

        他此刻身着白色中衣,长身站立在铜镜前,铜镜打磨得光鉴照人,桓殷目光沉沉地看着镜像里的自己。

        他看了一刻,不知在想什么,而后缓缓拉开胸前斜襟,露出麦色劲健的胸膛。

        待看清铜镜中的景象,饶是桓殷镇定,亦不禁瞳孔紧缩,满目震骇。

        他几乎目不转睛地盯着铜镜中,不敢相信却不得不相信,铜镜中自己的心口处竟多了一块狰狞骇人的伤疤!

        那伤疤蜿蜒纠结,竟有杯口那般大,重重又复一重,竟像是被不知多少箭簇伤过,堆摞而致,看着都让人惊心不已,若真是胸口受过这等伤,哪里还有命在?!

  https://www.biqugebar.net/78683_78683553/105226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