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县令夫人打卡上班 > 第9章 第九章离乡大火难抚民

第9章 第九章离乡大火难抚民


南涪县里大多住户都不农耕,而是在各家商铺中找些事做,月钱虽不多,但总好过在田间地头看天吃饭。

        离着县城几十里远的乡里头,便都是些勤勤恳恳的老百姓,偶尔会带些余粮、蔬果往县里去,盼着有个好价钱,能给家中添些进项。

        离乡便是那最偏远的乡,下辖四村,每岁末都是赋税难以收齐之地。这回起火的地方乃是离乡下头的第一个村——荔枝村,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栽种有荔枝,因而得此名。

        章任之赶来那日,整个荔枝村烧了大半,村头村尾哪处都是衣衫褴褛的农户,时不时还有里正叫来的人抬着焦黑的尸体出来,放眼望去,民房完整的竟屈指可数。

        六月的日头,便是只一丁点火星扔进稻草之中,那也会燃起熊熊大火,田里头本来就快蒸干了,哪里来的无用水去救火,所以荔枝村这一把火,烧了整整一个黄昏,到晚间下更,才堪堪停下来。

        现下也不是询问原因的时候,章任之叫来里正,正欲商讨赈灾事宜,哪晓得迎面冲过来一个妇人,披头散发,满身泥土,抓着章任之的下摆就开始磕头。

        “大人啊,大人,您可一定得救救荔枝村,家里存粮都烧了,房子也烧了,连我那刚满周岁的小儿都没跑出来,这日子可怎么活啊!”

        “大人,青天大老爷,小民给您磕头了!今年稻米长势本就不好,秋来收成也不会好,现下家都烧了,这个冬天是要活活饿死我们呐!”

        这一跪,周围的农户都跟着下跪,个个儿脸上都漆黑一团,混着眼泪不停地给章任之磕头。这家小孩儿没了,那家老母亲没了,荔枝村从昨日开始就沉浸在哭声中,这回县老爷到了,哭得更凄惨了几分。

        也许章任之的选择是对的,这般惨事,也只有他这个父母官可以安抚一二。

        百姓经历祸事,但若是有为官者在的话,他们心里总是有盼头的,不会轻易垮掉,就是日后的重建,也会更加坚定几分。

        章任之曲腿,将面前的老妇人扶起来,对着这老老少少跪成一片的荔枝村百姓,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声音却不容动摇,道:“我章任之,在此向荔枝村百姓承诺,绝不会敷衍了事,冬里衣物粮食晚几天便会送来,损毁房屋也会有工匠重建,请大家放心,好生安置过世的亲人,灾祸总会过去的。”

        现在容不得他悲怆,得稳定住百姓的心,再谈重建之事。

        里正听说了消息日前便赶来了,但乡里人手实在有限,现今废墟里的残骸都还没清理完,每家每户伤亡名单也未统计出来。

        章任之先行赶来,所带的人不多,但也能帮着做事。安排好一应事宜,章任之又往田里边去了。

        火势猛烈,竟将周围庄稼都烧去一些,一路走过来眼底全是漆黑,黄土路上还有些湿,想来是昨日救火所致。

        又是昏定时分,村口一农户家门前坐着一对小娃娃,规规矩矩,不哭不闹,家里大人不知往何处去了。

        章任之上前,摸了摸孩子的头,问道:“娃娃,家里大人呢?怎地不去里正那处领粥喝?”

        男娃四五年岁,女娃更小一些,却都扎着辫子。乡里有个说法是,命里不好的男娃作女娃养,便能躲过老天爷的眼,孩子也能顺顺当当长大。

        哥哥出声回答:“爹爹救火,让我和妹妹在这处等着。娘亲在那里。”

        男娃伸出手指向稍远处的一个山头,章任之有些不明白,便问道:“娘亲可是还在山里劳作?”

        “娘亲在那里睡觉,爹爹说每年三月三和七月半去看娘亲,等娘亲睡醒了,便会自己回来的。”

        那处山头竟是这两个小娃娃娘亲的坟地,这般小便没了亲娘,章任之叹气。

        “孩子,过来,跟着我去那边领粥喝,然后去找你们爹爹。”

        也不知这两个孩子在这里坐了多久,肚子肯定咕咕叫呢,那边正好在派放清粥馒头,两个娃娃乖乖跟着章任之往那边走。

        两个娃娃大口大口地嚼着馒头,哥哥还帮妹妹端着粥碗。

        章任之自己也领了一碗,道了声谢顺口向打粥的人问了一句,“那边两个小娃娃的父亲在何处?眼见着都快天黑了,是在废墟那边帮忙吗?”

        打粥的人看了看那头吃馒头的孩子,叹气道:“哪里是去帮忙哦,彤儿家爹爹是被埋在里头了。”

        章任之端着那碗粥不知该作何,眼底憋了一天的泪水终是藏不住了,倔强地在眼眶打转。

        故事是这般的,孩子的父亲当时正带着两个娃娃在村口的树底下乘凉,也就没被火烧着,但这爹爹却是个正直好助人的,将一双儿女放在自家门口便往火里头去,来来回回拖出来几个人,却都被烟呛住心肺,没了气息。等他又一次进去之后,便再也没出来。

        章任之长长地吐了好几口气,才往孩子那边走。

        “你们是何姓名啊?我初来此地也不认得。”

        哥哥将手里的馒头递给妹妹,擦了擦嘴才回答道:“我叫陆君山,叔叔伯伯们都叫我小君,妹妹叫陆彤儿,比我小两岁。”

        章任之又将自己手里的两个馒头递过去,微笑道:“小君真乖,以后要好好保护妹妹啊。”

        哥哥点头,却是将递过来的馒头推了回去,说他们已经吃饱了。

        晚间章任之实在放心不下两个孩子,便带回了自己的住处,哥哥妹妹都很乖,陆君山懂事几分,却也没多问,只以为自家爹爹还在救火。

        又是两日,宋仁的队伍终究是来了。看着那些汉子一捆一捆地担着棉被,粮食也一袋一袋扛进来,荔枝村百姓的心回暖了一大截儿。

        此处房屋大都乃竹木所建,一旦起火,火势就控制不住。青砖黛瓦那是大户人家才能开销得起的,路边的石头虽也可建房,但时下人都不会有拿石头建房的念头。

        石头房子乃是死去之人才修的,活着的人自然避讳这个。

        赵笙回去之前去见了章任之这个姐夫一面,虽只到此处几日,却见他整个人都不成样子,官帽没戴,官服都没穿,就一身粗衣简衫每日在废墟田间忙来忙去。

        章任之房里有两个小娃娃,他对赵笙道:“若是应着夫人这边,还得唤你一声弟弟,如今却能主动挑起义赈大梁,赵府确实人才辈出,不负门楣。”

        赵笙连连摆手,这姐夫夸人一点儿都不带拐弯儿的,他有些受不住。

        “这两个娃娃,你先帮我带回县衙,交由夫人照看,等我回去自然会向她说明。”

        两个娃娃路过自家门前时,哥哥开口问:“爹爹何时回来?若是我和妹妹不在此处,爹爹还找得到我们吗?”

        赵笙抱着陆彤儿,先前应是知晓了两个孩子的事,便哄道:“爹爹去那头接你们娘亲了,得好久好久才会回来,你们先跟我回去,等你们爹爹回来,我会告诉他来接你们的。”

        宋仁懂一些工匠活儿,整日待在废墟那头,和工房的人聊得很是起劲,这番场面,看得荔枝村的百姓心头更安。

        县衙正门前,章任庭坐在告示旁边,面前还排了一些妇人。

        一个黑脸婆子问:“庭少爷,你说的可作数?别到时候县老爷回来又不作数了,那可不是忽悠大家嘛。”

        章任庭站起身来,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又小心着把信纸抽出来,摊开对着大家,道:“都看清楚咯,可不是我忽悠大家,这里,知县大人亲盖的官印,作不了假的,大家安心过来写明信息,改明儿我挨个儿考察。”

        又有妇人问:“那这个泼辣些的,可是真的?寻常招差役不都选那些个顺从好相处的嘛,这个算怎地一回事?”

        章任庭收起信封,背起手,道:“山人自有妙计,越泼辣越好,月钱和县衙的差役一般,都来报名啊。”

        南街坊这边因着这个事儿,热闹了好一阵子,来来往往都在传:县衙的庭少爷在招补女牢头!还是招泼辣的!

        大部分街坊都是不信的,全只当玩笑听了。

        后院儿东花厅里,主簿何夫人的哭声从北房里传出来。赵若苓陪坐在一旁,好言好语耐心劝着。

        想来也就是主簿要纳妾这档子事儿了。

        主簿和正室何夫人,也是如章任之和赵若苓这般,大婚之前一面也没见过,娶进门盖头一掀便是夫妻了。但主簿和妻子却不似县令夫妇这般和睦,虽不至于吵架,但总是没生出情分。现如今是第三个年头了,两人也没有一儿半女,这主簿便生了别的心思。

        何夫人也没说甚,为了子嗣考虑,纳妾自然是可行的。但那主簿大人,却没让媒人去说亲,而是自个儿在西街坊的勾栏院里找了一个,这何夫人怎能同意,于是二人的关系便越来越僵。

        昨晚终是大吵了一番,何夫人一早便来东花厅这边诉苦来了,主簿也不知往何处去了。

        “我照你那法子和西街院儿里的姑娘说了,那边想来也是有犹豫的,但我家那个不省心的,竟就要这月底抬进门,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何夫人声音里带着哭腔,拉着赵若苓的手不肯放。

        两人命运如出一般,或是说如今这世道,女子的命运大都如此。大多新婚夫妇都是初见,却因着年岁、家世,和素不相识的人结为夫妻,共度余生。若是人人都能和赵府二小姐一般,嫁得章任之这般的丈夫,天底下也不会有那多深闺里以泪洗面妇人了。

        赵若苓适时宽慰,道:“如若主簿大人定要抬那女子进门,那便想着往后,姐姐没有子嗣,处境定是不会好的,不知姐姐手里头可有陪嫁划来的园子?”

        何夫人点头,眼底却也没有一丝缓和,道:“有是有的,但进项始终不多,不若妹妹那赵府大气,何家宅子就算是在前几年鼎盛之时,也是比不过的。”

        赵若苓心头转了几个弯儿,言语十分积极地说:“姐姐,你看这般可好。若苓长姐现在扬州经商,姐姐若是信得过我,便可将这些个园子换作现银,再作本钱送到长姐那处,年末回过利钱,怎地都会比这南涪县的进项多些。姐姐手里头有了银子,自然没人动得了姐姐正室的位置。”

        何夫人是个看不长远的,但却是听说过赵家大小姐的名头,也信得过赵若苓,便在思虑一番之后答应了下来。

        这自然是个绕了个圈子送银子的法子,但长姐那边儿也是不缺这点儿银子的,帮一帮何夫人也算是结善缘,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县衙里,有个姐姐自然是有好处的。

        赵若苓却是不知,已经在半路上的赵笙这一趟回来,给她带回来了怎样的一份礼物。

  https://www.biqugebar.net/10019_10019252/99854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