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县令夫人打卡上班 > 第8章 第八章县衙少爷初开窍

第8章 第八章县衙少爷初开窍


这一日,章任之还在北房用早膳,前堂便急匆匆跑来一人,禀报:“大人,昨日黄昏离乡大火,现以致二十人丧生,烧毁民房四十余间,请大人速去公堂。”

        稀粥还未入口,碗筷也刚握在手里,看来今日的这顿饭是吃不安生了,赵若苓从小厨房过来,就已经没见着章任之人影了。

        县丞乃是县衙二把手,如若县令不在县衙,便是由他代理。

        公堂前,吴县丞提议,“大人,此次离乡大火伤亡这般惨重,须得有在册官员亲自到受灾地安抚并开展赈灾事宜。所以下官建议,由下官代大人去往那离乡,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大人是如何都离不了这公堂的。”

        宋仁也是这个意思,县丞代理期间,大多决策盖官印之事还是得等知县回来才能处理,所以章任之能留下便得留下,以免县衙公务堆积,处理时机延误造成后续影响。

        章任之一上午都坐立难安,往年大火大都烧山,这回竟出现这般多的伤亡,他这颗心怎么都放不下,因而他道:“离乡这回受难如此惨重,本官怎可不去现场安抚,百姓看着本官,心里也自当安心几分。”

        主簿和典史平时也都很忙碌,但如此灾祸他们的分量还担不起,百姓也不会买账。最好的选择自然是县令亲去安抚,镇定民心,方可平民怨。

        吴县丞还待说话,章任之却已经站起身来,案前摆着一张拟好的赈济事项。

        “半月为期,本官不在期间县衙一应事务都交由县丞过目处理,若有重大公务便搁置一二,或是派人遣送至离乡交由本官处理。宋师爷,你向本县大户商贾筹买粮食,组织各药铺大夫、工房工匠稍后前往,剩下一应安排皆草拟在案上。来人,备马。”

        县城往外一段路上,俱是可以骑马通过,再往前就只得步行,离乡便是南涪县辖内最远的一个乡。

        赵若苓此时也已写好一封书信,正交由小金送往赵府。她稍稍停了停,又下笔写了另一封信。

        提笔写下:长姐赵晗雪亲启,这封信便是寄往那地处南方富庶之地扬州的,收信人自然是赵府大小姐——赵晗雪。

        大夫人收到信,便唤来赵府大少爷,赵笙。

        “赵府乃是大户,义赈也当出大头,此回离乡受难,笙儿,就由你去联络县内商贾,筹集粮食药材以及冬夏棉被,再亲自护送前往离乡。”

        赵笙答道:“母亲,这件事是否全由笙儿主担?笙儿怕县中大户并不买面子,延误了赈济时机。”

        大夫人对侧房的几个儿子都还算好的,因着她自己实在无力再生养儿女,便对赵笙他们的教养上心了几分,竟比赵老爷还要严厉。但也因此赵府后院儿少了许多争斗,毕竟大房都对这几个少爷真心相待,便是求之不得的。

        “笙儿,你虽不是我所出,但却是这府里真真切切的大少爷,若是你都担不起这件事,又有谁可以担起赵府日后的担子?庶出并非你之过错,绝不能因此妄自菲薄,腰背时时都须挺直,老爷才好放心把家业交给你们几个兄弟。”

        赵笙慎重地点头,每回在大夫人这边受教,都会让他心里头自信几分。

        县令午前便已经策马往离乡赶去,甚至都没回内院儿和夫人交代一番。宋仁手头的事也容不得拖沓,但女监之事也放不得。

        西厅门前,宋仁站了约有一刻钟,都没往东拐去。这个时辰章任庭却正好逃学回来,看见有人在院门前,下意识想躲开,却还是被叫住了。

        “庭少爷,正巧找你呢。大人半个时辰前已经亲往离乡主理赈灾事宜,这会子估计县令夫人也不知道呢,庭少爷便去东花厅告知一声吧。”

        章任庭闻见“赈灾”两个字,便歇了出门的心思,问道:“赈灾?离乡发生了何事?兄长须得去多久?”

        宋仁一一回答完,便抽身往外走,招补女牢头的事还得找人托付一下。

        到东花厅里行礼,告知赵若苓此事,章任庭心里却少见地有些郁郁不欢,兄长为百姓这般亲力亲为,他却甚事也帮不上。

        “长嫂,兄长去安抚民心,有甚事是我可以做的吗?我好歹也是县令的亲弟弟。”

        赵若苓揽着阿茹,扫了扫章任庭的眉眼,心里有了主意,便道:“任庭,我午前已修书一封送去赵府,想必那边会遣赵笙来安排筹集粮食的事儿,你若是真想帮忙,倒可每日和赵笙一起去往那些商贾铺中游说,越早办好此事越能让离乡百姓吃上饱饭。你可愿意?”

        章任庭点头,这番事力亲为确是比枯坐学堂有趣,也算是为百姓尽一份力。

        虽在街坊眼中章任庭是个纨绔少爷,但好歹是挂着县衙的排头,若是和赵笙一起去游说,效果自然比赵笙一人要好。

        “阿茹也想帮苓姐姐分忧,可有事分与阿茹做?”

        赵若苓点点阿茹的鼻子,难得地露出一番笑容。章任之走得这般匆忙,连后院儿都来不及告知一声,想来是离乡大火灾情严重,她每日身处高墙后院儿,能做的实在有限。

        她道:“自然是有的,你跟苓姐姐来。”

        她的嫁妆中有许多大小珍珠,都属贵重饰品,寻常铺子见之甚少。但珍珠粉却是治疗水火烫伤的好物,内服外敷效果甚佳。

        挑了一小盒,让周管家送到赵笙手里。便只这一小匣子,就值章任之这个县令半年的俸禄。

        又让小金往西厢里去了趟,总得告诉那两位一声。

        寻摸了两日,大致物品都筹集装箱,赵笙拉住章任庭道:“庭少爷,当真不随我去离乡?这也算一次难得的经历,何况县令大人也在那处,岂不正好?”

        章任庭哪里听得此话,连连打发了人出发,正是因为有兄长在,章任庭才不愿去离乡。去了免不了要被人问起是何身份,有无功名,上头有个如此爱民好政的兄长,反观他自己,一事无成,章家脸面何在,还是不去丢人的好。

        却是宋仁出发前交代了另一件事,章任庭觉着能好好作为一番。连夜找来府里的长随,写了几个招补告示,又自相对比了一阵儿,选出最好的一则,明日便贴在榜房。

        有事可做的章任庭显得比平日里靠谱许多,也许是新鲜,也许是往日的花样都玩腻了,但如今能花心思在做事上,章任之看到了,心里应是高兴的。

        再说这边,宋仁因着前几日和商贾打交道,结识了赵府大少爷赵笙,二人现下已经到了乡里小路上。赵笙一路都端着个小匣子,宋仁好奇便问道:“笙少爷这是举着甚贵重之物?”

        赵笙往宋仁那边凑近几分,小声道:“这乃是珍珠粉,一匣子可值不少钱呢,可得小心着些。”

        宋仁有些惊讶,心里想着应是赵府后院儿哪位夫人所赠,寻常药铺肯定是没有此物的。

        “宋师爷可知这是谁送的?”

        宋仁摇头,道:“许是赵府哪位夫人所赠吧。”

        赵笙故作高深,说道:“非也非也,不是赵府的夫人,乃是县衙的县令夫人,我的二姐姐。”

        宋仁讶异,心下感叹,这县令夫人实乃识大体之人。

        “宋某却是想不到,县令夫人如此慷慨识体,实乃县令之福,离乡百姓之福。”

        赵笙平素里最佩服的自然是赵家大小姐,但如今倒是对这二姐姐生出几分敬佩之意,赵府儿女自当无平庸之辈。

        内院儿这几日倒还安生,就是每日周姨娘来请安时,总一副想说甚,却又不敢开口的模样。赵若苓没搭理,总有憋不住的时候,到那时人自然会来。

        如今周管家已经在各处园子铺子露过面了,往后收银子自然方便很多。她随口问起:“周管家,西厢那两位是个甚出身,你可知晓?”

        周管家跟着县令少说也有五六个年头了,有些事知道地比较清楚。

        “如夫人是县里顾家的小姐,虽说算是大家出身,但却也是个靠天吃饭的。顾家是作粮食买卖的,若是年底各家收成好,铺子里进账自然是好的,但若是地里收成差,她家那铺子就转不开。待如夫人入府之后,顾家那铺子稳定了些,毕竟大人的名头在那儿呢,总会给些面子。”

        这个如夫人,原以为是个商贾之家,现如今说来却只是个小户人家的儿女,想来娘家也并不多宽裕。这倒是了,如夫人性子清高,连个底下的通房丫头都比她爱打扮,但却能一直忍着不闹出来,是个有城府的,也明理。

        “周姨娘家里呢?我看着许是不太平的。”

        管家也是叹了口气,回道:“周姨娘原本是大人书房的侍女,家里人都在乡下,她那母亲为了送小儿子去学堂,便把周姨娘交于牙婆卖得了十两银子。大人心善,便买进了府里。若不是……”

        后面的话周管家断开了,赵若苓慢悠悠地摇动扇子,并没有多问。

        “自从被抬作姨娘之后,她家里也好过了不少。前年,那个周小公子还说了一门亲事,是个良善人家的女儿,若是好好在县里头找个活计,也是能有余钱的。但她那母亲……就有些心思不纯良了,夫人未进门儿前,如夫人就被她那母亲明里暗里骂过几回,但如夫人让下人们别声张,这一月倒还没闹事儿,估摸着是忌惮夫人吧。”

        既然这一月都还安生,就先搁着吧,想来赵府的威势还在,能安生一日便安生一日吧。

        这几日离了章任之,赵若苓还有些不习惯,六月快过完了,章任之怎么也得下月才能回来了,不知道能不能在七月半之前赶回来祭祖上香。

        夜已深,赵若苓起身在院子里走了走,却是听见了几声争吵,听不真切,似是从别处传来。若是在白日里自然是听不见的,深夜大都已经睡下,也不知是哪处在争吵。

  https://www.biqugebar.net/10019_10019252/99854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